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考试
政 治 试 卷 2024-10-1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大部分,试卷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选取《郑和航海图》中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与城市盛产的优质咖啡豆,精制出不同风味的咖啡,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表明( )
A. 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
B. 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 文化创新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
D. 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 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10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系列活动,现场来宾以茶为媒,以茶叙事,在茶香中感受东方韵味,共话文明交流互鉴。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有利于 ( )
①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世界文化多样性
②促进各国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同一,繁荣世界文化
③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民心相通
④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在第45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提交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和制作,这一源于东方的植物借助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用独特的方式征服了世界的味蕾,也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见 ( )
A. 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地吸纳人类文化成果
B. 以茶为媒有利于增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同
C. 中国茶文化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整个世界
D. 中国茶文化以独特魅力定义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
4.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国将以《金陵图》为蓝本,在法国巴黎举办“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展览将前沿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开放式的互动探索体验与“因地制宜”的内容更迭,在中西方文化互鉴的过程中,激发国外观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探索欲。金陵图数字艺术展( )
A. 以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
C. 在文化民族性的彰显中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
D. 以数字化为媒介推动文化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5. 电影《第二十条》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并进行了艺术的再加工和处理,赋予了电影巨大的感染力。“法不能向不法低头”“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这些经典台词激发了观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告诉我们( )
①只要是来源于现实并经过加工的艺术就会有感染力
②文化教化育人,能帮助人们提高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③严肃的法律问题可以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千年制瓷路,留下的不仅是天青色的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古与今。“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陶瓷的美,是跨越时光的美……”近年来,因为对制瓷的喜爱而来到景德镇的年轻人又给这里的陶瓷艺术和产业带来新发展,年轻人制作的瓷器突破传统,在保留千年瓷韵的同时也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由此可见( )
A. 千年陶瓷的制作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B. 陶瓷文化教化育人,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C. 中华文明古与今的碰撞,激起了文化创新的火花
D. 年轻人在传承千年瓷韵中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7. 2024年2月,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梦舟”寓意着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揽月”出自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以及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的诗句,寓意着中国航天人将用双手揽住月亮,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新飞行器的命名( )
A. 文化寓意鲜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优越性
B. 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航天人坚定的文化自信
C. 内容丰富,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D. 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8. 2024年5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五大类550件网民认可、社会认同、影响广泛的网络正能量精品最终入选,以澎湃的正能量激励亿万网民共同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华章。此活动旨在( )
A. 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提高网民的网络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C.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D.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和实践
9. 经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与香港社会广泛深入的公众咨询。3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审议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这是香港全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法定义务的切实成果。由此推断( )
A. 该条例奠定了中央与香港关系的法理基础
B.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C.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 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了香港特区行使全面管治权
10. 经过数周的政治僵局,某国议会选举的最终结果,显示最大的在野党国家党以微弱多数获胜,但需要行动党和优先党的支持才能组建联合政府。执政的工党在选举中被赶下台。由此可以推断,该国 ( )
A. 是两党制国家,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
B. 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地方政权接受中央统一领导
C. 是民主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由选民选举产生
D. 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11. “哪个是真的 ”某班政治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以下4组国际政治事件,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其中为真的事件。该事件是( )
A. 2024年6月9日,马克龙宣布解散法国国民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第二轮选举之后,法国现任总理阿塔尔向马克龙递交了辞职申请
B. 2024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宣布政府将制定通过相关法案,阻止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网联汽车和卡车进入美国市场
C. 面对德国农民开着拖拉机“向柏林进军”的抗议浪潮,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对德国政
府表现不力提出了批评,并着手准备解散本届政府
D. 借着选民不满经济不振、公共服务危机、非法移民增加等问题,英国工党击败保守党赢得议会下院选举,工党领袖斯塔默于2024年7月5日被议会任命为新首相
12.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不忘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同行的初心。全球发展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支持实施200多个项目。推动“全球南方”的发展( )
A. 切实实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B. 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
C. 引导着南南关系在竞争中开始走向互利合作
D. 意味着南方国家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13. 欧盟目前与中国的关系紧张。双方关系紧张是由于布鲁塞尔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局势持续升级,以至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本周建议欧盟委员会重新考虑其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以避免“又一场贸易战”。全球贸易战频频发生,因为( )
A. 自由贸易出现倒退,取而代之的是保护主义在全世界抬头,保护主义最终可能导致世界分裂成相互竞争的经济集团
B.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不断减少,导致世界经济冲突不断
C.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从根本上遏止了经济全球化
D. 世贸组织作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4.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制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 )
A. 国际分工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绝对优势,促进了产业链深度融合
B. 信息技术革命打破了生产要素的地域限制,使整个世界生产连成一片
C. 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贸易和竞争规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D. 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控制的放松,加快了贸易投资自由化
15. 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的日子,在西方鼓噪下,联合国通过了一项挺乌决议。据媒体报道,这项草案由美国、乌克兰等57个西方国家发起,要求俄罗斯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最后投票结果是141票支持,7票反对,32票弃权。其中,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投了反对票,中国、印度、伊朗等国投了弃权票。这说明 ( )
A. 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
B. 各国间不存在共同利益,只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C.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宗旨,独立行使我国权利
D. 我国在联合国开展的行动和决议中保持中立的立场
16. 西班牙是大力支持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的南欧国家。但在继挪威首相踏上访华之旅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匆匆来到了北京,很意外,但却是意料之中。桑切斯却在中西同意继续履行10亿美元的单子后改变了态度,向中方承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新能源产业,是中国破解美国绑架欧盟充当反华桥头堡的一把利器。这说明( )
A. 世界经济高度融合深入发展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B. 西班牙改变态度的根本动因是其对共同利益的追求
C.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 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体制基础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共52分)
17. 2024年8月20日,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亮相,上线首日全平台累计销量超450万份,总销售达15亿元。随后,这款游戏迅速登顶全球热销榜单。
《黑神话:悟空》游戏以中国神话《西游记》为背景,巧妙地将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与现代游戏元素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西游世界。为了再现原著中的古寺,技术人员走遍我国大江南北,建立了中国首个古建筑虚拟资产库,重庆大足石刻、杭州灵隐寺等在游戏中皆有惊鸿一瞥。游戏还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儒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实效主义等,这些思想在游戏中得到了生动地体现和传承。游戏采用了业界顶尖的引擎技术,实现了细腻的画面表现、复杂的光影效果和庞大的场景细节,为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的积极意义。(9分)
18.“村晚”又称“乡村春晚”,是春节期间农民群众自编自导、 自演自赏的乡村文化舞台,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风尚、乡村迎接春节的新年俗。
唱身边事、演身边人、赞家乡美……“村晚”汇聚歌曲、舞蹈、戏曲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节目往往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乡音、 乡情、 乡愁浓缩到一个舞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人们在这样的人间烟火里,找到了久违的过年感觉,也找回了浓浓年味里最难割舍的温暖。从1981年全国第一台“村晚”在浙江丽水月山村上演,到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
展示活动共举办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1.3亿。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继续开展春季热启动、夏季大联欢、秋季庆丰收和冬季暖回顾“四季村晚”活动,在保持原有节目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包括“主场活动+示范展示点” “村晚+” “我要办村晚” “云上村晚”4类活动,推动各地“村晚”常态化,促使“乡村春晚”向“四季村晚”全面升级,真正实现让大家看“村晚”、 享“村晚”、 乐“村晚”。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村晚”活动对加强文化建设的启示。(9分)
19.从所谓“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冲击论”,再到“产能过剩论”,美国不断构建“中国威胁叙事”的变体,企图为对华实施更多经贸限制措施提供借口。近期,美国等部分西方经济发达体不断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污蔑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其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奇葩论调和无理攻击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声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导致“不公平竞争”。其二,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远超需求,成为“世界难以承受之重”。其三,污蔑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消费不足,不得不“海外低价倾销”。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中国产能过剩论”进行驳斥。(8分)
20. 【中国魅力,闪耀巴黎】
从官方吉祥物、赛事装备,到高科技产品和传统文化展示,巴黎奥运会处处都是“中国制造”。在奥运赛场上,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蹴鞠” “弄潮” “射礼”是奥运项目 “足球” “游泳” “射箭”的雏形。女子花样游泳团体赛中,运动员以《速度与激情》《万有引力》以及《生命之光》为主题,从甲骨文这一巧妙的动作设计到手型上典型的“兰花指”,再到根据中国窗花元素设计的泳衣,以及陆上动作里的武术元素咏春,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力与美,在中国花游姑娘们的优美姿态中得到完美展现,最后夺得金牌。在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决赛最后一轮,中国选手邓雅文有着浓浓国风特色的动作“神龙摆尾两圈”惊艳全场,登上领奖台她用簪子盘起了头发,发簪的典雅与升旗的庄重相互映衬,诠释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自信。当“中国风”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中华文化散发出巨大魅力,也收获了来自世界的尊重与掌声。
【中国担当,北京对话】
在中方斡旋下,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2024年7月23日,14个派别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他们放下成见,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这不仅迈出了巴勒斯坦内部和解的重要一步,也为中东地区的和平投掷了希望之光。长期分裂的巴勒斯坦能够在北京聚首达成和解,背后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为世界和平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当前加沙冲突延宕,外溢影响不断扩散,有的国家还在继续煽风点火,中国则真诚地劝和促谈,并提出走出冲突困境的“三步走”倡议。我们看重的是道义,主张的是公正,展现的是担当,锚定的是和平。
(1)以“中国魅力彰显大国风范”为议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彰显中国风范。(9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探究中东斡旋中折射出来的“中国担当”。(8分)
21. 材料一 当前美国国内面临诸多问题,党派纷争、劳资矛盾、债务规模、枪支暴力等愈演愈烈。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高调宣扬任内工作亮点并为即将到来的大选造势,并再次毫无意外地提及中国,声称: “我们有能力战胜中国或其他任何人。”
材料二 中国不怕竞争,更不惧打压。就在美国总统宣称要“战胜中国”的时候,中国全国两会在商讨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同时为世界提供更多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
有分析认为:打“中国牌”治不了“美国病”。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评述。(9分)
要求:(1) 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 观点正确。
(2) 逻辑严密; 条理清晰; 表达流畅; 300字以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