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 29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 29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2 在社会中成长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
3.法治观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5.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自主学习
1.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意义)★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01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随郎铮一起感受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思考:
15年前郎铮被救出时还是个孩童,如今已是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准大学生。从孩童到准大学生,这中间经历过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跟随郎铮一起感受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抚育
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等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孩童
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相关链接P7: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理解
社会化
社会人
生物人
社会化的表现: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社会化的途径: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经验。
粮食的生产过程
播种
收获
食品加工
伐木
纸浆生产
成品纸
创作
编辑
印刷
装订
⑧ 成品书
书的生产过程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精神生活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笔记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笔记小结)
养成亲社会行为
02
不是
学会谦让
学会分享
帮助他人
关心社会发展
以下是亲社会行为吗?
亲社会行为的
具体表现
学会谦让
学会分享
帮助他人
知识点二
★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P8)
含义: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表现:友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家乡发展)、服务社会。
笔记区
无偿献血
志愿服务
爱心捐助
社会体验
亲社会
行为
无偿献血
志愿服务
爱心捐助
社会体验
亲社会
行为
辨一辨
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亲社会行为?
不是

不是
不是


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爱心捐款
无偿献血
社会实践
关注时政
3.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023广西新时代好少年——江先国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江先国,男,瑶族,2010年11月出生,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学生。他常为班集体增光添彩;他热爱劳动,上四年级以来坚持为全班同学领早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今年春天,江先国在一场火灾中有勇有谋、临危不乱、挺身而出,精准灭火,被贵港市消防救援支队授予“消防安全小卫士”称号。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 ,塑造健康的 ,形成正确的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
知识点三
★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P8)
.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情景二: 有人落水,众人围观,无人救助
情景三:乱扔垃圾,熟视无睹
“看客”心态有什么危害?
面对“看客”现象,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情景一:老人跌倒,
路人避之唯恐不及
活动四:外化于行
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5.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①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情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中成长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1. 10年来,刘艳芬个人累计收养或倡议救助孤儿,贫困,失亲,留守,残疾儿童近20人,个人资助和号召志愿者累计捐款100余万元,被评为威海市“最美志愿者”。经过大群众推选和评议,他被推选为“中国好人榜”,这表明
①亲近社会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②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③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回报和精神滋养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A
课堂练习
2.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中学生来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
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到真实本领
②认识更多的朋友,早期发财致富
③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④磨练坚强意志,提高自身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3. 19世纪,健康可爱的也登大公国的豪瑟王子不到3岁时被篡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绑架,并交给一个性格忧郁的女人抚养,一年后,他又被单独关入地牢,他17岁被解救出来时像白痴一样,表情简单如幼儿。这说明①人生离不开社会生活
②离开社会生活危害人的健康发展
③被关入地牢的人都是白痴
④剥夺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是非常残酷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