资源简介 第1章 走近细胞——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大肠杆菌②曲霉③发菜④酵母菌⑤乳酸菌⑥噬菌体⑦放线菌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⑦2.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3.下列有关蓝细菌和玉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生物的细胞中都有DNA分子,均位于各自染色体上B.两种生物的所有细胞中均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素C.蓝细菌是异养生物,玉米是自养生物D.两种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4.到了秋冬季节,婴幼儿易发因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以下有关轮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轮状病毒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轮状病毒应该用普通培养基培养C.轮状病毒属于最小的生命系统D.轮状病毒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里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莲比鱼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更复杂C.荷塘中的衣藻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和个体D.荷塘里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共同构成的6.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生物。支原体的致病机制是其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下列有关支原体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 )A.都含有染色体B.都没有细胞壁C.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D.都属于个体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7.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是原核异养生物 B.蓝细菌与酵母菌都有核膜C.蓝细菌以RNA为遗传物质 D.二者细胞均含8种核苷酸8.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鼠和橡树的生命系统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且表格中有一处归纳错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注:表格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A.表格中甲、乙、丙依次代表橡树、细菌和松鼠B.表格中有归纳错误的是乙C.表中包含了所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一片橡树林中所有的成年松鼠构成了一个种群9.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只由细胞构成②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③细胞学说认为细菌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④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⑤细胞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因此是可信的A.0 B.1 C.2 D.310.以下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等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D.念珠细菌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1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12.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B.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D.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13.鱼腥藻(属于蓝细菌)能分泌毒素,引起鱼类及其他生物中毒;绿藻主要分布在淡水中,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鱼腥藻和绿藻细胞中DNA的存在位置不同B.生活在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蓝细菌形成一个种群C.细胞具有统一性,鱼腥藻和绿藻细胞中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D.鱼腥藻和绿藻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严重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14.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换高倍镜观察时,应通过粗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B.实验中只能通过移动装片和转换物镜来判断污物位置C.视野中一个眼虫向左游动,可向左移动装片进行追踪观察D.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动反光镜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二、多选题15.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C.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16.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增殖B.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D.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C.能进行光合作用是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18.以下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的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②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的RNA③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在拟核区域④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⑤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蓝藻、伞藻属于原核生物⑥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⑦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包括细胞膜、DNA、核糖体和线粒体等⑧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与真核细胞的成分不同A.6项 B.5项 C.4项 D.3项三、判断题19.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0.沙眼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这两种微生物都属于单细胞的真菌( )21.大多数细菌、真菌的细胞具有与植物细胞相同组成成分的细胞壁( )2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A解析:A、如果光圈和反光镜相同,乙放大倍数更大,视野更暗,A正确;B.换上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细胞变少,因此不能观察到甲中所有细胞,B错误;C.玻片标本右移,甲、乙的物像都左移,C错误;D.甲是低倍镜观察的物像,如果视野模糊,可以通过调节准焦螺旋调节,不能通过换用倍物镜调节,D错误。故选:A。3.答案:D4.答案:D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器,A错误;B、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B错误; C、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C错误D、病毒主要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D正确。故选D。5.答案:C解析:A、荷塘里所有的鱼包括多个种类的鱼,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层次,A错误; B、莲属于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鱼比莲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更复杂,B错误; C、荷塘中的衣藻为单细胞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和个体,C正确; D、荷塘里的病毒也属于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支原体没有染色体,A错误;支原体没有核仁,C错误;呼吸道上皮细胞属于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7.答案:D解析:A、蓝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但含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A错误;B、蓝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C、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二者细胞均含DNA和RNA两种核酸,共8种核苷酸,D正确。故选:D。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酵母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8.答案:B解析:表格中甲、乙、丙依次代表松鼠、细菌、橡树,A错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因此没有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即表格中归纳错误的是乙,B正确;表中没有包含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C错误;一片橡树林中所有的松鼠构成了一个种群,而不应该只包括成年松鼠,D错误。9.答案:B解析:①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①错误;②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阐明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动植物细胞和生物界的差异性,②错误;③根据细胞学说的观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不涉及细菌,③错误;④细胞学说的部分观点推动了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为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④正确;⑤细胞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其结果很可能是可信的,⑤错误;综上所述,有1项正确,即B正确。故选B。10.答案:B解析:A、发菜属于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细菌为原核细胞,而酵母菌为真核细胞,这两种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相同点有: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属于原核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真核细胞,C错误;D、念珠细菌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B。11.答案:C解析: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小,A错误;B错误;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是低倍镜视野中央的一小部分,因此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乙图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因此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12.答案:D解析:A、运动员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热增加,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散热也会加快,大量产热不会使体温急剧升高,A错误;B、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大量产热不会使血浆的pH下降,B错误;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升高,C错误;D、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D正确。故选D。13.答案:B解析:鱼腥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鱼腥藻没有细胞核,DNA存在于拟核,A正确;蓝细菌是一类细菌,种类很多,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蓝细菌不能形成一个种群,B错误;鱼腥藻和绿藻具有结构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正确;鱼腥藻和绿藻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严重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D正确。14.答案:C解析: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A错误;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于装片上、目镜上或物镜上,可以通过移动装片、转动目镜和转换物镜来判断污点的具体位置,B错误;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视野中一个眼虫向左游动,可向左移动装片进行追踪观察,C正确;观察装片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错误。15.答案:BD16.答案:ABD17.答案:AC解析: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如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A正确;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C、颤蓝细菌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中的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并没有揭示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AC。18.答案:D解析: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正确;②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为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均为DNA,②错误;③大肠杆菌属原核生物,它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所以没有染色体,③错误;④发菜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⑤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还有部分真菌,伞藻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⑥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⑥正确;⑦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包括细胞膜、DNA、核糖体,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⑦错误;⑧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与真核细胞的成分不同,原核生物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生物如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⑧正确。故选D。19.答案:×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0.答案: ×解析: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故错误。21.答案:×解析:真菌和大多数原核细胞也具有细胞壁,但组成成分和结构与植物不同,植物细胞壁的组成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的细胞壁成分是几丁质,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故错误。22.答案:√解析: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如蓝藻,又有异养生物,如乳酸菌,故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