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5届高三10月大联考(新高考卷) 生 物 学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 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1.水是维持生物体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成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又有水的生成B. 细胞内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 C. 水分子之间以氢键相结合,因此可以作为良好的溶剂D. 烘烤后的种子降低了自由水的含量,适宜条件下吸水后仍可萌发2.酒精在高中生物实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表所列实验中酒精溶液浓度及作用对应关系错 误的是选项 实验名称 酒精溶液浓度 作用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洗去浮色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无水乙醇 分离色素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溶液 配制解离液D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 的变化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冲洗卡诺氏液; 配制解离液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膳食营养,糖类、蛋白质、脂质等都是食物中重要的 营养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消耗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时,糖类释放的能量更多,所以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②植物油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进入机体消化道后被分解为甘油三酯和脂肪酸③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些必需氨基酸,如丙氨酸④生食三文鱼比烹饪加工后更有利于人体吸收A.0项 B.1项 C.2项 D.3项4.我国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建成后,被拐儿童通过数据比对重回亲生父母身边,其鉴定 原理与DNA 的结构和特点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 DNA 基本骨架的元素有C、H、O、PB.DNA亲子鉴定技术依赖于DNA 分子的特异性C.DNA和 RNA所含碱基种类和五碳糖都完全不同D.不同个体的DNA 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差异与亲缘关系相关5. 动物体在一定生理条件下可将ATP通过图中3种途径排出细胞,细胞外的 ATP 可作为信号 分子或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经①途径排出ATP的过程中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B. 经②途径将ATP转运到细胞外时,载体蛋白的构象不变 C.ATP 作为神经递质经③途径排出,需要消耗能量D.ATP 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核糖、磷酸基团和腺嘌呤6. 端粒被称为“生命的分子钟”。科学家将端粒酶基因导入正常细胞,细胞寿命大大延长。活 化的端粒酶可修复因细胞分裂而被截短的端粒DNA 序列,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 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B.恶性肿瘤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可能较正常细胞中的高C.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有利于延缓细胞衰老D.细胞衰老与遗传信息的调控有关7. 如图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电镜下呈羽毛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转录形成RNA的方向为5′→3' B.表示多聚核糖体,B 表示肽链 C.C上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D.图中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从左向右转录8. 细胞色素C 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呼吸链电子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从还原型底物 (NADH) 转移到NADH脱氢酶上,再经细胞色素C 及相关酶,最终传递给氧,促进氧和[H]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色素C 缺失会导致细胞中能量增加B.骨骼肌细胞内细胞色素C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C该过程中的还原型底物(NADH) 可来源于光合作用D.在蓝细菌细胞内,该电子传递过程可能发生在细胞膜上9.人工改良环境中的光质比例技术(如有色薄膜覆盖)可有效改善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人员采用蓝膜覆盖技术对西南杨幼苗进行培育,以白膜为对 照,分析提高蓝光占比对西南杨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6:00~18:00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B.蓝膜处理下西南杨幼苗净光合速率提高源于其细胞呼吸速率明显下降 C. 图示时间段内,蓝膜处理下西南杨幼苗的有机物积累速率高于白膜组 D. 影响西南杨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因素还有CO 浓度和矿质元素等10.在某品种梨(两性花植物)中发现S 基因的7个复等位基因:S 、S ...S , 当花粉与母 本有相同的S 基因时,花粉管就不能在花柱中延伸或生长很缓慢,因而不能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花粉粒与花柱相互识别的过程可能与细胞膜上的糖类分子有关B. 利用该品种梨进行杂交实验时,无需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C. 该品种梨与S 基因有关的基因型共有21种D. 基因型为S S 和 S S 的该品种梨间行种植,子代植株基因型共有2种11. 下图为果蝇染色体 DNA 复制的模式图,图中复制泡是DNA 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A. 推测果蝇DNA 形成多个复制泡可以加快DNA 复制的效率B.据图可知在 DNA 复制时有多个复制起点,DNA 复制的方向为双向复制 、C.图中酶甲催化断裂的化学键和酶乙催化形成的化学键均为磷酸二酯键D.该 DNA 复制1次,需要的嘌呤和嘧啶(核苷酸)数相等12.细胞周期包括DNA合成前期 (G 期)、DNA 合成期 (S 期)、DNA 合成后期 (G 期 ) 和 分裂期 (M 期)。为了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基因表达等,需要借助某种实验 手段使细胞群体中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停留在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周期同步化 技术。常选用DNA合成抑制剂、秋水仙素、缺乏血清的培养液、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等处 理培养液中的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向培养液中加入 DNA合成抑制剂,最终部分细胞会停滞在G /S 期交界处B.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会影响G 期细胞进入S 期C. 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会阻断在分裂间期D. 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2项或 2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PDI) 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催化二硫键的裂解、形成和重排。PDI 活性异常会导致未折叠或错误蛋白的积累,引起内质网应激。PDI家族成员有21个,其生 物学功能不尽相同,尤其在酶活性、催化底物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主要功能都是催化新生肽链的氧化折叠等。下列有关PDI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据PDI的功能推测PDI 在内质网腔中的含量高B. 细胞中的PDI 基因被敲除后,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C.PDI家族成员之间能完全相互代替并挽救相应生物学功能D.PDI 作用后的产物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1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乏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主要病因是基因突变导致 G6PD 活性降低,红细胞受氧化损伤而引起溶血性贫血。研究发现该病相关基因位于X 染色体 上,目前已发现多种致病性变异。已知男性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即表现出G6PD 缺乏症的症 状;女性中,杂合子通常表现正常,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则表现出G6PD 缺乏症的症状。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G6PD 已被发现多种致病性变异,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B.G6PD 缺乏症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家系中往往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C. 若患该病的男性与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子代中儿子和女儿患病的概率不同 D. 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15.ANO1 作为一种钙激活的电压依赖性的氯通道的分子基础之一,广泛存在于身体的多种组 织中,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参与神经信号传导等功能。研究发现,ANO1 基因在多种恶性 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正常细胞中,ANO1基因不表达B.推测ANO1 基因的高表达可导致细胞增殖失控,从而促进肿瘤的病理进程C.可将ANO1 基因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为精准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D.恶性肿瘤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有关16.健康饮食在预防直肠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咖啡中的活性物质咖啡醇在直肠癌 预防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为用DMSO 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咖啡醇(0 μM、 20 μM 、40 μM 、80 μM) 处理直肠癌细胞 (HCT116)48 h 、72 h后,对HCT116 抑制率的统计结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有关B.实验中的对照组应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 HCT116C.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会提高D.本研究还应进一步评估咖啡醇对机体其他器官的毒性作用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 (12分)一种名为UCYN-A 的固氮蓝细菌与贝氏布拉藻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UCYN-A 被贝氏布拉藻细胞吞噬后,在“内共生关系”中演变成专门固氮的细胞器,这种藻类很可能 能是“第一种固氮真核生物”;“内共生起源学说”还解释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与固氮蓝细菌相比,贝氏布拉藻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氮 元素在细胞内可用于合成 (写出两种)等生物大分子。(2)光学显微镜下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原 始真核单细胞生物吞噬需氧细菌和蓝细菌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3)原始厌氧真核生物吞进需氧细菌和蓝细菌后,代谢类型由 变为0(4)根据图示可知,光合作用真核生物比需氧真核生物出现的时间 (填“早” 或“晚”)。“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可能是由古代真核细胞吞噬的某种需氧细菌演变而来,可以支持该论点的证据有 (写出一条)。18. (12分)光环境(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质)调节是农业栽培中对作物进行人工调控的一项重 要技术手段。田七菜作为新型功能保健性蔬菜,具有抗氧化、消炎、解毒等功效,深受消费者 喜爱。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田七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见表),以确定 田七菜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为田七菜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光照强度 /μmol ·m-2 · s- 净光合速率 /μmol ·m-2 ·g-1 气孔导度 /μmol ·m-2 ·g- 胞间CO 浓度 /μmol ·mol- 叶绿素含量 /mg ·g 类胡萝卜素 含量/mg ·g100 1.54 0.12 325.30 0.19 0.01150 3.30 0.17 265.33 0.31 0.03200 4.17 0.19 210.33 0.34 0.05250 3.10 0.17 268.43 0.28 0.06(1)由表可知,田七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的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均 出现 的变化趋势,胞间CO, 浓度的变化趋势与上述参数 (填“相同”或“相反”)。请依据表中数据从光合作用过程的角度分析,光照强度为200 μmol ·m-2.s- 时,胞间CO 浓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2)研究发现,光照强度为250 μmol-m-2.s- 时,田七菜叶片呈黄绿色,原因是强光环境对 田七菜中的叶绿素造成了光氧化伤害。此时细胞内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上升,推测其意 义是(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田七菜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如图。植物的营养品质差异既受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可溶性蛋 白是植物的重要营养成分,而硝酸盐却因其易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而受到严 格控制。综上所述,本实验中光照强度为 _ μmolm-2.s- 时有利于田七菜生长和 营养品质提高,其理论依据是 。(答出2点即可)19. (12分)图1表示中心法则,①~③代表生理过程;图2表示某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在图1中,可在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有 (填序号),其中①过程中,除酶以外还需要 _。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 式为 ;和③过程的配对方式 (填“完全相 同”或“不完全相同”)。(2)某DNA 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3)图2过程中,③、④合成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 (填“相同”或“不同”),根本原因是 020. (12分)土壤脲酶是一种水解尿素的关键酶,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之一,可 为科学评估和安全利用不同来源污水污泥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2)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①实验土壤样品采自本地区农田耕层土,在温室条件下进行,设置四种处理方式。②每个处理组取8kg 土壤样品。对照组不施用污水污泥,其余三组分别施入1.5 kg的 , 和畜禽污水污泥,并与土壤充分混匀。③培养60天后,土壤取样测定 o(3)分析结果可知,三种不同来源的污水污泥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 (填“促进” 或“抑制”)了土壤脲酶的活性。其中, 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4)土壤脲酶催化尿素分解的机理是 。工 业污水污泥中积累的物质可通过影响土壤脲酶的活性,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进而 影响植物细胞中 (答出2种)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21. (12分)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 型,其羽色性状中的黄羽、黑羽受常染色体上的B/b 基因控制,但常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I/i 会抑制色素形成使羽色表现为白色。家 鸡羽速性状的遗传受基因K/k 的控制,现用不同品系的纯种家鸡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白羽鸡×有色羽鸡1 →F 全为黑色 实验二:白羽鸡×有色羽鸡2→F 全为黄色实验三:8白羽慢羽×9白羽快羽→F 全为白羽慢羽实验四:8白羽快羽× 黄羽慢羽→F 黄羽慢羽子:黄羽快羽早=1:1,F 个体间随机交配, 获得F 。请回答下列问题:(1)等位基因I 和i 的本质区别是 。由实验一、二可推断 出有色羽对白色羽为 性。(2)基因B/b与K/k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填“遵循”或“不 遵循”),原因是(3)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可判断黑羽与黄羽的显隐性关系,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4)实验四F 中白羽慢羽雄鸡所占的比例为 。若该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F 个体中I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欲判断黄羽与黑羽的显隐性关系,可 对实验四中亲本和F 个体的三对等位基因进行PCR扩增及电泳分离,结果如图所示, 条带①和②是等位基因IVi的条带,条带③和④、⑤和⑥分别对应另两对等位基因的 条带,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A. 亲本1和亲本2分别表示亲代的雌、雄个体B. 据图无法判断出条带①、②与I、i基因的对应关系C.条带⑤、⑥分别代表K、k 基因D. 结合图示可推测出决定黄羽性状的为显性基因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