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阶段考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阶段考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4.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大庆实验中学二部2024-2025 学年 度上学期
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A.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B.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D.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高一政治 5.某同学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时,整理了如下笔记,其中不
正确的是()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B.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注意事项 C. 1848年 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系统论述了各国政党的性质和特点
1.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D.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准确填涂。 6.《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
3.选择题答案使用 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 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
案使用 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4.按照题号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一、选择题(本题共 26小题,共 7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
1.下列现象,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848
①私有制的确立 ②生产力的发展 ③个体劳动盛行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
④贫富分化的加剧 ⑤氏族制度的瓦解 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实现科学化的主要原因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④③①⑤⑥ 在于()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①③⑤②⑥ ①无情的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②全面的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2.在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 ③看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坚定力量④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路径
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8.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
C. 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D. 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下列选项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 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B. 奴隶社会:发明文字,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C. ④→③→②→① D. ①→④→②→③
D.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9.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包括()
①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 1 页,共 3 页
{#{QQABBQIEogCgAAAAAQgCQQGiCgOQkgACAagGwBAMoAAACQFABAA=}#}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②小吴: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指导思想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来的梦想。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 ③小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党坚持开拓创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大历史任务是() 义
①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④小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
③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推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 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1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战“疫”中坚定“四个自信”,对于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凝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聚中国力量,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疫情中呈现出
12.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 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①道路自信—夯实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
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理论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制度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科学的理论遵循和工作指南
③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④文化自信—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精神力量
矛盾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8.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中华民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性步伐。这意味着()
1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 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2023年 4月 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
14.下列对 1956年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开放()
A.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①得到各国认同 ②进入新阶段 ③为世界提供发展机遇 ④是一项基本国策
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某班同学围绕“伟大的改革开放”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回答问题。 20.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15.甲组同学计划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他们构思的以下镜头中, 代”的重要判断。进入新时代()
合理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
A. 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条幅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发生改变
B. 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的电视新闻 ③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C. 近景:坐在炕头上的村民老刘听说“建设美丽乡村”后笑得合不上嘴 ④要实现到 203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D. 特写: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乙组同学开展了主题讨论,以下发言合理的是() 21.共产党走过了百年,中国也走入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顺应人民期待,在中华大地
①小周:改革开放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调整了生产力以更好适应上层建筑 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答新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屡
第 2 页,共 3 页
{#{QQABBQIEogCgAAAAAQgCQQGiCgOQkgACAagGwBAMoAAACQFABAA=}#}
创历史辉煌,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仰望星空,中国成了那道最亮丽的光。 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下列对习近平新
对“新时代”正确的诠释有()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有()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焕发强大的生机活力 ①“十个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②“十三个方面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③“十四个坚持”集中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思考和贡献
④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能统一全党思想、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2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
我们要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 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
①新征程上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①使我们党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 ②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的总和
③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围绕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
④我国已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 二、简答题(本题共 2小题,共 22分。)
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从建党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改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 40多年,我国在扶贫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步。例如:我国
我们党始终能成功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的顺势而为表现在:() 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 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成为
①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当前,
②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突破社会历史发展基本矛盾的制约 脱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这是中
③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④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以实现伟大变革 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及地位。(10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4.习近平在 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
克难。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
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段话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启示是() 2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
①中国梦是世界的梦,要以世界梦实现为前提 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
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实现中国梦,要把国家梦想融入个人梦想之中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党和青年学生两个角度说明应如何
④要实现伟大的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 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12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
大实践,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这一思
想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
第 3 页,共 3 页
{#{QQABBQIEogCgAAAAAQgCQQGiCgOQkgACAagGwBAMoAAACQFABAA=}#}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高一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 2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78分)
1-5 CBACC 6-10 BCAAA 11-15 DCBAD
16-20 DDCDB 21-26 BCDCCD
二、简答题(共 2 题,共 22 分)
27. (共 10 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
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 分)
地位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6 分)
28. (共 12 分)
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
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理想信念,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6 分)
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
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6 分)
第 1 页,共 1 页
{#{QQABBQIEogCgAAAAAQgCQQGiCgOQkgACAagGwBAMoAAACQ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