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机械运动》教学设计课题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能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能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长度和时间,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情感 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参照物的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运动快慢的描述,平均速度的计算。教学方法 讨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活动探究、归纳、对比、自主学习、板演、练习、讲授、提问、论证。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磁性笑脸贴、导学案、刻度尺、秒表教学过程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课题 课前激励:以小组PK的形式完成本节的学习,你的积极的表现将为你们小组赢得一枚“笑脸”。“笑脸”最多的小组将获得最终的胜利!问题导入:播放《神十发射升空瞬间》视频。提出问题:火箭在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火箭运动得这么快,为什么跑不出屏幕呢?能不能根据视频估测一下火箭运动的平均速度呢? (先抛出问题不作回答,课中各环节紧紧围绕问题逐层深入剖析,以串引各知识点的复习) 做好心理准备:要举手抢答,多为小组赢得笑脸!观察、思考。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捆绑式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动力。用航天科技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中包含了运动的描述、长度和时间测量及速度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与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为复习课作好铺垫。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然过渡到课题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提问:关于运动状态的描述,你记得哪些呢?引导思考【知识回顾】,重点领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间有位置变化就是发生了相对运动,没有位置变化就是相对静止。2、提问:你能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述一下视频中火箭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吗?指导完成导学案中【答疑解惑】:神十发射升空时,运载火箭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以屏幕为参照物,电视画面中的火箭是静止的。引导归纳参照物的选择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3、播放美国电影《生死时速》片段,介绍场景: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英里/小时,炸弹就会自动爆炸。提问:怎样才能解救乘客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给予表现积极的小组以“笑脸”评价。 回忆相关章节内容,归纳出这节中最重要的知识要点。 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答问,聆听。与老师一道归纳方法规律。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释疑;小组展示、反馈合学成果。 这部分内容学生一般能自行解决,回顾相关知识是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知识方法。【答疑解惑】的问题呼应导入时播放的视频情景。导入环节中的视频材料,成为贯穿整节课的线索,像剥竹笋一样,层层深入,挖掘出相关问题。【学以致用】的问题要复杂一点,充分应用自主、合作、展示、反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生成性的思维火花应当及时肯定。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出示课题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引导回顾长度测量的相关知识。2、调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体验】。活动一:用刻度尺测量导学案上视频截图中火箭的长度。重点提示尺要沿着被测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活动二:用秒表测量视频中火箭从点火到播放停止的时间。重点引导秒表的读数、使用秒表测量时的操作技巧。教师深入到学生中指导。给予表现积极的小组以“笑脸”评价。 回忆教材相关章节,思考,回答问题。利用刻度尺和秒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任务。每项活动完成后,小组交流展示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描述物体的运动离不开两种基本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秒表的读数是难点。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先巩固知识,再进行相关训练,后点拨升华是每个环节的基本程序。活动的设计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加了体验,提升了能力。运动的快慢 出示课题三:运动的快慢1、引导回顾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换算等相关知识。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是;单位换算:1m/s=3.6km/h。2、指导完成【典例剖析】【关注生活】【拓展迁移】的三道练习。重在思维训练和方法引导。教师巡回指导,答问时适时点拨。肯定学生的思维火花。3、指导完成描述火箭运动的图像。先引导思考【图像解读】,然后归纳做图像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小试牛刀】:在导学案上截取的画面中作出火箭运动的s-t图像。4、解决问题:估测火箭0~10s运动的平均速度。提供材料:①火箭的全长数据;②0s和10s两幅视频截图。提出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讨论完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思路:估算速度的公式仍然是,时间t=10s已知,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估测出火箭在第一个10s内上升的距离。引导学生交流了解决方案后,老师总结一套“新方法”:以“火箭长”为单位的“刻度尺”去测量火箭上升距离。解决方案:对比图甲、乙可以看出,在这10s内火箭向上飞行了大约1.5个火箭长,即飞行距离为58m×1.5≈90m;③利用就可估算出火箭0~10s的平均速度约为。给予表现积极的小组以“笑脸”评价。 回顾课本相关内容,思考,答问。学生在学案上完成题目,小组交流、回答问题。展示、反馈合作学习的成果。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作图成果。学生交流讨论。讨论完后交流、展示、反馈合作学习成果。 本环节是这节习题复习课训练的重点和高潮。精选的几则材料较有代表性。既有生活应用、拓展迁移,又有数学方法与物理学科的巧妙融合,与课前导入环节的视频材料环环相扣。直接截取视频画面,与背景材料联系紧,学生兴趣浓,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其中。让学生实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从问题的疑问出发回到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用已知长度的物体来估测未知长度的方法在生活中非常实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运用知识,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提示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小结 【课堂收获】请对照下列知识树,归纳总结一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将你的学习心得(知识、方法、情感……)填写到“树冠”对应的位置。(课后将你完成的作品交给物理老师,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意)5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