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政治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肛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必修-…第一二课,难度系数:0.70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骏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①石器工具己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更高级的时代了”。这主要说明()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节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是(①浓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自主地进行劳动②虽有少量土地归农民自己,农民仍不得不依附于地主③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④君主专制国家暴力统治,激起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⑧④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折学手稿》中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工人在劳动中耗塑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由此可以推断()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总是对立的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将随生产社会化得以调和③资本家对广大座佣工人的剥削具有极大隐蔽性④工人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1-16. CBCAC AAAA B DDACA A17.①封建社会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分)②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可以保留一部分生产成果归自己支配,阶级剥削有所减轻。(6分)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代替了残酷的奴隶剥削制度。(5分)18.(1)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5分)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分)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6分)19.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5分)②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5分)③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5分)④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政治.pdf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