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5路程、时间与速度一.选择题(共3小题)1.徐小鹏从家出发,按一定速度步行去上学,途中天气有变,他便跑步去学校。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出他行走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A. B.C. D.2.“司马光砸缸”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大意是水缸里原有一部分水(未满),玩耍的孩童落入水缸中,水已没过孩童头顶。同伴们除了大声呼救,毫无办法。此时,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后,孩童得救。下面比较符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的图是( )A. B.C. D.3.如图是笑笑去图书馆借书再回家的路程变化情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笑笑家距图书馆800米。B.笑笑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留了15分。C.笑笑在图书馆借书花了20分。D.笑笑从图书馆回家每分行60米。二.填空题(共3小题)4.泰安到南京约560千米,王叔叔开车需要7小时,他开车的速度可以写作 。5.周日棒棒约同学去博物馆参观,去时乘公交车,回来时坐出租车,如图表示在这段时间里棒棒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1)他在博物馆里参观花了 分。(2)棒棒家距离博物馆 千米。6.恬恬骑车从家去相距6千米的图书馆借书,根据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解决问题。(1)恬恬去时在A处停车休息,恬恬在图书馆借书用了 分钟,恬恬骑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分。(2)恬恬骑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分。(不含中途休息和借书时间)三.判断题(共2小题)7.丽丽十分钟走650米,求她每分钟走多少米,是求路程。 (判断对错)8.一架客机的速度是15000米/分,也可以说是900千米/时。 (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2小题)9.小白家到学校有470米。他每天上学走7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10.甲、乙两城相距324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城出发,3小时后离乙城还有60千米,这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5路程、时间与速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徐小鹏从家出发,按一定速度步行去上学,途中天气有变,他便跑步去学校。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出他行走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A. B.C. D.【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答案】B【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可知,徐小鹏从家出发,按一定速度步行去上学,这部分是呈直线趋势,途中天气有变,他便跑步去学校,这部分速度变快,直线趋势会变陡,据此选择B;选项A速度没有变化;选项C速度变慢;选项D是曲线,不符合题意。【解答】解:徐小鹏从家出发,按一定速度步行去上学,这部分是呈直线趋势;途中天气有变,他便跑步去学校,这部分速度变快,直线趋势会变陡能正确地表示出他行走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图B。故选:B。【点评】正确从统计图中读取数据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司马光砸缸”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大意是水缸里原有一部分水(未满),玩耍的孩童落入水缸中,水已没过孩童头顶。同伴们除了大声呼救,毫无办法。此时,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后,孩童得救。下面比较符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的图是( )A. B.C. D.【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答案】C【分析】统计图的纵轴表示水缸里的水面高度,横轴表示时间;水缸里原有一部分水,就是水面有一定的高度,保持不变;玩耍的孩童落入水缸中,水已没过孩童头顶,这时水缸的水面高度是上升状态;同伴们除了大声呼救,毫无办法,这时水缸里的水上升到最高后保持不变;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后,这时水缸里的水逐渐减少,水面高度逐渐下降;据此解答。【解答】解:“司马光砸缸”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大意是水缸里原有一部分水(未满),玩耍的孩童落入水缸中,水已没过孩童头顶。同伴们除了大声呼救,毫无办法。此时,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后,孩童得救。下面比较符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的图是选项C。故选:C。【点评】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是笑笑去图书馆借书再回家的路程变化情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笑笑家距图书馆800米。B.笑笑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留了15分。C.笑笑在图书馆借书花了20分。D.笑笑从图书馆回家每分行60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综合判断题;推理能力.【答案】D【分析】逐项分析各个选项后即可判断正误。【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笑笑家距图书馆800米,即原说法正确;B.25﹣10=15(分),即笑笑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留了15分,原说法正确;C.50﹣30=20(分),即笑笑在图书馆借书花了20分,原说法中正确;D.60﹣50=10(分),即笑笑从图书馆回家10分走了8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800÷10=80(米/分),即笑笑从图书馆回家每分行80米,原说法错误。综上,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读懂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3小题)4.泰安到南京约560千米,王叔叔开车需要7小时,他开车的速度可以写作 80千米/时 。【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运算能力.【答案】80千米/时。【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计算出他开车的速度是多少。【解答】解:560÷7=80(千米/时)答:他开车的速度可以写作80千米/时。故答案为:80千米/时。【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写法。5.周日棒棒约同学去博物馆参观,去时乘公交车,回来时坐出租车,如图表示在这段时间里棒棒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1)他在博物馆里参观花了 60 分。(2)棒棒家距离博物馆 6 千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答案】60;6。【分析】(1)他在博物馆里参观是从30分到90分,花了90﹣30=60(分)的时间。(2)从统计图上可知,棒棒家距离博物馆 6千米。【解答】解:(1)90﹣30=60(分)答:他在博物馆里参观花了60分。(2)棒棒家距离博物馆6千米。故答案为:60;6。【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的能力。6.恬恬骑车从家去相距6千米的图书馆借书,根据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解决问题。(1)恬恬去时在A处停车休息,恬恬在图书馆借书用了 20 分钟,恬恬骑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 0.3 千米/分。(2)恬恬骑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0.24 千米/分。(不含中途休息和借书时间)【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综合填空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20、0.3;(2)0.24。【分析】(1)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可知,恬恬在第40分钟进入图书馆,在第60分钟从图书馆出来,第80分钟到家,利用速度=路程÷时间,结合题中数据计算即可;(2)往返的平均速度=家与图书馆的距离×2÷(总时间﹣中途休息﹣借书时间),由此列式计算。【解答】解:(1)60﹣40=20(分钟)6÷(80﹣60)=6÷20=0.3(千米/分)答:恬恬去时在A处停车休息,恬恬在图书馆借书用了20分钟,恬恬骑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0.3千米/分。(2)20﹣10=10(分)6×2÷(80﹣10﹣20)=6×2÷50=0.24(千米/分)答:恬恬骑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0.24千米/分。故答案为:(1)20、0.3;(2)0.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图的应用。三.判断题(共2小题)7.丽丽十分钟走650米,求她每分钟走多少米,是求路程。 × (判断对错)【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由题意可知650米是路程,10分钟是时间,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所以路程除以时间即可得到速度。【解答】解:650÷10=65(米/分)答:她每分钟走米65米。65米是速度,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即可。8.一架客机的速度是15000米/分,也可以说是900千米/时。 √ (判断对错)【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15000米/分表示1分钟行驶15000米,1小时=60分钟,要求客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15000×60计算。1千米=1000米,据此再把米数化成千米数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15000×60=900000(米)900000米=900千米所以,一架客机的速度是15000米/分,也可以说是900千米/时。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四.应用题(共2小题)9.小白家到学校有470米。他每天上学走7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70米。【分析】利用“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解答。【解答】解:470÷7≈70(米)答:他每分钟大约走70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路程÷时间=速度”的应用。10.甲、乙两城相距324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城出发,3小时后离乙城还有60千米,这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意识.【答案】88千米。【分析】用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减去货车3小时候之后距离乙城的路程,可以求出货车行驶的路程,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货车行驶的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这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答】解:(324﹣60)÷3=264÷3=88(千米)答:这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点评】本题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计算的准确性。考点卡片1.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知识点归纳】1.、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因为速度=路程÷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名称是路程单位/时间单位,即千米/时,米/分,米/秒,千米/分……2、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在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中,知道其中的任何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方法总结】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12千米/分340米/秒30万千米/秒【常考题型】汽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45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答案:450÷(270÷3)=5(小时)2、小红家距离车站800米,她10分钟走到车站,每分钟她走多少米?答案:800÷10=80(米/分)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5路程、时间与速度一.选择题(共3小题)1.同一段路,小明跑了12秒,小牛跑了15秒,他们两人比较,( )A.小明快 B.小牛快 C.一样快2.星期天爸爸开车送小强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强步行回家。下面能反映小强活动情况的是( )A. B.C. D.3.周六下午,皓皓从家去乐高编程班上课,时长2小时的课程结束后,皓皓以同样速度原路返回。如图正确描述这一过程的图像是( )A. B.C. D.二.填空题(共3小题)4.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400千米,速度可写作 。5.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7米,12分钟可以骑行 米。6.小华每分钟走58米,从家到学校要走11分钟,她家到学校的距 米.三.判断题(共2小题)7.长途客车12小时行了660千米,它的平均速度是55千米/时。 (判断对错)8.“小西每分钟走60米,她20分钟走多少米?”这道题求的是路程。 (判断对错)四.解答题(共2小题)9.小明6秒可以跑48米。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时间/秒 6 4 15路程/米 48 72 36010.晚饭后,小丽驱车外出兜风,中途突然一只狗冲到车前,她用力刹车才没有撞到狗。小丽受惊后决定立即开车回家。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是小丽行车的速度记录。(1)小丽行车的最高车速是 。(2)小丽在什么时间为躲避这只狗而踩刹车?(3)由上面的数据,思考回程路线是否比她从家出发到发生意外事件地点的路程短,并进行解释。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5路程、时间与速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同一段路,小明跑了12秒,小牛跑了15秒,他们两人比较,( )A.小明快 B.小牛快 C.一样快【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跑同样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的人,表示此人跑得越快;据此解决。【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得:12秒<15秒即,同一段路,小明跑的时间比小牛短,说明小明跑得快。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时间单位的名数大小比较,相同单位的名数大小比较,只比较数值即可,注意用时短的跑得快。2.星期天爸爸开车送小强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强步行回家。下面能反映小强活动情况的是( )A. B.C. D.【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爸爸开车送小强去看电影,用的时间要比小强步行回家用的时间短,结合选项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爸爸开车送小强去看电影,用的时间要比小强步行回家用的时间短,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间有变化,二距离没有变化,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周六下午,皓皓从家去乐高编程班上课,时长2小时的课程结束后,皓皓以同样速度原路返回。如图正确描述这一过程的图像是( )A. B.C. D.【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B【分析】依据题意可知,皓皓从家去乐高编程班这段时间内路程不断增加,在上课过程中路程不变,下课后以同样速度原路返回时,路程不断减少,由此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反映了皓皓从家去乐高编程班上课,时长2小时的课程结束后,皓皓以同样速度原路返回。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图的应用。二.填空题(共3小题)4.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400千米,速度可写作 80千米/时 。【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意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求出一辆汽车的速度,再根据速度的书写方式进行解答:用斜线隔开,再斜线的左边书写路程,右边书写时间单位。【解答】解:400÷5=80(千米/时)答:它的速度可写作80千米/时。故答案为:80千米/时。【点评】本题依据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以及速度的书写方式进行解答即可。5.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7米,12分钟可以骑行 1044 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1044。【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87×12,即可求出12分钟可以骑行多少米,据此解答。【解答】解:87×12=1044(米)所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7米,12分钟可以骑行1044米。故答案为:1044。【点评】本题考查了路程、速度及时间之间的关系。6.小华每分钟走58米,从家到学校要走11分钟,她家到学校的距 638 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我们运用速度乘以时间就是家到学校的距离,即用58乘以11,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58×11=638(米);答:她家到学校的距638米.故答案为:638.【点评】本题运用“速度×时间=路程”进行计算即可.三.判断题(共2小题)7.长途客车12小时行了660千米,它的平均速度是55千米/时。 √ (判断对错)【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长途客车的速度,再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即可。【解答】解:660÷12=55(千米/小时)答:它的平均速度是55千米/时。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路程、速度和时间关系的运用。8.“小西每分钟走60米,她20分钟走多少米?”这道题求的是路程。 √ (判断对错)【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每分钟走60米”是小西走路速度,“20分钟”是小西走路时间,求“走多少米”是求走路的路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解答】解:60×20=1200(米)答:她20分钟走1200米。这道题是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行程问题,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解答。四.解答题(共2小题)9.小明6秒可以跑48米。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时间/秒 6 4 15路程/米 48 72 360【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32,9,120,45。【分析】利用“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计算解答。【解答】解:48÷6=8(米/秒)4×8=32(米)72÷8=9(秒)15×8=120(米)360÷8=45(秒)时间/秒 6 4 9 15 45路程/米 48 32 72 120 360故答案为:32,9,120,45。【点评】本题考查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应用。10.晚饭后,小丽驱车外出兜风,中途突然一只狗冲到车前,她用力刹车才没有撞到狗。小丽受惊后决定立即开车回家。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是小丽行车的速度记录。(1)小丽行车的最高车速是 60千米/时 。(2)小丽在什么时间为躲避这只狗而踩刹车?(3)由上面的数据,思考回程路线是否比她从家出发到发生意外事件地点的路程短,并进行解释。【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综合题;应用意识.【答案】(1)60千米/时;(2)9:06;(3)短,因为小丽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意外事件时用了6分钟,回程时到发生意外事件时虽然也用了6分钟,但是回程时的最高速度只有36千米/时,而出发时最高速度60千米/时。用的时间虽然相同,但回程时的速度却很慢,所以回程时的路线短(答案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小丽行车的最高速度为60千米/时;(2)因为小丽受惊后决定立即开车回家,根据图示可知,小丽在9:06时为躲避这只狗而踩刹车;(3)根据图示可知,小丽晚饭后开车兜风到发生意外一共用时6分,从发生意外到回家一共用时6分,虽然用时相同,但出去兜风时最高速度为60千米/时,发生意外回家时最高速度为36千米/时,故小丽回程的路线比她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此意外事件的路线距离短。【解答】解:(1)小丽行车的最高车速是60千米/时;(2)因为小丽受惊后决定立即开车回家,根据图示可知,小丽在9:06时为躲避这只狗而踩刹车;(3)由图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小丽回程的路线比她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此意外事件的路线距离短。因为小丽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意外事件时用了6分钟,回程时到发生意外事件时虽然也用了6分钟,但是回程时的最高速度只有36千米/时,而出发时最高速度60千米/时。用的时间虽然相同,但回程时的速度却很慢,所以回程时的路线短(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60千米/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读懂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点卡片1.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知识点归纳】1.、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因为速度=路程÷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名称是路程单位/时间单位,即千米/时,米/分,米/秒,千米/分……2、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在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中,知道其中的任何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方法总结】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12千米/分340米/秒30万千米/秒【常考题型】汽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45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答案:450÷(270÷3)=5(小时)2、小红家距离车站800米,她10分钟走到车站,每分钟她走多少米?答案:800÷10=80(米/分)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5路程、时间与速度一.选择题(共4小题)1.学校举行运动会,小红8秒跑了40米,小丽5秒跑了15米,小华每秒跑2米,谁跑得最快( )A.小华 B.小丽 C.小红2.“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之旅,它的速度达到1320米/分,藏羚羊每秒能行多少米?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数量关系是( )A.路程÷时间=速度 B.路程÷速度=时间C.速度×时间=路程3.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速度约为每秒7.9千米。根据这一数据,下面推算正确的是( )A.10秒飞行约790千米 B.100秒飞行约790千米C.5秒飞行约400千米 D.1分钟飞行约50千米4.下面情境中,用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解决的问题是( )A.李叔叔开车从竹溪至十堰行驶144千米,用了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B.王阿姨买5千克火龙果花了20元,每千克火龙果多少元?C.张明到学校先坐公交车行驶了2千米,下车后以60米/分的速度步行2分钟到学校,张明步行了多少米?D.校园里有15棵桂花树,8棵香樟树,校园里一共有几棵树?二.填空题(共3小题)5.双双从家到学校432米走了7分钟,塔塔从学校到家544米走了8分钟, 的速度快。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小明对着远处的大山吼了一声,大约6秒后听到自己的回声,那么小明和大山之间的距离是 米。7.“新一代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是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小时,”画线部分表示的含义是 。三.应用题(共3小题)8.一辆货运列车的速度是145千米/时,全天24小时运行,能走多少千米?9.小红从家到学校要16分钟,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少年宫再到学校要走多少分钟?10.医疗物资车从龙湾区出发去泰顺县。去时由于路阻,以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返回时一路畅通用了2小时。(1)从龙湾区到泰顺县有多远?(2)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5路程、时间与速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学校举行运动会,小红8秒跑了40米,小丽5秒跑了15米,小华每秒跑2米,谁跑得最快( )A.小华 B.小丽 C.小红【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比较三人的速度即可解答。【解答】解:40÷8=5(米)15÷5=3(米)5>3>2答:小红跑得最快。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2.“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之旅,它的速度达到1320米/分,藏羚羊每秒能行多少米?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数量关系是( )A.路程÷时间=速度 B.路程÷速度=时间C.速度×时间=路程【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求每秒能行多少米,就利用“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解答。【解答】解:1分=60秒1320÷60=22(米)因此藏羚羊每秒能行22米,用到路程÷时间=速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路程÷时间=速度”的应用。3.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速度约为每秒7.9千米。根据这一数据,下面推算正确的是( )A.10秒飞行约790千米 B.100秒飞行约790千米C.5秒飞行约400千米 D.1分钟飞行约50千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B【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判断每个选项,找出正确的即可。【解答】解:A.10秒飞行约79千米,原题说法错误;B.100秒飞行约790千米,原题说法正确;C.5秒飞行大约39.5千米,原题说法错误;D.1分钟飞行大约474千米,原题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下面情境中,用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解决的问题是( )A.李叔叔开车从竹溪至十堰行驶144千米,用了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B.王阿姨买5千克火龙果花了20元,每千克火龙果多少元?C.张明到学校先坐公交车行驶了2千米,下车后以60米/分的速度步行2分钟到学校,张明步行了多少米?D.校园里有15棵桂花树,8棵香樟树,校园里一共有几棵树?【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以及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A.144千米是路程,2小时是时间,求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解决,符合题意;B.5千克是数量,20元是总价,求每千克火龙果多少元,用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解决,不符合题意;C.60米/分是步行的速度,2分钟是步行的时间,求张明步行了多少米,用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解决,不符合题意;D.15棵是桂花树的数量,8棵是香樟树的数量,校园里一共有几棵树,用关系式“加数+加数=和”解决,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以及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二.填空题(共3小题)5.双双从家到学校432米走了7分钟,塔塔从学校到家544米走了8分钟, 塔塔 的速度快。【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塔塔。【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双双和塔塔的速度,然后比较两个速度的大小即可解答。【解答】解:双双:432÷7=61(米/分)......5(米)塔塔:544÷8=68(米/分)61<68答:塔塔的速度快。故答案为:塔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小明对着远处的大山吼了一声,大约6秒后听到自己的回声,那么小明和大山之间的距离是 1020 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推理能力.【答案】1020。【分析】根据题意,可用340乘6计算出声音走过的路程,然后再除以2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340×6÷2=2040÷2=1020(米)答:小明和大山之间的距离是1020米。故答案为:102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8秒是声音来回用的时间,用340乘8也是来回的路程,所以再除以2即可。7.“新一代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是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小时,”画线部分表示的含义是 高速列车每小时行400千米 。【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行程问题;应用意识.【答案】高速列车每小时行400千米。【分析】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解答】解:400千米/小时表示的含义是 高速列车每小时行400千米。故答案为:高速列车每小时行400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表示的意义。三.应用题(共3小题)8.一辆货运列车的速度是145千米/时,全天24小时运行,能走多少千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意识.【答案】3480千米。【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计算出全天24小时运行,能走多少千米。【解答】解:145×24=3480(千米)答:全天24小时运行,能走3480千米。【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9.小红从家到学校要16分钟,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少年宫再到学校要走多少分钟?【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38分钟。【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小红的速度,再用715加上425,求出从家经过少年宫到学校要走的路程,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解答】解:(715+425)÷(480÷16)=1140÷30=38(分钟)答:从家经过少年宫到学校要走38分钟。【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掌握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是解答关键。10.医疗物资车从龙湾区出发去泰顺县。去时由于路阻,以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返回时一路畅通用了2小时。(1)从龙湾区到泰顺县有多远?(2)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考点】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答案】(1)150千米远;(2)75千米/时。【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去时的速度乘用的时间,求出从龙湾区到泰顺县有多远即可;(2)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返回用的时间,求出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解答】解:(1)50×3=150(千米)答:从龙湾区到泰顺县有150千米远。(2)150÷2=75(千米/时)答: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关键是利用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做题。考点卡片1.路程、时间与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知识点归纳】1.、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因为速度=路程÷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名称是路程单位/时间单位,即千米/时,米/分,米/秒,千米/分……2、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在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中,知道其中的任何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方法总结】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12千米/分340米/秒30万千米/秒【常考题型】汽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45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答案:450÷(270÷3)=5(小时)2、小红家距离车站800米,她10分钟走到车站,每分钟她走多少米?答案:800÷10=80(米/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5路程、时间与速度(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含解析).doc 6.5路程、时间与速度(拔尖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含解析).doc 6.5路程、时间与速度(进阶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含解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