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2.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重点: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请大家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现在请大家联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今年泼水节难忘的原因。(因为敬爱的周总理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难忘。)3.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呢?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关键的词语,说说你对词语的理解。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赶”字让我们体会到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现在让我们把“赶”字送回句子中,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2.是的,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还做了什么?(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的感受最为深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地上撒满花瓣,让我们感受到了傣族人民的热情。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数量很多,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场面非常的隆重、热闹。)亲临现场,再次感受盛大、隆重的场面。看图引读: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看江面上一条条龙船驶过。看空中一串串花炮升上。看岸边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资料介绍: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庆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傣族人民的身边。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族人从心底里欢迎他。)4.是啊,公务繁忙的周总理,能来到偏远的村寨和傣族人民一同过泼水节,傣族人民多么幸福!多么感动呀。所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傣族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欢呼着:________________。(齐声回答:周总理来了!)5.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现在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热烈的气氛,读出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发出内心的赞叹吧: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出示课文插图:敬爱的周总理来了,请大家一边看插图,一边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同学们,这是对周总理的什么描写?是的,这是外貌描写,今后在写作中,我们会逐渐学习运用到。2.我们看看周总理的着装,和傣族人民穿的一样吗?(一样)3.周总理是汉族人,为什么要穿傣族民族的服装呢?(因为周总理能够尊重傣族的风俗习惯,他亲民、爱民,他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4.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呢?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画出有关的句子来。(课件出示第五段)(1)课件出示:象脚鼓 凤凰花 银碗 柏树枝(借助重点词语,把当时的场景说清楚。)师:看着这些关键的词语,请小组合作一起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手里拿着象脚鼓,踩着凤凰花铺成的红“地毯”,他敲着欢快的鼓点和人们跳舞,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拿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傣族人民祝福。)(2)启发想象师: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周总理都会为哪些人送去祝福呢?发挥想象说一说。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3)男女生合作读:描写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的语句。男生: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女生: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四、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1.师:清清的水,泼啊,洒啊!齐读第六自然段。2.师生合作读:师:多么开心啊,生:1961年的泼水节!师:多么幸福啊,生:1961年的泼水节!齐:多么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3.请大家齐读六到八自然段,读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读出全中国人民对伟大总理的敬仰感激之情。五、回顾课文,升华情感周总理来到傣族村寨,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所以这是一次(齐读课题)。六、作业收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