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PP老师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学习目标为什么天安门广场早上的升旗时间不一样呢?课外延伸: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专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导入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变化的现象呢?春夏秋冬导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轨道形状:角度:指向: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倾斜角度为23.5°轨道呈椭圆形基本特征阅读书本归纳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23.5°地轴是倾斜的是因为地球本身是倾斜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旋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现象:地球的公转旋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现象:地轴自西向东1天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太阳自西向东1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南北半球分别有两条纬线是虚线,它们被称为回归线或极圈。为什么有的纬线叫回归线,有的叫极圈呢 原来,每年夏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N,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向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阳垂直照射在23.5°S,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北移。这样23.5°N和23.5°S就成了太阳垂直照射位置“回归”的界线,所以把它们称为回归线。 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66.5°N、66.5°S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A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太阳斜射的范围广,但热量较小;太阳直射的范围小,但热量集中,辐射更强。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①同一地点一天中:日出、正午、日落时刻(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变化②同一地点一年中:不同季节(春夏秋冬)(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变化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3.5°N23.5°S赤道南极北极NS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北极圈66.5°N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思考一下太阳直射与斜射对地表有什么影响呢?以北半球为例,根据观察结果填表比较二分二至对应日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前后6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①②③④2、四季更替春分日66.5°N0°23.5°S23.5°N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3 月 21日前后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66.5°N0°23.5°S23.5°N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有极昼6 月 22日前后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夏至日66.5°N0°23.5°S23.5°N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9 月 23日前后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66.5°N0°23.5°S23.5°N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有极夜12 月 22日前后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冬至日●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次年春分3月21日前后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平面图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接受的热量相同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接受的热量相同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冬季(12、1、2月)秋季(9、10、11月)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2016年7月,南半球阿根廷的华侨杰西身穿厚厚的御寒服装到郑州参加寻根之旅。一下飞机感到特别热,脱得只剩下了衬衣。杰西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7月,阿根廷很冷,中国郑州却这样热,你能告诉他吗?中国郑州阿根廷赤道思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根据二分二至日,我们就可以划分出南北半球的四季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3,4,5月3,4,5月6,7,8月6,7,8月9,10,11月9,10,11月12,1,2月12,1,2月北半球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3、昼夜长短变化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太阳光线43°08′0°66°34′46°52′23°26′0°90°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极夜: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极 昼极 夜冬至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地球的公转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极夜: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光线北极圈66.5°N夜半球昼半球极 夜极 昼南极圈66.5°S地球的公转公转位置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夜长短 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①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较多②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最多③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较多④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最少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北半球)4、五带的划分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五个带。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带的特征太阳高度最高,有太阳直射,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形成 带。太阳高度最低,太阳斜射很厉害,甚至有极夜,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少,形成 带。太阳高度比热带低,比寒 带高,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比寒带多,比热带少,形成 带。热温寒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气候特征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温带热带观察: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试着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对比,完成表格:运动 中 心 方 向 周期 地理意义自 转公 转地 轴太 阳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一天一年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填一填课堂小结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AA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春分日时地球位置的是( )A. B. C. D.2.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课堂练习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运动周期 B.运动方向 C.旋转中心 D.产生现象4.在儿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5.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于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5.北半球夏至日时,南极圈会出现的现象是( )A.极昼 B.磁暴 C.极光 D.极夜BB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