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第一、二章单元质量评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情境·新趋势】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第一、二章单元质量评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学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通用)
第一单元第一、二章单元质量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D)
A.人体出汗 B.雨后春笋 C.孔雀开屏 D.刮风下雨
2.相信你已经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C)
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小草、手机病毒
C.猫、蘑菇、流感病毒 D.蝴蝶、小鸟、钟乳石
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碟、菜花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B)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由细胞构成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D)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5.下列相关生命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春天小草发芽,野花盛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小鱼游来游去寻找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鸽子啄食人们撒下的玉米粒——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鲸时常浮出水面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6.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
A.病毒 B.蚯蚓 C.海豚 D.桃树
7.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B.观察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C.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等仪器
D.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8.如图所示为单目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9.用单目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明亮的视野里已经看到物像,想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D)
A.光圈 B.反光镜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10.如图所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从视野甲调整到视野乙,则装片需移动的方向和移动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C)
A.向上、变亮 B.向下、变亮 D.向下、变暗 C.向上、变暗
11.如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
B.视野由②到③,需要向左移动装片
C.视野由①到④,需要转动转换器
D.图中各个视野的变化都不需要进行调光操作
12.[教材 P23 实验·探究变式]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B)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用无菌牙签从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⑤滴加碘液染色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④⑥⑤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3.下列各种做法,最不利于观察到清晰细胞结构的是(B)
A.用碘液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
B.挑取一大块番茄果肉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
C.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升降(或使载物台升降)
D.撕取一块薄而透明的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
14.如图1是某学生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
相关步骤,图2是该同学结合所学知识绘制的概念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图1中a步骤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B.图1中b步骤滴加的液体是碘液
C.图1中的正确操作步骤是b→c→a
D.图2中A部分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壁
15.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来源,首先应该( B)
A.移动装片,观察变化
B.转动目镜,观察变化
C.更换物镜,检查镜头
D.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16.山楂是酸的,黄连是苦的,尖椒是辣的,这主要是因为( A)
A.三种植物细胞的液泡里溶解的物质不同
B.三种植物的细胞结构不同
C.三种植物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D.三种植物的细胞核结构不同
17.[跨学科]唐朝诗人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与马相比,开花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D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8.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能量主要贮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中的能量要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必须经过能量转换器的转换,下列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器是( A)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膜
19.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仅能制造有机物,还能够( B)
A.将热能转变成光能 B.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D.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20.绿叶海蜗牛一生进食一次海藻(滨海无隔藻)大餐,进食后便将叶绿体吸入到细胞内并进行光合作用。此时将它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 A)
A.细胞核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细胞壁 C.叶绿体和大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壁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显微镜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图一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二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图,图三为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一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⑥和【______】。找到物像后,调节【______】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2)请将图二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正确排序: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步骤b滴加的是______。
(3)图三乙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图二中步骤【______】操作有误。
(4)图三甲中所示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答案】(1)⑤ ④ (2)c→a→d→b 稀碘液 (3)d (4)线粒体
【分析】题图中:①转换器,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⑤物镜,⑥目镜
【详解】(1)目镜和物镜上安装有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能形成倒立的放大的物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所以,图一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⑥目镜和⑤物镜。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精细调焦,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找到物像后,调节[④]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所以,图二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是:c滴(生理盐水)-a刮和涂-d盖一b染和吸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便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因此,步骤b滴加的是碘液(稀碘液)。(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所以,图三乙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图二中步骤[dj)盖盖玻片操作有误。(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所以,图三甲是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其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22.如图分别为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及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图,请结合实验回答问题:(6分)
(1)对光时,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在反光镜中依次经过的路线是 _________(填序号)。
①目镜②玻片标本③镜筒④通光孔⑤物镜
(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3)观察时,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胞,应选择图甲中放大倍数为 _______的物镜。
(4)图乙和图丙两个视野中染色最深的①③结构名称是 ________。
(5)若将图乙中①所在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_______方移动装片。
(6)与图丙所示的细胞相比,图乙中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7)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净片②滴液③取材④盖片⑤染色。图丙的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可能是哪个操作步骤不规范引起的?_____(填数字序号)。
【答案】(1)④②⑤③① (2)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 (3)4倍 (4)细胞核 (5)右上
(6)细胞壁和液泡
【分析】观图可知:甲是显微镜,乙是植物细胞,丙是动物细胞,其中细胞核、②液泡、③细胞核、④细胞膜。
【详解】(1)对光时,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经过④通光孔、②玻片标本,⑤物镜、③镜筒、④目镜,证明对光成功。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其中滴加液体时要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
态,便于观察。(3)甲图中的物镜有10信和4信两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所以,观察时,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胞,应选择图甲中放大倍数为4倍的物镜。(4)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①③细胞核.(5)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若将图乙中①(位于右上方)所在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6)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乙图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内无叶绿体,丙图是动物细胞,所以与图丙所示的细胞相比,图乙中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23.图甲、乙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丙为显微镜结构图,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______(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填标号)
(3)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④]______。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成功。“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②] 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5)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______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c]反光镜的______ (填“平面镜”或者“凹面镜”)进行对光,看清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 ]______。
【答案】(1)甲 (2)⑤ (3)液泡 (4)细胞膜 (5)48 . 凹面镜 e细准焦螺旋
【分析】观图可知:图甲乙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线粒体,图丙中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e细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详解】(1)甲图具有细胞壁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2)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故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⑤线粒体。(3)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④液泡.(4)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書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②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x,物镜是4x,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12x4-48(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c反光镜的凹面镜进行对光。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e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24、为研究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王芳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下图是她使用的显微镜及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分析作答。(5分)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在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夹起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______。
(2)选择甲图中标有____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多的洋葱表皮细胞;调节[__]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
(3)王芳绘制的乙图中出现了错误,少画了____和线粒体,多画了叶绿体。
(4)上图丙为王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视野,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她应将载玻片向__(填“左”或“右”)方向移动。
【答案】(1)清水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 (2)10x ② (3)细胞壁 (4)左
【分析】图中: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载物台,④是反光镜,⑤是液泡,⑥是细胞核,【详解】(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内表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远,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近,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可见,选择甲图中标有10x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多的洋葱表皮细胞,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调节②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洋葱麟片叶细胞中无叶绿体,结合题图可知,王芳绘制的乙图中出现了错误。少画了细胞壁和线粒体,多画了叶绿体。(4)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如果发现细胞物像信左,应将玻片标本向左方向移动,这样我们会观察到物像向右移到视野的中央。
25.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蚕豆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分析回答:(6分)
(1)现有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酒精④碘液四瓶试剂,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填序号)。
(2)视野中看到了乙图中现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操作不当是【___】。视野中如果出现甲图现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操作不当是【___】(选填序号:1擦2滴3取4展5盖6染7吸)。
(3)要使丙图物像转变成丁图物像,应转动___使视野清晰。
(4)某同学选用4倍的物镜和10倍的物镜,则细胞被放大___倍。
(5)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___中的细胞液中。
【答案】(1)①④ (2)4 5 (3)细准焦螺旋 (4)40 (5)液泡
【分析】1甲图视野中出现了气泡,这是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乙图是没有展平细胞造成重叠;丙图到丁图物像变得清晰了,据此解答。(1)制作洋葱麟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清水和碘液,生理盐水是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时候用到的,因此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是①清水和④碘液。(2)乙图是没有4展平内表皮,导致细胞重叠。甲图视野中出现了气泡,这是5盖盖坡片不当引起的。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3)丙图到丁图物像变得清晰了,细准焦螺旋升降的幅度小。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某同学选用4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则细胞被放大40倍。(5)波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学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通用)
第一单元第一、二章单元质量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人体出汗 B.雨后春笋 C.孔雀开屏 D.刮风下雨
2.相信你已经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小草、手机病毒
C.猫、蘑菇、流感病毒 D.蝴蝶、小鸟、钟乳石
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碟、菜花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由细胞构成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5.下列相关生命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春天小草发芽,野花盛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小鱼游来游去寻找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鸽子啄食人们撒下的玉米粒——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鲸时常浮出水面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6.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
A.病毒 B.蚯蚓 C.海豚 D.桃树
7.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B.观察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C.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等仪器
D.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8.如图所示为单目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9.用单目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明亮的视野里已经看到物像,想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光圈 B.反光镜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10.如图所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从视野甲调整到视野乙,则装片需移动的方向和移动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
A.向上、变亮 B.向下、变亮 D.向下、变暗 C.向上、变暗
11.如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
B.视野由②到③,需要向左移动装片
C.视野由①到④,需要转动转换器
D.图中各个视野的变化都不需要进行调光操作
12.[教材 P23 实验·探究变式]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用无菌牙签从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⑤滴加碘液染色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④⑥⑤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3.下列各种做法,最不利于观察到清晰细胞结构的是( )
A.用碘液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
B.挑取一大块番茄果肉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
C.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升降(或使载物台升降)
D.撕取一块薄而透明的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
14.如图1是某学生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
相关步骤,图2是该同学结合所学知识绘制的概念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步骤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B.图1中b步骤滴加的液体是碘液
C.图1中的正确操作步骤是b→c→a
D.图2中A部分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壁
15.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来源,首先应该( )
A.移动装片,观察变化
B.转动目镜,观察变化
C.更换物镜,检查镜头
D.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16.山楂是酸的,黄连是苦的,尖椒是辣的,这主要是因为( )
A.三种植物细胞的液泡里溶解的物质不同
B.三种植物的细胞结构不同
C.三种植物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D.三种植物的细胞核结构不同
17.[跨学科]唐朝诗人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与马相比,开花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8.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能量主要贮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中的能量要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必须经过能量转换器的转换,下列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膜
19.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仅能制造有机物,还能够( )
A.将热能转变成光能 B.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D.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20.绿叶海蜗牛一生进食一次海藻(滨海无隔藻)大餐,进食后便将叶绿体吸入到细胞内并进行光合作用。此时将它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 )
A.细胞核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细胞壁 C.叶绿体和大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壁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显微镜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图一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二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图,图三为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一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⑥和【______】。找到物像后,调节【______】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2)请将图二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正确排序: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步骤b滴加的是______。
(3)图三乙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图二中步骤【______】操作有误。
(4)图三甲中所示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22.如图分别为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及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图,请结合实验回答问题:(6分)
(1)对光时,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在反光镜中依次经过的路线是 _________(填序号)。
①目镜②玻片标本③镜筒④通光孔⑤物镜
(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3)观察时,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胞,应选择图甲中放大倍数为 _______的物镜。
(4)图乙和图丙两个视野中染色最深的①③结构名称是 ________。
(5)若将图乙中①所在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_______方移动装片。
(6)与图丙所示的细胞相比,图乙中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7)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净片②滴液③取材④盖片⑤染色。图丙的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可能是哪个操作步骤不规范引起的?_____(填数字序号)。
23.图甲、乙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丙为显微镜结构图,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______(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填标号)
(3)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④]______。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成功。“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②] 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5)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______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c]反光镜的______ (填“平面镜”或者“凹面镜”)进行对光,看清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 ]______。
24、为研究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王芳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下图是她使用的显微镜及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分析作答。(5分)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在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夹起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______。
(2)选择甲图中标有____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多的洋葱表皮细胞;调节[__]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
(3)王芳绘制的乙图中出现了错误,少画了____和线粒体,多画了叶绿体。
(4)上图丙为王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视野,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她应将载玻片向__(填“左”或“右”)方向移动。
25.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蚕豆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分析回答:(6分)
(1)现有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酒精④碘液四瓶试剂,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填序号)。
(2)视野中看到了乙图中现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操作不当是【___】。视野中如果出现甲图现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操作不当是【___】(选填序号:1擦2滴3取4展5盖6染7吸)。
(3)要使丙图物像转变成丁图物像,应转动___使视野清晰。
(4)某同学选用4倍的物镜和10倍的物镜,则细胞被放大___倍。
(5)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___中的细胞液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