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赤峰二中 2023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4.10
(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自发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不需要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在常温常压下,下列
诗句反映的景象与自发过程不一致的一项是
A.云.开.雾.散.旭风暖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雪.消.门.外.千山绿 D.欲渡黄.河.冰.塞.川.
2. 下列科技成果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高效光解水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
B.建造“福厦高铁”跨海大桥所采用的免涂装耐候钢属于合金
C.运载火箭所采用的“液氢液氧”推进剂可把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利用海洋真菌可降解聚乙烯等多种塑料,且温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 KSCN固体后颜色变深
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中的 HCl,可减少 Cl2的损失
C.对 CO(g)+NO2(g) CO2(g)+ NO(g)平衡体系压缩容器后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D.反应 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 K变成蒸气从混合物中分离
可以提高金属钾的产率
4.下列装置与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 探究催化剂对反 证明铝片与盐酸的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
生成氢气的速率 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为放热反应 衡的影响
先成人后成才 1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
明德敏学 穷高极远
5.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是:①锌粒 ②锌
片③锌粉④98%的浓硫酸⑤15%的稀硫酸⑥20%的稀硫酸⑦加热⑧用冰冷却⑨不断搅拌
⑩迅速加入锌片后静置
A.②⑥⑦⑩ B.①④⑧⑩ C.③⑤⑦⑨ D.③⑥⑦⑨
6.对于可逆反应 mA(g)+nB(s) 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 D的质量
分数 D %与温度 T或压强 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可使 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 m+nD.升高温度,A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2C(s)+O2(g)=2CO(g) ΔH= 221 kJ/mol ,则碳的燃烧热ΔH= 110.5 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1.9 kJ/mol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S(s)+O2(g)=SO2(g) ΔH1 ;S(g)+O2(g)=SO2(g) ΔH2,则 ΔH1<ΔH2
D.已知:OH-(aq)+H+(aq)=H2O(l) ΔH = 57.3 kJ/mol ,
则 CH3COOH(aq)+NaOH(aq) = CH3COONa(aq)+H2O(l) ΔH 57.3 kJ/mol
8.化学反应 A2(g) +B2(g) 2AB(g) ΔH= 120 kJ·mol 1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形成 1mol A-B键,释放 b kJ能量
B.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120 kJ·mol 1
C.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D.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释放的总能量低于新键形成吸收的总能量
9 2 .重铬酸钾(K2Cr2O7)是常用的强氧化剂,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2O+Cr2O 7 (橙色)
2CrO 2 4 (黄色)+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 B.乙醇能与重铬酸钾反应直接生成乙酸
c2 CrO2- c24 H+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 Cr O2-2 7 c H2O
D.向溶液中加入 NaOH固体,溶液颜色会从橙色逐渐变为黄色
先成人后成才 2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
明德敏学 穷高极远
10.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提高氢气的利用率,可适当增加氢气浓度
C.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 NH3液化分离,可提高 N2、H2的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和施加高压,都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11.可用 Deacon催化氧化法制备 Cl2 。Deacon催化氧化法原理是将工业副产物 HCl制成 Cl2,
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ΔH = 114.4kJ/mol 如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为反应物 HCl,W为生成物 H2O B.加入 2molCuO降低 ΔH
C.升高温度,HCl被 O2氧化制 Cl2的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加压可以提高 HCl的平衡转化率
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 X和 Y发生反应:3X( )+Y( ) 2Z(g)+ W( ) ΔH < 0,平衡
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W可能都是固体
B.X、Y、W一定都是气体
C.X、Y可能为液体,W可能为气体
D.若 X、W为气体,则 Y可能是固体
13.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起始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温度相
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 NO2的转化率:甲=丙
B.平衡时 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平衡时各容器内 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c2 (NO )
D.其它条件不变,向平衡后的丙容器中再加入少量 N O 22 4,新平衡后 的值变大c(N2O4 )
先成人后成才 3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
明德敏学 穷高极远
14.NO与 CO 是燃油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原理为:
2CO(g)+2NO(g) 2CO2(g)+ N2(g) ΔH,平衡常数较大但速率较小。测得平衡时 NO的
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已知:T1A.该反应在高温时可自发进行
B.反应速率:v(C)<v(B)
C.选用适宜催化剂可达到尾气排放标准
D.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均增大
15. 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 1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某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B. 图 2表示在 N2+3H2 2NH3达到平衡后,减少 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C. 图 3表示铝片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t1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
D. 图 4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H <0,若 O2的物质的量一定,则 a、b、
c三点中,a点 SO2的转化率最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个小题,共 55分)
16.(14分)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
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①液态水汽化;②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氢气与氯气生成氯化氢;
⑤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⑥Na2CO3固体溶于水 ;⑦灼热的木炭与 CO2的反应;
⑧Ba(OH)2·8H2O晶体与 NH4Cl晶体的反应;⑨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先成人后成才 4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
明德敏学 穷高极远
Ⅱ. 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 Q
可通过右图的简易量热计进行测定,用公式 Q = c ρV 总·Δ T计算获得。
(2)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 。
(3)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 。
(4)该实验方案中出现的图标有 ,要求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包括 。
A. 开启排风装置 B. 佩戴护目镜 C. 正确使用火源 D. 实验结束后清洗双手
(5)用量筒分别量取浓度为 0.5000 mol·L-1的盐酸和 0.5500 mol·L-1的NaOH溶液各 50 mL进行
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 T0、T1,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kJ
(c和ρ分别取 4.18 J·g-1·℃-1和 1.0 g·mL-1,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
(6)利用正确的量热计进行(5)的实验,测得反应热 H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杯盖未盖严 B.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做该实验时室温较高 D.实验中将盐酸换成等浓度稀硫酸
E.NaOH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 F.测完盐酸的温度直接测 NaOH溶液温度
Ⅲ.将 V1mL 0.6 mol·L-1盐酸和 V2 mL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温度,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
(7) 分析图象可知,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 (填 “高于” “低于”或“等于”)22℃,该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17. (13分)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重要的还原剂,能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反应原理如下:
5Na2S2O3+ 8KMnO4+ 7H2SO4= 8MnSO4+ 5Na2SO4+ 4K2SO4+ 7H2O。
(1) 从类别的角度分析,硫代硫酸钠(Na2S2O3)属于 (填字母)。
A.盐 B.碱 C.酸 D.氧化物
先成人后成才 5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
明德敏学 穷高极远
(2)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 Na2S2O3的方法理论上可行的是 (填字母)。
A.SO2+Na2SO3 B.SO2+Na2SO4 C.Na2SO3+Na2SO4 D.S+Na2SO3
(3)某学习小组设计方案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V/mL 恰好
实验 温度 褪色
序号 /℃ 稀硫酸 Na2S2O3溶液 KMnO4溶液 时间
(1.500 mol·L-1) 蒸馏水 (0.1250 mol·L-1) (0.2500 mol·L-1) /s
1 25 5.00 0 25.00 10.00 a
2 25 5.00 5.00 20.00 V1 b
3 25 5.00 10.00 V2 10.00 c
4 35 5.00 10.00 15.00 10.00 d
①完成上表数据:V1= ,V2= 。
②进行实验,由恰好褪色时间 (用 a、b、c的大小进行比较)可得出:相同温度
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通过实验 (填实验序号)可以分析温度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向少量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 Na2S2O3溶液,用数字传感器测得
该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初始阶段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
能是 。
18. (9分)合成氨反应是目前最有效工业固氮的方法,解决数亿人口生存问题。
(1)科学家研究利用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
“ad”表示。
①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该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先成人后成才 6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
明德敏学 穷高极远
(2) 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选用 A、B、C三种催化剂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图
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实际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 (填“A” “B”或“C”),理
由是 。
(3)如图是当反应器中按 n(N2):n(H2)=1∶3投料后,在 200 ℃、400 ℃、600 ℃反应达到平
衡时,混合物中 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总压强的变化曲线。
曲线 a、b对应温度较高的是 (填“a”或“b”)。
19.(19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
封存(CCUS)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Ⅰ.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的体系中,同时存在以下反应:
反应 i: CO2(g)+3H2(g) CH3OH(g)+H2O(g) ΔH1 K1
反应 ii: CO2(g)+H2(g) CO(g)+H2O(g) ΔH2 K2
(1)反应 iii:CO(g)+2H2(g) CH3OH(g) 的平衡常数 K3= (用 K1、K2表示)。
(2)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CO2和 3 molH2,发生反应 i和 ii。若
10分钟后,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 0.6倍,则 0到 10分钟,CH3OH(g)的反应速率为 。
(3)反应 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1)如下表:
温度 80℃ 250℃ 300℃ 350℃
K1 5.3 2.041 0.270 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 ΔH1 0(填“>”、“<”或“=”)。
先成人后成才 7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
明德敏学 穷高极远
(4) 250℃时,测得容器中 c(CO2)=c(CH3OH) = 2 mol·L-1、c(H2)=c(H2O) = 0.5 mol·L-1 ,此时,
反应 i化学反应速率 v 正 v 逆(选填“>”、 “<”或“=”),说明原因 。
(5)若将 2 molCO2和 2 molH2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只发生上述反应 i。下列事实能说明
反应 i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O2和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B.CO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6)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 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温度高于 260°C时,
CO2的平衡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 。
Ⅱ.催化加氢合成乙烯也是 CO2综合利用研究的热点领域,反应方程式为:
2CO2(g)+6H2(g) C2H4(g)+4H2O(g) ΔH
(7)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 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 0.1MPa条件下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x与温度 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图中表
示 C2H4变化的曲线是 ,该反应ΔH 0(填“>”、“<”或“=”)
(8)根据图中点 A(630K,0.2),列出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 Kp= (MPa)-3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先成人后成才 8 既成人又成才
{#{QQABbQCEggCAQAIAAAhCAQVyCgKQkgECCYgGABAIoAAACQFABAA=}#}赤峰二中2023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 2024.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A D A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D C C D
16.(14分) I.(1) ②⑤⑦⑧ (2分) 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不给分
Ⅱ. (2) 玻璃搅拌器 (2分) 玻璃搅拌棒或环形玻璃搅拌棒,给1分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2分) (4)C (1分)
(5) 0.418(T1-T0) (2分) (6) AF (2分) 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不给分
Ⅲ.(7) 低于 (1分) 0.4 (2分)
(13分) (1)A (1分) (2) D (2分)
(3)① 10.00 (2分) 写10得1分 15.00 (2分) 写15得1分
② a<b<c 或 c b a (2分) 3、4 (2分)
(4)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也给分
(9分) (1) ① N2(g)+H2(g) NH3(g) △H= -46 kJ·mol- 1
或N2(g)+3H2(g) 2NH3(g) △H= -92 kJ·mol- 1 (2分)
未标聚集状态或状态不对、焓变不正确、焓变值与计量数不对应等不得分;中间可逆号、直等号均可;单位错误扣1分
② Nad+3Had = NHad+2Had 或 Nad+Had = NHad (2分)
(2) A (1分) 催化剂A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一方面可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低温有利于氨的合成 (2分) (3) b (2分)
19.(19分) Ⅰ. (1) K1/K2 (2分) (2) 0.08 mol/(L min) (2分) 不写单位或单位写法有误给1分 (3) < (2分)
(4)< (1分) 250℃时,反应的浓度商Q=4 K,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小于 (2分) 未写出浓度商的计算式或结果,直接进行比较 给1分
(5) AD (2分)
(6) 温度升高,反应i逆向移动,反应ii正向移动,温度高于260℃时,反应ii正向移动的
程度大于反应i逆向移动的程度 (2分) 未进行反应i和ii的对比不给分
Ⅱ.(7) d (2分) < (2分) (8) (2分) 计算式正确均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