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注意: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作答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1. 小康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朵朵白云,静静的湖面上荷花绽放……”一段话。其中能够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 蔚蓝的天空 B. 朵朵白云C. 静静湖面 D. 荷花绽放2. 生物课上,四位同学关于观察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以下不属于观察的是( )A. 在海洋馆观看海豹顶球表演B. 用录音机录下蟋蟀的叫声并分析C. 利用红外摄像机监测野生动物的行为D. 观察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并测量体长4. 央视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以“春”开篇,绽放传统文化的璀璨光华。下列有关“春”的古诗中,描写了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5. 以下图片中体现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A. 受到碰触后合拢叶片的含羞草B. 萌发的蚕豆种子C. 破壳而出的幼鳄D. 由小长大的蘑菇6. 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观察到物像后,兴奋地将显微镜推移到另一位同学面前,结果没有看到物像。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最有效的一项是( )A. 重新对光 B. 移动装片C. 调换物镜 D. 转动细准焦螺旋7. 使用双目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下图中的( )A. ① B. ④ C. ③ D. ②8. 小华利用单目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下列是他的目的及对应操作,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A. 调节物像大小——转动粗准焦螺旋B. 调换物镜镜头——转动转换器C. 使物像更清晰——转动细准焦螺旋D. 光线较暗——使用凹面反光镜9.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装片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10.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排列成下图所示的形状,则玻片上细胞排列的形状应类似下图中的( )A. B.C. D.11. 在生物实验课上,小红拔了根头发现在显微镜下观察,想了解其结构,结果令她很失望,这是因为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 活的生物 B. 新鲜的标本 C. 薄而透明的 D. 完整的细胞12.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步骤a操作不当时,装片中易产生气泡B. 步骤b可避免细胞重叠C. 步骤c滴加的是清水D.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d→c→a13. 老师请四位同学从外向内依次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中,正确的是( )A. 郭凡: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B. 张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李涵: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D. 刘铮: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14.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用蓝草做染料的方法。蓝草的色素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5.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有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A. 污物 B. 气泡 C. 细胞 D. 墨水16. 王茗在生物课后用超轻黏土制作了一个植物细胞模型(下图),其中②代表的结构是(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细胞壁 D. 液泡17.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 凉开水、生理盐水、自来水 B. 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 凉开水、碘液、生理盐水 D.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18. 下图为显微镜下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 染色不充分C. 细胞未涂抹均匀 D. 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19. 人间最美四月天,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陈桥湿地的油菜花海美不胜收。下图是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到的一幅美景,照片中的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液泡20. 小明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标注如下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21. 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写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其中蕴含了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1)“红杏出墙”是杏树的部分枝条受到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能______。(2)杏树会开花、结果,果实掉落后,里面的种子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体现了杏树具有______的特征。(3)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的生活需要______。(4)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来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______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属于______现象。(5)从红杏体现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珊瑚礁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自养生物(可以依靠自身产生有机物)——单细胞虫黄藻。虫黄藻可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必需的氧气和有机物,同时虫黄藻可从珊瑚虫排出的代谢废物中获得所需的胺、磷酸盐等。珊瑚礁原本是白色的,但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珊瑚礁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环境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礁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1)珊瑚礁会由小变大,它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原因是______。(2)请你列举出资料中体现的两种生物特征:______、______。(3)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______。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图是制作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光时,需要转动图一中的[④]______(填结构名称),使图二中的______(填字母)正对通光孔。(2)为了保持洋葱细胞的正常形态,图三步骤①中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3)图三中的③表示染色,染色时应在盖玻片一侧滴加______,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4)图三中,若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图⑤所示,则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5)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______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进行生物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使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应用。请完成24~25题。24. 雏鹰小组的同学参加了“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综合实践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2)切洋葱时,淘淘同学闻到了强烈刺激性气味,产生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洋葱细胞中液泡内的_______。(3)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内不易看清楚的基本结构是______(填结构名称)。(4)请帮助小明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模型:______(填序号)。制作细胞模型可供选择的材料如下:①塑料袋——细胞膜②绿豆——叶绿体③方纸盒——细胞壁④琼脂和水——细胞质⑤鲜葡萄——细胞核⑥装满水的透明袋——液泡(5)该小组同学若用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结构是______(填字母和名称)。(6)生物画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_______表示。25. 为了解学校花园里各种生物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启航小组进行了观察活动,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生物观察表 观察人:张鸣、曹莉 班级:七年级(1)班 考察时间:2024年8月2 天气:晴 观察地点:学校花园生物名称 特征 生活环境柳树 高达12~18米,叶子前端长且尖 教学楼前麻雀 体长约15厘米,棕褐色,有羽毛,喙短而粗壮 草坪上睡莲 叶浮生于水面,花粉红、黄色,花大形美 水池苍蝇 有一对触角,一对翅胸部下方生有三对足 垃圾箱内蘑菇 形状像小伞,伞背面有褶 树底下(1)本次活动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法。有同学认为这种方法就是走走看看。这种说法正确吗 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下列关于观察的一些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多选)。①对观察的结果要进行交流讨论。②张鸣发现了一只老鼠,感觉太恶心,于是不做记录。③为保证观察顺利进行,观察前要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④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拔出来去问家长或老师。(3)麻雀在草坪上啄食草籽,这体现的麻雀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_。草丛里的麻雀被惊扰后,迅速飞走,这体现了生物能对_______作出反应。(4)曹莉若要进一步观察睡莲叶细胞的结构,则需借助的观察工具是_______。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注意: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作答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繁殖(3)营养 (4) ① 遗传 ②. 变异(5)生物【22题答案】【答案】(1) ①. 不属于 ②. 不具有生物的特征(2) ①.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虫黄藻的密度直接反映了珊瑚礁白化的程度【23题答案】【答案】(1) ①. 转换器 ②. D(2)清水 (3)碘液(4)右下 (5)目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进行生物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使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应用。请完成24~25题。【24题答案】【答案】(1)甲 (2)细胞液(3)细胞膜 (4)①③④⑤⑥(5)E叶绿体 (6)细点【25题答案】【答案】(1) ①. 观察 ②. 不正确(2)②④ (3) ①.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 外界刺激(4)显微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