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6张PPT)第1单元行星地球1.1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 1.了解宇宙、天体和天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结合资料辩证理解、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识记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了解太阳大气的分层,太阳活动的概念及类型。4.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重 点 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活动。学 习 目 标目录01地球在宇宙中02太阳系八大行星0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04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地球在宇宙中01地球在宇宙中什么是宇宙?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以喻天地。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的物质或者结构,统称为天体。类型天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太空运行的宇宙飞船、空间站、人造卫星等最基本的天体地球在宇宙中恒 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地球在宇宙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质量较大的球状天体。地球在宇宙中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的天体。地球在宇宙中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地球在宇宙中拖着长尾的彗星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地球在宇宙中矮行星围绕太阳运转、质量和体积比行星略小且未能消除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球状天体。地球在宇宙中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级别: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统太阳系其他行星系统地月系地球月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地球在宇宙中地月系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地月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和众多小天体等构成太阳系。太阳为中心天体。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银河系太阳和2000多亿颗恒星组成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的银盘上。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之外,还有上千亿个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统称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可观测宇宙。光 年光年是计量天体间时空距离的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是由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每秒约30万km)地球在宇宙中太阳系八大行星02太阳系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阳系八大行星据图,思考:八大行星有哪些共同特征?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面大致在一个平面上公转轨道都近似一个圆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太阳系八大行星行星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表面温度/K 自转周期 (天) 公转周期 (年) 卫星数水星 0.05 0.056 440 59 0.24 0金星 0.82 0.856 737 243 0.62 0地球 1 1 288 1 1 1火星 0.11 0.15 210 1 1.88 2木星 317.94 1316 112~165 0.41 11.86 79土星 95.18 745 84~134 0.43 29.46 62天王星 14.6 65.2 53~76 0.65 84.01 29海王星 17.2 57.1 55~72 0.67 164.8 14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03太 阳 辐 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22亿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和热。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全球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图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站等;另一部分是由太阳能转换产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由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主要由太阳能转换而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大气层,是人类能观测到的太阳的部分,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圈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概念太阳光球层表面的黑斑点位置光球层特点①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②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太阳活动的强弱(黑子数目最多的年份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目最少的年份为太阳活动谷年)。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概念在色球层的某些区域,会出现短时间内突然增亮的现象位置色球层特点①耀斑活动的周期也是11年,常随着太阳黑子的增多而增多;②耀斑的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几十倍,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太阳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念在色球层中,向外猛烈地喷射出高达几万千米至几十万千米的红色火焰位置色球层特点形态多姿多彩,千变万化,肉眼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观测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太阳风是太阳连续不断地向宇宙空间喷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发生在日冕层。太阳风会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扰乱地球大气层,产生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04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地球的特殊性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① 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稳定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存在液态水地表平均温度约15℃(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课后练习1.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①岩浆喷发②“磁暴”现象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④水的运动⑤干扰无线电话接听⑥植物生长A.①② B.②⑤ C.④⑥ D.③④C岩浆喷发是由地球内能作用形成的,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关系不大,①错误;磁暴现象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②错误;冰岛地热资源能量来自地球内部,③错误;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④正确;太阳辐射不会干扰无线电话接听,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话接听,⑤错误;植物生长是太阳辐射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⑥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器“羲和号”。“羲和号”搭载太阳空间望远镜运行于距离地球表面517千米的轨道上,对太阳进行全天不间断观测,填补了我国对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的空白。据此完成2~3小题。2.关于太阳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光球层—黑子—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B.色球层—耀斑—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低几十倍C.色球层—日珥—色球层中短时间内突然增亮D.日冕层—太阳风—向外猛烈喷射红色火焰A结合已学知识,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看起来“黑”,A正确;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其温度比太阳表面高几十倍,看起来较“亮”,B错误;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该现象被称为耀斑日珥是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C错误;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D错误。故选A。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器“羲和号”。“羲和号”搭载太阳空间望远镜运行于距离地球表面517千米的轨道上,对太阳进行全天不间断观测,填补了我国对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的空白。据此完成2~3小题。3.关于在太阳活动峰年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强监测,保障短波通信②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③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④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C在太阳活动峰年,加强监测,保障短波通信,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人类应减少户外活动,减轻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①③正确,④错误;清除宇宙垃圾,对太阳活动的影响较小,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木星伴月”是指中秋月达到满月时,闪亮的木星出现在月亮的最近位置的一种景象。下图为2022年9月11日“‘木星伴月’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4~5小题。4.月球属于( )A.恒星 B.星云 C.行星 D.卫星D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是行星,所以月球是卫星,D正确。故选D。“木星伴月”是指中秋月达到满月时,闪亮的木星出现在月亮的最近位置的一种景象。下图为2022年9月11日“‘木星伴月’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4~5小题。5.与木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光照条件稳定C.地形平坦开阔 D.地质活动频繁A结合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关系,与木星相比,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其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A正确;木星和地球的光照条件都较为稳定,B错误;地形不是存在生命的主要条件之一,C错误;地质活动频繁不利于生命的存在,D错误。故选A。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表1示意地球和火星的基本数据。据此完成6~7小题。行星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 表面平均温度(℃)地球 1.00 1.00 23时56分 22火星 0.11 0.15 24时37分 -226.2020年7月27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此时天问一号属于( )A.地球卫星 B.火星卫星 C.人造天体 D.太阳系中的行星C2020年7月27日,处在地火转移轨道,没有进入火星轨道,也不在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不是地球卫星,也不是火星卫星,A、B错误;它此时只能算作一个人造天体,不是太阳系的行星,C正确,D错误。故选C。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表1示意地球和火星的基本数据。据此完成6~7小题。行星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 表面平均温度(℃)地球 1.00 1.00 23时56分 22火星 0.11 0.15 24时37分 -227.与火星相比,现今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有利条件是(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质量和体积适中③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④适宜的平均温度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B安全的宇宙环境,火星也具备,①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火星的质量和体积要比地球小很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将大气吸引在它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正确;自转周期二者相差不大,说明二者昼夜更替周期相差不大,③错误;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有适宜的平均温度,由表中数据可知,火星平均温度-22°C,不适合生物生存,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课堂小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宇宙天体天体系统太阳系八大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外部条件内部条件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