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的测量》--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重难点过关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积的测量》--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重难点过关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体积的测量》——七年级科学上册重难点过关专题
一、夯实基础
1.国庆节前,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mL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mL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1mL
C.量程是1000mL,分度值是5mL D.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5mL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工具的选择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量筒的最大测量值要大于白酒的体积,故A不合题意;
量筒的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故B符合题意,而C、D不合题意。
故选B。
2.量筒内现有10毫升水,小明把水倒出一部分后读得量筒内剩余6毫升水,但实际上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4毫升,由此可知小明在读得量筒内剩余6毫升水时,眼睛可能是(  )
A.俯视凹形液面最低处 B.仰视凹形液面最低处
C.平视凹形液面最低处 D.平视液面边缘处
【答案】B
【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据此作出判断。
【解答】用量筒准确量取10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6mL水,可实际上倒出的水却小于4mL,说明量筒内剩余的水的实际体积大于6mL,读数的时候应该是仰视。
故选:B。
3.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B.1.8米=1.8×1000=1800毫米
C.0.5厘米=0.5厘米×10毫米=5毫米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答案】D
【解析】【分析】注意各个长度单位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解答】A.“12分米3×1000”得到的单位不是厘米3,故A错误;
B.“1.8×1000”没有单位,故B错误;
C.换算过程错误,应该是0.5厘米=0.5×10毫米=5毫米,故C错误;
D.换算过程和进率正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小滨发烧就医后,医生建议使用如图退烧药水,每次10毫升,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滨俯视读数,那么他实际所量取药水可能是(  )
A.9毫升 B.10毫升 C.15毫升 D.18毫升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滨俯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药水的体积偏小,即小于10毫升。
故选:A。
5.小明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   ,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答案】200mL;10mL;70cm3;偏大
6.一枚5角硬币的体积多大?某同学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水、细线、5角硬币若干、量筒(能放入5角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毫升、最小刻度为5毫升;量筒B量程为100毫升、最小刻度为1毫升)。
【实验过程】:
①选择合适量筒,并将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把20枚硬币放入量筒浸没在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2;
④ 计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反思与评价】:
步骤①中,应选择   测量(选填“量筒A”或“量筒B”);
实验过程中选择20枚硬币进行测量的优点是   ;
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有   ;
A.硬币没有相互紧贴
B.投入硬币时,有水滴飞溅出来
C.放入硬币后,仰视读数
D.先测出硬币和水的总体积,将硬币捞出后,再测出留在量筒中水的体积
【答案】量筒B;减小误差;C
【解析】【分析】(1)估计硬币的体积,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选择合适的量筒。
(2)累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根据硬币的体积公式进行判断。
【解答】(1)量筒B量程为100毫升,最小刻度为1毫升,精确程度更高,所以,选量筒B。
(2)选择20枚硬币进行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A.硬币没有相互紧贴,导致测量硬币的体积结果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投入硬币时,有水滴飞溅出来,根据体积可知导致测量硬币的体积结果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入硬币后,仰视读数,硬币和水的总体积读数偏小,导致测量硬币的体积结果偏小,故C符合题意;
D.先测出硬币和水的总体积,将硬币捞出后,再测出留在量筒中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变小,硬币的体积结果偏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1)量筒B;(2)减小误差;(3)C。
7.体积的测量方法
(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米尺测量出物体的   ,再利用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其体积。
(2)液体:一般用量筒测量,先看清量筒的   和   ,再把量筒放在   ;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
(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采用   间接测量。先在量筒中倒入   的水,读出体积;再用细线拴住待测物体,将其   在水中,读出总体积;最后用   减去   ,得到的便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答案】(1)长、宽、高
(2)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
(3)排水法;适量;浸没;总体积;水的体积
【解析】【分析】(1)根据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解答;
(2)根据量筒测体积的过程解答;
(3)根据“排水法”测物体体积的实验过程解答。
【解答】(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米尺测量出物体的长、宽、高,再利用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其体积。
(2)液体:一般用量筒测量,先看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再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采用排水法间接测量。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再用细线拴住待测物体,将其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最后用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到的便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能力发展
8.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切;若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排水法测体积=V2-V1。
【解答】第一组中先仰视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后面平视读数体积正确,故V2-V1偏大;第二组中先俯视读数导致测量体积偏大,再平视读数体积正确,故V2-V1偏小;第三组中第一次平视,体积正确,第二次仰视读数偏小,测得的体积V2-V1偏小;第四组中先平视,后俯视导致体积偏大,故V2-V1偏大。
故答案为:D。
9.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则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水的体积大于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读出示数偏大,而实际水的体积小于20mL。根据V=V2-V1可知,则加入水的体积小于5mL。
故选A。
10.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2mL和1mL,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 mL 和13.9mL。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mL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答案】D
【解析】【分析】A.量筒的分度值=一个大格表示的体积÷中间的小格数;
B.根据公式分析判断;
CD.分度值越小,则测量越准确。
【解答】 A.甲量筒10mL和20mL之间分成5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2mL,所以甲的分度值是2mL,乙量筒10mL和20mL之间分成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1mL,所以乙的分度值是1mL,故A错误;
B.煤油的质量相等,密度相等,体积相等,故B错误。
CD.甲的分度值是2mL,乙的分度值是1mL,乙的分度值小,精确度越高,误差越小,甲的分度值大,误差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有两个直径不同的量筒,直径大的量筒的最大刻度是250 mL,直径小的量筒的最大刻度是 150 mL,它们的最小刻度均是5mL,现测量约 30 mL 的水,哪个量筒测量得比较准确(  )
A.直径大的量筒比较准确 B.直径小的量筒比较准确
C.两个量筒没有区别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分析】 将需要测量的体积先对照选项中的量程,排除量程小于要测量的体积的,再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即可。最小刻度都是5毫升的量筒,比较准确的要看分度值的长度,且越细越便于读数。
【解答】 因为要测量的体积约30mL,小于两个量筒的量程,都可以一次性测量;
对于上面的两个量筒,虽然最小刻度都是5mL,但量筒越细,表示5mL的刻度线之间长度越大,所以估读时越准确。
因此细的量筒的读数更为准确,故A、C、D不合题意,而B符合题意。
故选B。
12.如图是小科测量一个塑料块体积的实验步骤,其中不需要的步骤为   ,金属环的作用是   ,测得塑料块的体积为   cm3。
【答案】甲、乙;使塑料块可以浸没入水中;6
【解析】【分析】塑料块会漂浮在水面,需要与金属环拴在一起没入水中,用水、塑料块、金属环的总体积,减去水和金属环的体积,即可得到塑料块的体积。
【解答】实验中,测出水、塑料块、金属环的总体积,减去水和金属环的体积,即可得到塑料块的体积,因此,图中甲、乙步骤不需要;
金属环的作用是使塑料块可以浸没入水中;测得塑料块的体积为60mL﹣54mL=6mL=6cm3。
13.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
(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 15 厘米 3)、两个 100 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3)利用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 毫升 B.50 毫升 C.80 毫升 D.95 毫升
【答案】(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
(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3)A;B;C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利用差量法测物体的体积时,需要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因此容器内的最少水量一定要能够保证物体被完全浸没即可;故答案为: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
(2)测其最少水量,可以采用差量法来完成,将小石块放在量筒中,加入至刚 好淹没小石块即可,取出小石块读取示数即可;或者用一个量筒放入小石块,另一个量筒取水读数后,向另一个量筒加水至刚淹没小石块,两次示数之差即为最小体积;故答案为: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3)小石块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所以加起来的总体积不可以超过总量程;
A、5+15=20<100;故A符合;
B、50+15=65<100;故B符合;
C、80+15=95<100;故C符合;
D、95+15=110>100;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BC;
故答案为:(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3)ABC。
14.学习了体积的测量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合金块的体积(如图),其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得V合金=V2﹣V1,即合金块的体积为   厘水3。
(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提出一些关于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适量,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要确保淹没后的液面不能   。
②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答案】(1)15
(2)超过量程;凹液面中央最低处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读出两个量筒的示数,然后根据计算合金块的体积;
(2)①如果水面超过量程,那么由于没有刻度,就无法读数;
②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合金块的体积: V合金=V2﹣V1 =45mL-30mL=15mL=15cm3;
(2)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适量,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要确保淹没后的液面不能超过量程。
②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三、挑战突破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 mL B.肯定大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不当导致的误差分析。
【解答】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 说明初次读取的数据是准确的; 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俯视读数会导致读取的数据偏大,即剩下的液体体积小于5mL;所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会超过15mL;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6.在科学测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操作,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A.用拉得很紧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
B.用砝码有磨损的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C.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D.测量沸水温度时,取出温度计读数
【答案】B
【解析】【分析】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解答】A. 用拉得很紧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会使测量结果偏小,A错误
B. 砝码有磨损,使得砝码的质量比正常砝码质量小,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B正确
C.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如图,
仰视偏小,C错误
D. 测量沸水温度时,取出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使得测量结果偏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17.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约为(  )
A. πD2(h1+h2) B.4πD2(h1-h2)
C.4πD2(h1+h2) D. πD2(h1-h2)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分别计算出两个水的体积和空白部分的体积,最后将二者相加即可。
【解答】根据左图可知,瓶内水的体积为:;
根据右图可知,瓶内空白部分的体积为:;
那么该瓶的容积为:。
故选A。
18.小明利用可下沉的金属块来测量漂浮的塑料盒的体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甲),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50毫升。
②将金属系上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1毫升。
③将塑料盒栓在同一根细绳上,缓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金属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7毫升。
(1)金属的体积是   。
(2)若只需测量塑料盒的体积,不需要进行测量的步骤是   。(填①、②或③)
(3)如何测量气体的体积呢?小明思考后提出可用量筒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通过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能实现这一目的装置是   。
【答案】(1)11mL(cm3)
(2)①
(3)c
【解析】【分析】(1)金属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的体积等于金属浸没后的体积与原来水的体积之差;
塑料盒的体积等于金属和塑料盒完全浸没后的体积与金属浸没后的体积之差;
(2)若只需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就不需要单独测量水的体积;
(3)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进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来代替气体的体积。
【解答】(1)由题可知测量得到金属的体积为:V金=61毫升﹣50毫升=11毫升;
(2)若只需要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就不需要单独测量水的体积,即步骤①;
(3)ab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不会进入量筒中,无法测量,c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进入量筒中的刚好等于气体的体积。
19.以下是两种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的做法。
做法一: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用细线系住石块,轻轻浸没水中,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做法二: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注入水,使水将石块全部浸没后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1)做法一中“适量的水”有什么要求?   。
(2)如果两种做法时,读数都准确,则测出的石块的体积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
(3)以下操作可导致做法一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
A.使用较粗的线拴住石块 B.放入石块后,平视读数
C.石块浸没水中深度过大 D.投入石块时,有水滴飞溅出来
【答案】(1)使水能没过石块,同时放入石块后又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2)V2﹣V1
(3)D
【解析】【分析】(1)“适量的水”就是要使水能没过石块,同时放入石块后又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2)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判断;
(3)逐一分析选项中的操作,判断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
【解答】(1)“适量的水”就是要使水能没过石块,同时放入石块后又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2)做法二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做法一测量比较准确,即测出的石块的体积更接近真实值的是V2﹣V1;
(3)A、使用较粗的线拴住石块,会使排水体积变大,测出石块的体积偏大,故A不合题意;
B、放入石块后,平视读数,测量结果准确,故B不合题意;
C、石块浸没水中深度过大,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C不合题意;
D、投入石块时,有水滴飞溅出来,使水面上升程度变小,测出石块的体积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测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的体积,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简要说出小明测量的主要步骤;并计算一昼夜要浪费的水的体积是多少升?
(一些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答案】解:秒表、量筒;
把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到量筒后开启秒表,
一段时间后,读出量筒中的体积为V,
一昼夜浪费的水就是:V总=V×60×24=1440V。
【解析】【分析】让水滴在量筒时,读出一分钟时间滴落水的体积,一昼夜等于24×60分钟=1440分钟,即可计算一昼夜浪费水的总体积。
【解答】需要的测量工具有量筒和秒表;
用量筒接住水滴,并开始计时,一分钟后,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V,那么一昼夜浪费的水的体积就是1440V。
21.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矿石体积的测量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1)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体积,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矿石体积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该实验用到的器材有:烧杯1只、量筒1个、足量的水、记号笔、细线、矿石,你觉得还需要   
(3)利用以上器材改进上述实验过程,让实验结果更准确,请写出实验步骤。
【答案】(1)偏大
(2)胶头滴管
(3)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用记号笔做好记号,标记为A。
②将矿石用细线系住浸没在水中,并将此时的水面用记号笔做好记号,标记为B。
③取出矿石,用量筒先将水加到接近标记B处,并用胶头滴管将水加至B处。
④将两标记之间的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记为V
【解析】【分析】(1)注意将矿石从烧杯中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水;
(2)根据液体体积测量的实验器材解答;
(3)在烧杯内加入适量水后要画线记录水的初始位置,将矿石取出后水面肯定下降,此时应该加水恢复到原来水面位置,然后在利用液体体积差测量矿石的体积。
【解答】(1) 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体积,将矿石从烧杯中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水时,则测出的是矿石和带出水的总体积,则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矿石体积会偏大。
(2)在进行体积测量时,要准确调节烧杯内液面的位置,因此还需要胶头滴管。
22.小楷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
①重新打开一罐椰汁,还是没有装满
②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0的椰汁,   。
③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
④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
⑤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
⑥得出结论
实验反思: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
【答案】将罐内椰汁装满,读出量筒内剩余椰汁体积为V1;V2-V3-(V0-V1);实验次数太少,存在偶然性
【解析】【分析】 ②想办法测量罐内加满椰汁时添加椰汁的体积;
⑤空罐加满椰汁的体积减去添加椰汁的体积等于罐内椰汁的体积;
⑥实验次数太少会导致得出的结论存下偶然性。
【解答】 ②将椰汁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
⑤综上所述,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V0-V1;
而空罐加满所装椰汁的体积为: V2-V3 ;
空罐加满椰汁的体积减去添加椰汁的体积等于罐内椰汁的体积,
即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V2-V3-(V0-V1) =V1+V2-V0-V3。
⑥ 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实验次数太少,存在偶然性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体积的测量》——七年级科学上册重难点过关专题
一、夯实基础
1.国庆节前,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mL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mL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1mL
C.量程是1000mL,分度值是5mL D.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5mL
2.量筒内现有10毫升水,小明把水倒出一部分后读得量筒内剩余6毫升水,但实际上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4毫升,由此可知小明在读得量筒内剩余6毫升水时,眼睛可能是(  )
A.俯视凹形液面最低处 B.仰视凹形液面最低处
C.平视凹形液面最低处 D.平视液面边缘处
3.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B.1.8米=1.8×1000=1800毫米
C.0.5厘米=0.5厘米×10毫米=5毫米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4.小滨发烧就医后,医生建议使用如图退烧药水,每次10毫升,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滨俯视读数,那么他实际所量取药水可能是(  )
A.9毫升 B.10毫升 C.15毫升 D.18毫升
5.小明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   ,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6.一枚5角硬币的体积多大?某同学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水、细线、5角硬币若干、量筒(能放入5角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毫升、最小刻度为5毫升;量筒B量程为100毫升、最小刻度为1毫升)。
【实验过程】:
①选择合适量筒,并将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把20枚硬币放入量筒浸没在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2;
④ 计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反思与评价】:
步骤①中,应选择   测量(选填“量筒A”或“量筒B”);
实验过程中选择20枚硬币进行测量的优点是   ;
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有   ;
A.硬币没有相互紧贴
B.投入硬币时,有水滴飞溅出来
C.放入硬币后,仰视读数
D.先测出硬币和水的总体积,将硬币捞出后,再测出留在量筒中水的体积
7.体积的测量方法
(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米尺测量出物体的   ,再利用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其体积。
(2)液体:一般用量筒测量,先看清量筒的   和   ,再把量筒放在   ;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
(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采用   间接测量。先在量筒中倒入   的水,读出体积;再用细线拴住待测物体,将其   在水中,读出总体积;最后用   减去   ,得到的便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能力发展
8.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
10.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2mL和1mL,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 mL 和13.9mL。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mL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11. 有两个直径不同的量筒,直径大的量筒的最大刻度是250 mL,直径小的量筒的最大刻度是 150 mL,它们的最小刻度均是5mL,现测量约 30 mL 的水,哪个量筒测量得比较准确(  )
A.直径大的量筒比较准确 B.直径小的量筒比较准确
C.两个量筒没有区别 D.无法判断
12.如图是小科测量一个塑料块体积的实验步骤,其中不需要的步骤为   ,金属环的作用是   ,测得塑料块的体积为   cm3。
13.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
(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 15 厘米 3)、两个 100 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3)利用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 毫升 B.50 毫升 C.80 毫升 D.95 毫升
14.学习了体积的测量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合金块的体积(如图),其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得V合金=V2﹣V1,即合金块的体积为   厘水3。
(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提出一些关于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适量,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要确保淹没后的液面不能   。
②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三、挑战突破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 mL B.肯定大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16.在科学测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操作,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A.用拉得很紧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
B.用砝码有磨损的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C.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D.测量沸水温度时,取出温度计读数
17.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约为(  )
A. πD2(h1+h2) B.4πD2(h1-h2)
C.4πD2(h1+h2) D. πD2(h1-h2)
18.小明利用可下沉的金属块来测量漂浮的塑料盒的体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甲),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50毫升。
②将金属系上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1毫升。
③将塑料盒栓在同一根细绳上,缓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金属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7毫升。
(1)金属的体积是   。
(2)若只需测量塑料盒的体积,不需要进行测量的步骤是   。(填①、②或③)
(3)如何测量气体的体积呢?小明思考后提出可用量筒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通过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能实现这一目的装置是   。
19.以下是两种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的做法。
做法一: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用细线系住石块,轻轻浸没水中,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做法二: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注入水,使水将石块全部浸没后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1)做法一中“适量的水”有什么要求?   。
(2)如果两种做法时,读数都准确,则测出的石块的体积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
(3)以下操作可导致做法一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
A.使用较粗的线拴住石块 B.放入石块后,平视读数
C.石块浸没水中深度过大 D.投入石块时,有水滴飞溅出来
20.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测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的体积,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简要说出小明测量的主要步骤;并计算一昼夜要浪费的水的体积是多少升?
(一些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21.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矿石体积的测量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1)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体积,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矿石体积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该实验用到的器材有:烧杯1只、量筒1个、足量的水、记号笔、细线、矿石,你觉得还需要   
(3)利用以上器材改进上述实验过程,让实验结果更准确,请写出实验步骤。
22.小楷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
①重新打开一罐椰汁,还是没有装满
②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0的椰汁,   。
③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
④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
⑤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
⑥得出结论
实验反思: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