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1单元行星地球1.2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2.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各圈层之间的关系。重 点 地震及地震波;内部圈层的划分;外部圈层。学 习 目 标目录地球内部圈层01地球外部圈层02地球内部圈层01地球内部圈层《地心历险记》是一部动作冒险电影,影片讲述地质学家特雷弗因为打破传统思维,提出看似不合逻辑的猜想而受到学院派科学家们的质疑和孤立。为了证明自己、寻找失踪的哥哥,他和侄子去冰岛探险,由此面临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危险。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地震波:指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波动。地震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遇到不同的介质,其传播速度就会发生变化。分类 特 点 能够经过的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特点纵波横波 固体、液体、气体较快固体较慢可以随着通过物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地球内部圈层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外核)地核(内核)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震波的速度变化:比较稳定主要物质:岩石(硅铝层、硅镁层)主要特征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km;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km),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最厚——青藏高原、最薄——马里亚纳海沟)地球内部圈层地幔主要部分:上地幔、下地幔地震波的速度变化:速度增加主要物质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基本呈固态)地球内部圈层在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地球内部圈层地核主要部分:外核、内核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主要物质:以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镍为主主要特征①外核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②一般认为内核呈固态;③地核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地球外部圈层02地球外部圈层相对于地球内部,人类对地球外部的了解比较深入。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地球的最外部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连续的大气组成了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范围较广。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是地表自然环境和生命物质的保护层。让阳光透过,让太阳照射地球,又能适当地保存住地球上的热量,从而调节地球的温度。大气圈拦截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流星体,吸收了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保护地球生命免遭外来因素的伤害和干扰。液态水气态水固态水NO.02NO.01NO.03地球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水圈的物质运动和循环影响了地球上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水体能调节气候、净化大气。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重要的外力因素,促进自然环境的发展与演化。地球外部圈层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课后练习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1.图中d表示的是( )A.岩石圈 B.软流层 C.硅镁层 D.硅铝层据图可知,该阴影区域位于莫霍面以下,离莫霍面相隔一定距离,应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B正确;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处于莫霍面两侧,与图中阴影区域位置不同,硅铝层和硅镁层共同构成地壳,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与图中阴影区域位置不同,A、C、D错误。故选 B。B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一直到古堡界面都在不断增加,当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所以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即b位置地震波波速最快,B正确。故选B。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a B.b C.c D.dB2022年10月3日,我国台湾省花莲县附近的海域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5小题。3.关于地球圈层正确的叙述是( )A.I圈层由气体构成 B.IV圈层是液态的金属物质C.Ⅲ圈层的主体是冰川 D.Ⅱ圈层为岩浆发源地Ⅲ圈层为水圈,主体是海洋水,C错误;IV圈层为外核,由液态的金属物质组成,B正确;Ⅱ圈层为地壳,岩浆发地为上地幔的上部,D错误;I圈层为大气圈,主要由气体构成,此外还有固体杂质等,A错误。故选B。B2022年10月3日,我国台湾省花莲县附近的海域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5小题。地震波中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所以地震发生时花莲县居民的感受是先上下颠,后左右晃,A正确。故选A。4.地震发生时花莲县居民的感受是( )A.先上下颠,后左右晃 B.先左右晃,后上下颠C.只左右晃 D.只上下颠A2022年10月3日,我国台湾省花莲县附近的海域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5小题。地球内圈由外向内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所以依次穿过的是地壳一莫霍面—地幔一古登堡面一地核,B正确。故选B。5.假如有一天我们能“遁地”前往地球另一侧去看看,从我们的操场垂直钻入地下,保持直线前进,在穿过地心前,我们依次穿过的是( )A.地壳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面一古登堡面B.地壳一莫霍面一地幔一古登堡面一地核C.岩石圈一软流层一地壳一地幔一地核D.地壳一软流层一莫霍面一地幔一古登堡面一地核B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6~7小题。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①圈层有水蒸气输出,降水输入,应为水圈;④输入的是水和有机物,输出的是矿物质和无机盐,应为岩石圈;②输入氧气、水蒸气等气体,输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输入二氧化碳,输出氧气。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B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6~7小题。①圈层是水圈,物质进入②圈层大气圈主要依靠蒸发和植物蒸腾,A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②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通过光合作用为大气圈提供氧气等气体,B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④圈层为岩石圈,生物圈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从岩石圈中获取无机物,将有机物释放至岩石圈中,并改造岩石圈,C正确;④圈层的水来自①圈层的下渗,D错误。故选C。7.能正确表述图中各圈层关系的是( )A.①圈层物质通过降水进入②圈层B.②圈层通过光合作用为③圈层供氧C.③圈层有机物会在④圈层中分解D.④圈层的水来自①圈层的水汽蒸发C课堂小结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地震波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感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