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7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7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2.2地形图的判读
(人教版 七上第二章 第二节)
1、通过阅读地图,学会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
2、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气度,坡度陡缓,判断五种山体(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的地形部位。
3、联系实际,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说出五种地形的地表状况和海拔差异。
学习目标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球表面的起伏呢?
等高线地形图:表达地表起伏的地图。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简单的照片并不能反应某地的地表起伏状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将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表示在图纸上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将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表示在图纸上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在青藏高原上,一位藏族老人指着珠穆朗玛峰对他的孙子说:“这是我见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少有4000米。” “不对,爷爷说的不对,书上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86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子说的8848.86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____高度,而爷爷说的4000米是指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的____高度。
评判:谁对谁错
海拔
相对
H=1500米
h=500米
H=1000米
1200米
海平面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8844.86m
-430.5m
珠穆朗玛峰
死海
求两地的相对高度: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8844.86-(-430.5)
地表是高低起伏
地图是平面的

等高线地形图
怎么绘制的?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
等高线
在等高线上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
同线等高
闭合曲线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
同图等距
山峰A
山峰B
山脚C
山脚D
缓坡
陡坡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观察与思考
密 陡 疏 缓
A
B
C
A
B
C
100
200
300
400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总结坡度陡缓的判断方法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缓
等高线越稀疏
1、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2、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 米。
3、丙山峰的海拔是 米。
4、A和B的相对高度是 米。
5、乙和丁两条路线上山,哪一条更省力? 。
200
800
课堂小练
1000
800
400
B
A
C
D




800<丙<1000
1050
400

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部位的判读
如何判读
陡崖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峰
山峰






为地形部位选择合适的地方
山峰
①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中间高,四周低


②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 谷
③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常常形成河流


④陡崖:
等高线重叠。
攀岩运动
鞍部
⑥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海拔较低的平地。
马鞍
辨析山谷和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 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 处凸出;


高谷低脊
(2)垂线法
①沿着山脊线或山谷线做一条垂线。
②该垂线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
③观察中间与两旁比较高低,
内高外低为山脊,内低外高为山谷。
山谷线
山脊线
假如这两个地方下一场大雨,雨水会怎么流?
山脊:往往成为分水岭
山谷:往往成为集水岭
(成为小溪、河流的源头)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闭合曲线
中心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两个山顶之间低地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看图说地形部位
山脊
山峰
山谷
陡崖
鞍部

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读出海洋的深浅)
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地表的起伏状况和各种各样的地形。
200m以下用_______;
200~500m用_______;
500~1000m用______;
2000~3000m用______;
3000~5000m用______。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海拔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呢?
绿色
浅绿色
浅黄色
深黄色
棕黄色
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陆地地形
平原
海拔:200m以下
特征:地势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高原
海拔:500m以上
特征: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丘陵
海拔:500m以下
特征: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山地
海拔:500m以上
特征: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
海拔:无固定标准
特征:四周高、中间低
海拔 高度 地表起伏程度 等高线
特征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500m
密集
内部起伏小
边缘陡峭
地形起伏较大
稀疏
>500m
200-500m
中间疏四周密
坡度较缓
内部和缓
边缘陡峭
稀疏平直
无特定
海拔范围
0-200m
平坦广阔
中间疏四周密
归纳小结
1.根据图中高度表,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完成分层涂色。
2.判断图中①—⑤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① ②
③ ④

平原
盆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可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层涂色。
归纳总结
地形图
的判读
等高线
地形图
地形类型判读
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特点
线间等距
线密坡陡;线疏坡缓
分层设色地形图
基本概念
山体部位判读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图中C表示的地形是 (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2.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B
C
课堂练习
1.凌空吊桥可能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地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 )
A.前方山崖,注意落石
B.溪流危险,小心落水
C.山高坡陡,小心路滑
D.此处悬崖,当心跌落
宁夏某地质公园开发了“凌空吊桥”“溯溪探秘”等深度体验游项目。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设置了安全提示语。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