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资源简介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农业生产中适时、适量施肥是使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根吸收K+的相对速率与土壤中O2含量的关系如表所示,且与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根毛细胞吸收K+的运输方式是( )
土壤中O2含量/% 细胞呼吸相对速率 K+吸收的相对速率
2.7 44 22
12.2 78 96
20.8 100 100
43.4 106 107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2.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②水分子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代谢过程
③植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化常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④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⑤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⑥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⑦细胞中无机盐可以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如P是组成磷脂的重要成分
⑧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无机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A.六项 B.五项 C.四项 D.三项
3.将相同数量的动物某成熟组织细胞分别放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体积和数量,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柱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f段,NaCl溶液浓度逐渐降低
B.b-d段,细胞内液浓度大于NaCl溶液浓度
C.d-e段,由于细胞增殖,细胞数量增
D.NaCl溶液浓度为d时,部分细胞吸水涨破
4.低温胁迫会改变植物细胞的代谢,小分子物质合成增多。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低温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以阐明植物的耐寒机制。该小组将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相同且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分别给予常温和4°C低温处理后,测量两组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的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出现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比例表示因变量
B.在渗透平衡时,常温组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较低
C.植物可能通过降低细胞液的浓度来适应低温环境
D.低温组细胞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增大,抗寒能力强
5.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的纺锤体蛋白是由中心体合成的
C.蓝细菌和硝化细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但都没有线粒体
D.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6.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一定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7.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注:亚甲基蓝结晶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
15分钟后各管植物细胞均保持活性并达到平衡状态,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在b管均匀扩散,若a管溶液浓度变小,蓝色小滴浮于b管上方,反之沉入b管底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应设置多个实验组并在组间形成浓度梯度,使实验成为对比实验
B.b管蓝色小滴下沉,则对应的a试管中的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b管蓝色小滴均匀扩散,则可测定出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D.b管蓝色小滴上浮,则实验结束时叶肉细胞细胞液浓度与a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相等
8.有同学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B.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C.用吸水纸引流使0.3g/mL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
9.“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步骤一损失的水在细胞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步骤二损失的水主要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在细胞内的含量相对稳定
C.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无机盐,它们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D.干旱环境中生长的玉米,其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高
10.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主动运输分为图示三种类型,光驱动泵普遍存在于某些光合细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驱动泵同时具有载体蛋白和ATP水解酶的功能
B.协同转运分为同向和反向转运,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C.利用光能的光驱动泵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需要协同转运蛋白的参与
11.图中甲、丙表示正常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乙、丁表示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两种细胞的状态。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图中乙、丁现象的细胞中一定具有大液泡
B.图乙中原生质层部分随着细胞的失水紫色逐渐加深
C.图丁细胞中细胞质的浓度一定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
D.图中乙、丁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蔗糖溶液
12.下列有关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水和蛋白质分别是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B.水与蛋白质结合后将不能自由流动
C.合成蛋白质的脱水缩合反应产生的水中,氢和氧分别来自—NH2和—COOH
D.肾小管细胞膜上存在专门输送水分子的蛋白质
13.水是生命之源,在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结合水既是良好溶剂又可参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
B.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形成的氢键较弱易被破坏,所以水在常温下呈液态
C.正常情况下,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D.骆驼驼峰中富含脂肪,脂肪中氢的含量高,氧化分解产生较多水,有利于骆驼抵御干旱环境
1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水和无机盐的各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
B.植物的生长过程,主要通过不断积累无机盐来实现
C.当植物处于干旱环境时,其细胞内自由水比例下降
D.当植物叶片变黄时,补充适量的氮肥可能使其恢复
15.细胞膜上承担物质运输的蛋白质有多种,其中两种蛋白质及其功能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K+的跨膜运输方式既可以是主动运输,也可以是协助扩散
B.钠钾泵和钾通道功能不同的原因只是其空间结构不同
C.钠钾泵和钾通道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能量不只是由ATP水解提供
二、多选题
16.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下图是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钒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
C.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
D.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17.细胞膜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图中①~⑤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甲~戊表示不同的物质或细胞结构,戊表示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封闭囊泡,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囊泡膜上的靶向信号分子可以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然后通过囊泡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特定的细胞。低温处理法、载体蛋白抑制法、细胞呼吸抑制法都能影响物质进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中不能运动
B.物质乙和丙运输时,都会发生转运蛋白构象改变
C.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图中的④⑤转运方式
D.囊泡戊能将水溶性药物A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18.已知生物毒素a是由蛋白质b经过糖链修饰的糖蛋白,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专一性地抑制人核糖体的功能。为研究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某小组取a,b和c(由a经高温加热处理获得,糖链不变)三种蛋白样品,分别加入三组等量的某种癌细胞(X)培养物中,适当培养后,检测X细胞内样品蛋白的含量和X细胞活力(初始细胞活力为10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解题思路合理的是( )
A.动物细胞中,蛋白质的糖链修饰可能发生在内质网中
B.根据图1可知,糖蛋白进入细胞几乎不受蛋白质b变性的影响
C.生物毒素a组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量少于蛋白质b组细胞的
D.生物毒素a能显著抑制X细胞的活力,主要依赖糖链和蛋白质b
19.为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情况,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与清水交替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加入的溶液 分离/复原所需时间(s)
1 0.10g/mL蔗糖溶液 100
2 清水 110
3 0.15g/mL蔗糖溶液 70
4 清水 80
5 0.20g/mL蔗糖溶液 40
6 清水 60
A.该实验材料置于0.15g/mL蔗糖溶液后,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该实验中的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越短
C.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与在清水中复原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
D.若继续增大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能不再复原
20.H+-K+泵是ATP驱动的离子转运蛋白。人进食后,胃壁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胃壁细胞通过H+-K+泵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下列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
A.H+-K+泵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B.H+和K+进出胃壁细胞膜的方式均需要转运蛋白和消耗能量
C.H+-K+泵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细胞膜上对于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D.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可用来有效地减少胃酸的分泌
三、填空题
(1)水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它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此外生物体中的水还具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功能。
(2)9月至12月,随着气温下降,自由水含量下降显著,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9月至12月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________,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
21.生活在不同水域的鱼,其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不同,该差异有利于它们维持各自正常的生命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进入海水后易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此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2)鱼的心肌细胞可以吸收Ca2+和K+,若对鱼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发现心肌细胞对Ca2+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则该毒素的作用机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3)海水鱼和淡水鱼生活的水域环境中含盐量不同,据此推测海水鱼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应大于淡水鱼。试以两种鱼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健康是人人渴望与追求的,良好的心态、坚持锻炼、合理膳食等都是良好的健康理念。回答下列问题:
(1)烈日下的学校操场上,新生在军训时大量出汗,感觉口渴,医生建议新生喝______(填“纯净水”或“淡盐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钙能强筋壮骨,从含量上来说,钙在人体细胞中属于______元素,当婴幼儿服用钙片时,医生会建议同时服用维生素D,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给自己设计了两个喜欢吃的午餐套餐,套餐A:米饭、鸡肉、蔬菜,套餐B:白菜炒粉。从营养物质成分的角度解题思路,套餐______更合适,主要理由是该套餐除含有另一套餐具有的成分外,还含有较多的______。
23.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及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叙述自由水的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牛奶、婴幼儿奶粉中含量较多的二糖是__________。如果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这说明无机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
24.李毅同学最近学会了做菜,为了感谢父母的辛劳付出,特意早早地给做了一顿午饭,等父母下班回家就餐时,发现凉拌黄瓜变蔫,不再嘎嘣脆,且有水分渗出,为此他有些沮丧。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帮助他解题思路原因,并结合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绘图加以说明。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图(请标出相关结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该运输方式与土壤中的O2含量有关,说明根毛细胞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且与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说明需要转运蛋白协助,据此推测,根毛细胞吸收K+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C。
2.答案:D
解析:①自由水能自由流动,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维持细胞坚实的形态,①正确;
②水分子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分解。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分子可作为反应物,与丙酮酸结合生成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②正确;
③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化常处于变动之中,这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③正确;
④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引起肌无力,④错误;
⑤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类,⑤错误;
⑥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⑥错误;
⑦细胞中无机盐可以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如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⑦正确;
⑧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量随着生育期的改变而有不同,因此,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无机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⑧正确。
综上所述,④⑤⑥说法错误,共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a-f段,细胞体积逐渐缩小,说明NaCl溶液浓度逐渐升高,使细胞失水,A错误;
B、b-d段,细胞体积缩小,不断失水,说明细胞内液浓度小于NaCl溶液浓度,B错误;
C、d-e段,由于NaCl浓度增大,细胞不再因吸水涨破,细胞数量增加,C错误;
D、较e、f可知,NaCl溶液浓度为d时,部分细胞吸水涨破,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低温条件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小,可推测其细胞液浓度高,即植物细胞通过升高细胞液浓度来适应低温环境,C项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动物细胞有细胞膜,能发生渗透作用,A错误;B、纺锤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蓝藻和硝化细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但都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正确;D、细胞膜上的受体并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的结构,如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错误。
6.答案:A
解析:A、蔗糖在筛管细胞中被蔗糖水解酶水解,从而使筛管细胞中的蔗糖浓度小于伴胞,伴胞中的蔗糖就可以从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流入筛管中,A正确;
B、蔗糖在筛管细胞中降解为单糖,所以筛管细胞中的单糖浓度大于薄壁细胞,所以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错误;
C、蔗糖是顺浓度梯度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筛管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题中蔗糖的运输,C错误;
D、结合图示可知,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A、若要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需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实验组进行观察,在组间形成浓度梯度,使实验成为对比实验,A正确;
B、若b管蓝色小滴下沉,说明a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变大,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吸水而不是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
C、若b管蓝色小滴均匀扩散,说明小圆片细胞即不失水也不吸水,使溶液浓度不变,所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的蔗糖溶液浓度,C正确;
D、若b管发现蓝色小滴上浮,说明a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降低,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制作临时装片时,通常是先滴一滴清水在载玻片上,然后将撕下的表皮放在清水上,再盖上盖玻片,A错误; B、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时,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一侧,而不是中央,B错误;C、用吸水纸引流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要观察复原现象需要重新用清水替换蔗糖溶液,C错误; D、当液泡体积变大,说明细胞吸水,液泡体积变小,说明细胞失水,所以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D正确。
9.答案:C
解析: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容易燃烧,步骤三损失的是构成细胞的有机物,步骤三剩余的灰分为无机盐,C错误。
10.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ATP驱动泵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以及将ATP转化为ADP释放出能量,故ATP驱动泵同时具有载体蛋白和ATP水解酶的功能,A正确;协同转运分为同向和反向转运,能量来自于顺浓度梯度所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势能,B错误;光驱动泵普存在于某些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没有叶绿体,C错误;协同转运蛋白参与的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人红细胞的运输是协助扩散,D错误。
11.答案:D
解析:图丁是分生区细胞,细胞中没有液泡,但也会在蔗糖溶液中失水,A错误;图乙中具有紫色的是液泡内的颜色。原生质层没有颜色,B错误;不能确定图丁细胞在吸水还是失水,因此不能确定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C错误;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细胞外的蔗糖溶液可进入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D正确。
1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水和蛋白质的含量、组成及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水与蛋白质结合后即成为结合水,不能自由流动,B项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反应产生的水中,氢来自一NH2和—COOH,氧来自COOH,—C项错误;肾小管细胞膜上存在专门运输水分子的水通道蛋白,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A、细胞中的自由水既是良好溶剂又可参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A错误;B、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形成的氢键比较弱,易被破坏,只能维持极短时间,这样氢键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C、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反之,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C正确;D、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故脂肪氧化分解产生较多水,有利于骆驼抵御干旱环境,D正确。
14.答案:B
解析: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来自于无机自然界,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故构成水和无机盐的各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A正确;
B.细胞中无机盐的含量很少,植物主要通过积累有机物以实现生长,B错误;
C.当植物处于干旱环境时,细胞中自由水相结合水转化,自由水比例下降,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加强,C正确;
D.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Mg,植物叶片变黄可能是因为缺少氮元素导致叶绿素减少,故补充适量的氮肥可能使其恢复正常,D正确。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A、K+在钠钾泵中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在钾通道中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A正确;B、两种蛋白质功能不同,所以组成二者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可能不同,B错误;C、钠钾泵和钾通道都只允许相应离子跨膜运输,因此两者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压D、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除了ATP水解提供外,还可以是电化学梯度来提供,D正确。
16.答案:BD
解析:溶质的跨膜转运不一定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的渗透压变化,如正常细胞为维持渗透压一直在进行的跨膜转运,再如单细胞生物在跨膜转运时,细胞外侧渗透压几乎很难改变,A错误;对比解题思路上两个题图可知,NaCl胁迫时,加GB使Na+外排显著增加,钒酸钠处理抑制了质膜H+泵后,NaCl胁迫时,加GB使Na+外排略微增加,说明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来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B正确;对比解题思路下两个题图可知,NaCl胁迫时,加GB使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明显增强,而液泡膜H+泵活性几乎无变化,所以GB引起盐胁迫时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有关,而与液泡膜H+泵活性无关,C错误;由题意可知,植物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NHX载体和液泡膜H+泵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增强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
17.答案:ABD
解析:甲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可以侧向自由移动,A错误;物质乙借助通道蛋白运输,在运输物质时,物质不与通道蛋白结合,通道蛋白不发生空间结构改变,B错误;细胞呼吸抑制法通过影响能量供应影响主动运输(方式④)和胞吐(方式⑤),C正确;由于磷脂分子的头具有亲水性,因此图中嵌入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水溶性分子;囊泡能将药物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
18.答案:ABC
解析:A、蛋白质的加工主要在内质网中进行的,所以动物细胞中,蛋白质的糖链修饰可能发生在内质网中,A正确;
B、根据图1可知,细胞内样品蛋白含量b基本不变,说明糖蛋白进入细胞几乎不受蛋白质b变性的影响,B正确;
C、图2中,a组细胞活力降低,b组细胞活力基本不变,则生物毒素a组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量少于蛋白质b组细胞的,C正确;
D、a和c都含有糖链,根据实验和图2可知,a能正常发挥抑制X细胞活力的作用,但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的c不能,说明a抑制X细胞活力主要是由蛋白b的空间结构决定的,D错误。
故选ABC。
19.答案:BCD
解析:A、该实验材料置于0.15g/mL蔗糖溶液后,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吸水能力之间增强,A错误;BC、从表格数据看出,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发生质壁分裂所需的时间越短,而加入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的时间也越短,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与在清水中复原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BC正确;D、若继续增大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可能不再复原,D正确。故选BCD。
20.答案:ACD
解析:A、题意显示,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H+-K+泵是一种转运蛋白,据此可推测其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B、H+和K+进入胃壁细胞和钾离子进入胃壁细胞均需要载体和能量,而钾离子运出胃壁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C、H+-K+泵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细胞膜上,然后将胃壁细胞内的氢离子泵出,从而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显然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C正确;D、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会抑制主动运输,减少H+的分泌,所以可用来有效的减少胃酸的分泌,D正确。故选:ACD。
21、
(1)答案: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解析: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自由水在细胞内、细胞之间、生物体内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化合物;自由水还可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结合水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2)答案: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减少
解析:9月至12月,随着气温下降,植物通过自身调节增加结合水的比例,减少自由水的比例,从而增加植物的抗逆性,所以气温下降时,植物体内的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其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减少。
(3)答案:增大;避免气温下降时植物细胞内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损害自身,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解析:9月至12月,气温下降,为了避免气温下降时植物细胞内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损害自身,且增强自身的抗寒能力,植物体内的部分自由水转换为结合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
22.答案:(1)淡水鱼的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低于海水浓度,细胞失水过多导致死亡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2)抑制Ca2+转运蛋白(或Ca2+载体蛋白)的活性
(3)取等量的海水鱼和淡水鱼的红细胞,分别置于等量的清水中,观察两组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或观察相同时间内两种红细胞涨破的数量);海水鱼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比淡水鱼短(或相同时间内海水鱼红细胞涨破的数量比淡水鱼多)
解析:(1)某些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进入海水后易死亡,这是因为淡水鱼在长期适应淡水环境的过程中,其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较低,因而低于海水浓度,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此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这两种方式均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2)鱼的心肌细胞可以吸收Ca2+和K+,且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同时需要转运蛋白,若对鱼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发现心肌细胞对Ca2+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则该毒素的作用机理最可能是抑制Ca2+转运蛋白的活性,进而表现为该毒素只对Ca2+的运输起抑制作用。
(3)海水鱼和淡水鱼生活的水域环境中含盐量不同,据此推测海水鱼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应大于淡水鱼。为了验证该结论,可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实验,实验思路为:取等量的海水鱼和淡水鱼的红细胞,分别置于等量的清水中,观察两组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或观察相同时间内两种红细胞涨破的数量)。为了达到证明海水鱼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高于淡水鱼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则预期结果应该是海水鱼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比淡水鱼短(或相同时间内海水鱼红细胞涨破的数量比淡水鱼多)。
23.答案:(1)淡盐水;出汗丢失了大量水和无机盐,喝淡盐水可得到补充
(2)大量;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3)A;蛋白质
解析:(1)人体由于大量出汗不但丢失了大量的水分,也丢失了较多的无机盐,需要喝适量的淡盐水进行补充。
(2)细胞中的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钙元素是人体细胞中的大量元素,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3)与套餐B相比,套餐A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新速度快,需多补充。
24.答案:(1)细胞中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化反应;提供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
(2)婴幼儿时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免疫系统发育和抗体合成
(3)K、Ca、P、Mg
(4)乳糖;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解析:(1)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为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的功能是: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②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③自由水能提供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对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等。
(2)婴幼儿时期是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缺乏蛋白质,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抗体合成降低,抗体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有8种氨基酸人体无法产生,婴幼儿为9种,必须从食物中摄入,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导致氨基酸摄入不足,从而导致抗体分泌不足,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3)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因此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的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K、Ca、P、Mg,属于微量元素的是Cu、Zn、Fe。
(4)牛奶和奶粉中含量较多的二糖是乳糖。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25.答案:(1)黄瓜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图
解析:(1)凉拌黄瓜中有盐分等物质,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黄瓜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故凉拌黄瓜变蔫。
(2)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即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了分离,绘制图形如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