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可并落实我国环境基本国策。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3.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4.健全人格: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5.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 重点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 难点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已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义重大。条例的出台与实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生态保护补偿全面立法的国家。 条例的发布,是我国总结过去25年来生态保护实践经验、明确各相关方生态保护责任的重要立法成果。其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亮点与实施要点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度解析!
授新课 材料分享:2022年,中央财政生态保护补偿投入达2200亿元 2023年,仅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方面,中央财政就下达资金1061亿元地方层面的补偿资金已达到年均近千亿。如此规模的生态保护补偿投入力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德国: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成立“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实施整体性生态规划,注重大生态系统治理的理念。 瑞典:建立高标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重视森林生态的科研投资,这其中国家拨款占38%,私人投入占60%。 英国:大范围地划定烟尘控制区,政府会提供至少70%的改造成本,未按要求执行的个人会被处以最高3个月的监禁。 联合国:1972年,联合国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每年6 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曰” 思考:当前,国家为什么要花这么大代价搞生态保护补偿 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4)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造福人类。 材料分享: 生态保护补偿三大主要机制: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及市场机制补偿。 现阶段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我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保护主体、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补偿资金规模逐年增长。 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惠益分享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基金,激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思考::以上条例内容彰显了我国坚持怎样的生态理念? 提示: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堂笔记: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材料分享:通过“林小青”“河小青”等时代感强的方式动员近5000万人次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组织1064万青少年“光盘打卡”1.16亿次,折合节粮4390.9吨;动员3700万少先队员注册成为“红领巾讲解员”,动员53.8万个基层团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引导青年保护生态环境、厉行勤俭节约、助力绿色发展。 思考:请分享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微行动。 提示: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具体做法:①纸张双面使用;②践行光盘行动; 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④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材料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 2024年,《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 2023年,将每年的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讲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2014年,全面修改的环境保拒法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 思考1:以上重大举措说明了我国正在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提示: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思考2: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提示: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GDP能耗下降比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创新。 请你思考走绿色发展道路需要建设“两型”社会,其中“两型”社会是指什么 提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知识小结: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此次大会的会标是由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不同元素组成的“水滴”。大会主题和会标内容提示我们 (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②我国已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拒绝开发和利用自然 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历史上的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但由于过度开发,在百年时间内变成了茫茫荒原。经过60多年三代林场人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创造了沙地变林海、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这是 (  ) ①节能减排、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③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 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根据《德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德阳城区将于2020年底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目前德阳已在部分公共机关和学校开始试点推行。建设美丽家园,我们中学生应该 (  ) ①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知识 ②增强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 ③及时制裁破坏垃圾分类行为 ④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