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学答题卡准考证号学校[0]0][o][0][0][0][0][o][o][0][1][1][1][1][1][1][1][1][1][1]姓名[2][2][2][2][2][2][2][2][2][2][3][3][3][3][3][3][3][3][3][3]贴条形码区[4][4][4][4][4][4][4][4][4][4]班级[5151[51[51[5][51[51[51[5][51[6][6][6][6][6][6][6][6][6][61[7][7][7][7][7][7][7][7][7][7考场8][8][8][8][8][8][8][8][8][8[9][9][9][9][9][9][9][9][9][9]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意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事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日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项4.保持卡而清洁,不准折叠、不得弄破。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gXCp缺考标记: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1 CA][B][C][D]6 CA]CB]Cc][D]11 [A]CB]CC]CD]16 [A][B]Cc]CD]2 CA]CB][C][D]7 CA]CB]CC][D]12 A][B]CC]CD]17 [A][B][C][D]3 CA][B][C][D]8 CA]CB]CC][D]13 [A][B]CC]CD]18 [A][B][C][D]4 CA][B][C][D]9 CAJ CB]CC][D]14 [A]CB]CC]CD]19 [A][B]CC][D]5CA][B][C][D]10[AJCB]CC][D]15[A][B][C][D]20[A][B][CJ[D]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21.(10分)(1)(2)(3)(4)22.(11分)(1)(2)1s)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学第1页(共2页)5107B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学试卷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固:选择性必修1第15章第1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关于淋巴细胞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存在于淋巴液B.只存在于血浆和淋巴液C.只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D.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2.头孢类药物可以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因此口服或注射了头孢类药物的人不能饮酒。乙醇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乙醇乙酵酸氢穊乙醛乙醛取氢戬乙酸A.相对于口服,静脉注射的头孢类药物更先到达病灶B.过量饮酒可能会使人体内环境失去稳态C.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属于内环境的物质D.口服或注射了头孢类药物的人饮酒后可能出现乙醛中毒现象3.尿酸是人体中原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是人体血浆中非蛋白氮的主要成分之一,尿酸水平偏高或偏低均可能指示一些健康问题。导致尿酸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理性因素(如高嘌岭饮食)和疾病因素(如淋巴增生性疾病)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尿酸偏高的个体不一定患淋巴增生性疾病B.非蛋白氨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不止一种C.健康人的血浆中尿酸含量是处于动态平衡的D.组织细胞坏死不会导致血浆中尿酸含量升高4.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下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面部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①→脑干→网状脊髓束→脊髓(胸段)→传出神经②→瞳孔开大肌【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学第1页(共8页)】5107B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C.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D.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5.面包店的香味并不是都出自面包,有些烘焙店借助一种叫作面包香氛的“黑科技”(有机化合物)来吸引顾客。人类的鼻腔上方包含了大约4000万个嗅细胞,每一个嗅细胞都有一种叫作嗅纤毛的突出毛状结构,人类嗅纤毛中共有数百种嗅质受体,然而人能分辨的嗅味远超数百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嗅纤毛是嗅觉受体细胞的轴突末端突起形成的B.气味分子与嗅纤毛上受体的结合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嗅C.嗅纤毛可接受气味分子的刺激产生兴奋,进而在脑干产生嗅觉D.气味分子与嗅纤毛上的受体结合前,嗅纤毛膜的K+通道处于开放状态6.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7.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家班廷及助手先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制备的萎缩胰腺提取液可以治疗患糖尿病的狗B.摘除公鸡睾丸体现了“减法原理”,移植公鸡睾丸体现了“加法原理”C.用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D.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8.甲状腺激素在肝脏中激活其3受体,使机体产生激素G,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与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抗衡B.甲状腺激素能升高血糖,也可通过激素G间接降低血糖C.血糖浓度变化可以调节胰岛素分泌,但不能负反馈调节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D.激素G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属于体液调节9.某人头部受伤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经检查后被诊断为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失调综合征,其部分化验结果见表。下列关于该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项目名称结果参考值血ADH7.9 pmol/L 2.3~7.4 pmol/L血Na125 mmol/L 137-147 mmol/L血K4.2 mmol/L 3.5~5.3 mmol/LA.下丘脑或垂体可能受到损伤B.血液中的红细胞出现吸水C.饮用清水能使尿Na+浓度恢复正常D.细胞外液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较受伤前减少【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学第2页(共8页)】5107B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DCDCCCDDBA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617181920答案BDCDABCCACD1.D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所以血浆和淋巴液中都有淋巴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需要进人组织液裂解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因此淋巴细胞也可分布在组织液中,D正确,ABC错误2,C口服药物时,药物经小肠吸收后进人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处,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处,经组织液进人组织细胞,静脉注射的头孢会更快达到病灶,A正确;过量饮酒会影响机体内相关酶的作用以及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乙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作用于细胞内,故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口服或注射了头孢类药物的人饮酒后头孢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使乙醛无法被催化转化成乙酸从而出现乙醛中毒现象,D正确。3.D导致尿酸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理性因素(如高嘌岭饮食)和疾病因素(如淋巴增生性疾病)等,因此尿酸偏高的个体不一定患淋巴增生性疾病,A正确;非蛋白氮种类多,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正确:尿酸属于血浆中的成分,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健康人的血浆中尿酸含量是处于动态平衡的,C正确:组织细胞坏死,大量的尿酸进入血浆,使血浆中尿酸含量升高,D错误。4,C该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由脑发出的神经为脑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故传人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自主神经系统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②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则该反射活动不完整,该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5.D根据题意可知,图示的嗅觉受体细胞属于神经细胞,其下端的嗅纤毛属于神经元的树突部位,可以感受气味分子的刺激,A错误;嗅纤毛位于鼻道上皮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中,其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嗅觉在大脑皮层产生,C错误:气味分子与嗅纤毛膜上的受体结合前,纤毛膜的K+通道开放,K+外流,D正确6.A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而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A符合题意;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CD不符合题意。7.D8.C肾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与胰岛素(降血糖)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抗衡,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升高血糖,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状腺激素也可激活肝脏中的3受体,使机体产生激素G,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间接降低血糖,B正确:血糖浓度降低时,会通过调节作用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升高血糖,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血糖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错误:激素G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通过体液运输实现,属于体液调节,D正确。9.C下丘脑是渗透压调节中枢,且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头部受伤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推测受伤部位可能为下丘脑或垂体,A正确;该患者血液中Na+浓度为125mmol/L,低于正常值,说明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红细胞可能会吸水涨大,B正确:由于患者受伤部位可能为下丘脑或垂【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学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5107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pdf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pdf 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