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板块二 考点提纲速记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 奴隶社会、大河流域、农耕文明)地区 流域 国家 文明标志北非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 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西亚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南亚 印度河、恒河流域 古印度 种姓制度、佛教东亚 黄河、长江流域 中国 分封制、甲骨文、金文一、古代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1.国家的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2.古埃及科学和文化:太阳历(每年365天)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古埃及最高统治者3.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关于金字塔的观点:世界古代建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二、古代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1.国家的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2.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所创)。3.(重点)《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2) 颁布者:汉谟拉比。(3)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4)内容(广泛):①古巴比伦有严格的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③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有许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5)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1.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遗址。2.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并建立国家。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首都:华氏城)3.种姓制度(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第一等级 婆罗门 祭司 掌管祭祀第二等级 刹帝利 军事贵族、国王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 吠舍 自由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 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4.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教义: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外传: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海洋文明)(1) 地理环境:环海、多山、多岛屿; 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2) 希腊最早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3)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其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4)著名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崇尚武力)、雅典(民主政治)。2. (重点 ) 雅典的民主政治(特点:主权在民; 轮番而治)(1)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时代(津贴制度)。(2)范围(局限性) :仅限于本城邦成年男性公民(占人口的少数),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3) 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4) 评价: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3.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 世纪):灭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但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城邦时期:公元前 1000年左右,“狼孩的传说”。2.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制):公元前509年——前27年。最高决策机构:元老院。①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②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灭掉迦太基(布匿战争),后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称霸地中海;③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④公元前49年,凯撒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3.罗马帝国时期:(1)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2)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3)4世纪末(395 年 )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终结。(注: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希腊文学: 《荷马史诗》——相传由荷马所作, 反映了早期希腊社会状况。2.希腊雕刻艺术:宙斯像(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3.建筑艺术: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罗马的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4.希腊哲学: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由“原子”组成。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他的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百科全书式的学者5.罗马法学: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完备阶段。罗马法学系统包含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6.历法:凯撒命人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儒略历”,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一、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基督教:1世纪,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是信仰耶稣的宗教。(1) 教义: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2)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2.法兰克王国:481 年,由克洛维建立。 (迅速发展的原因:克洛维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1) 封君与封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①形成: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推行土地分封的改革。②特点:“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2)查理曼帝国(红桃K——查理大帝) :①“什一税”: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②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③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二、西欧庄园 (从9世纪开始,大约到11 世纪遍布欧洲各地)1.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2.庄园里生活着领主和佃户(农民和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3.庄园的土地构成:领主“自营地”、佃户的份地、共用地。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4.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处罚手段通常为罚金,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三、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中世纪城市:“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1)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开始复苏,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新的城市不断产生。(2) 市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兴起:①争取自治的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②典型斗争:法兰西琅城起义。 (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③到13 世纪,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持有“特许状”。基本居民是手工工匠和商人。 (注: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的原因: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2.大学的兴起( 源于欧洲):大学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 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权(表现):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2)大学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的影响,也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始关注人的发展。四、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2)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观点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影响 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 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2.颁布《查士丁尼法典》:(1) 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2)《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古代日本 (部民: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1. (重点 ) 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实施改革。(1) 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 统一赋税。(2)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3) 作用: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二、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独尊安拉,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3.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1)数学:改造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2) 医学:《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3) 文学:《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故事集。(4)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世界三大宗教列表名称 产生时间 创始人 发源地 经典 主要教义佛教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古印度 《大藏经》 众生平等基督教 1 世纪 耶稣 巴勒斯坦地区 《圣经》 忍受苦难伊斯兰教 7世纪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古兰经》 独尊安拉(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