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桑叶和蚕宝宝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桑叶和蚕宝宝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桑叶和蚕宝宝》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桑叶和蚕宝宝》是一节充满生活气息和趣味性的课程。本单元以桑叶和蚕宝宝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命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桑叶和蚕宝宝的描绘,让学生了解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通过观察和描绘桑叶和蚕宝宝,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然、认识生命。同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也为后续的美术学习奠定了基础,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二)教材内容与特点
教材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欣赏桑叶和蚕宝宝的图片,感受它们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2)学习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桑叶和蚕宝宝。
(3)通过手工制作,表现桑叶和蚕宝宝的生活场景。
教材特点
(1)贴近生活:教材内容选取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桑叶和蚕宝宝,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观察: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桑叶和蚕宝宝的形态、色彩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强调实践:教材安排了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技能,提高审美能力。
二、整体设计思路
(一)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桑叶和蚕宝宝的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和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桑叶和蚕宝宝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观察与欣赏:引导学生观察桑叶和蚕宝宝的形态、色彩等特征,欣赏相关的美术作品,感受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实践与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桑叶和蚕宝宝的生活场景。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用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桑叶和蚕宝宝的形态、色彩等特征。
掌握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桑叶和蚕宝宝的方法。
学会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桑叶和蚕宝宝的生活场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桑叶和蚕宝宝的方法。
学会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桑叶和蚕宝宝的生活场景。
(二)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桑叶和蚕宝宝的形态和动态。
如何运用色彩表现桑叶和蚕宝宝的美感。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桑叶和蚕宝宝的图片、实物。
相关的美术作品。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吸管等。
(二)学生准备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吸管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桑叶和蚕宝宝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直观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桑叶和蚕宝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桑叶和蚕宝宝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桑叶和蚕宝宝的印象,为后续的观察和欣赏活动做铺垫。
(二)观察与欣赏
引导学生观察桑叶和蚕宝宝的形态、色彩等特征。
(1)观察桑叶:桑叶是什么形状的?有哪些颜色?桑叶的边缘有什么特点?
(2)观察蚕宝宝:蚕宝宝是什么形状的?有哪些颜色?蚕宝宝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蚕宝宝是怎么爬行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桑叶和蚕宝宝的形态、色彩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欣赏相关的美术作品,感受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
(1)展示画家笔下的桑叶和蚕宝宝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
(2)播放桑叶和蚕宝宝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它们的生活场景和动态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相关的美术作品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讲解与示范
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1)绘画方法:
①用铅笔轻轻地画出桑叶和蚕宝宝的轮廓。
②用彩笔或油画棒给桑叶和蚕宝宝涂上颜色。
③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可以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表现桑叶的纹理和蚕宝宝的身体结构。
(2)手工制作方法:
①用彩纸剪出桑叶的形状,并用绿色彩笔给桑叶涂上颜色。
②用白色彩纸剪出蚕宝宝的形状,并用黑色彩笔给蚕宝宝画上眼睛和嘴巴。
③用吸管或牙签将蚕宝宝固定在桑叶上,表现蚕宝宝在桑叶上爬行的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和方法,为后续的实践与创作活动做准备。
教师进行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与创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桑叶和蚕宝宝的生活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与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自我评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相互评价: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评价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总结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六)拓展与延伸
引导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用途。
(1)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宝宝从卵孵化出来后,经过四次蜕皮,变成蚕蛹,最后变成蚕蛾。
(2)蚕丝的用途:蚕丝可以用来制作丝绸、被子、衣服等。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与延伸活动,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用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设计意图: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自然、描绘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术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桑叶和蚕宝宝
(一)桑叶的形态和颜色
形状:椭圆形
颜色:绿色
(二)蚕宝宝的形态和颜色
形状:长条状
颜色:白色、黑色
(三)绘画方法
用铅笔轻轻地画出桑叶和蚕宝宝的轮廓。
用彩笔或油画棒给桑叶和蚕宝宝涂上颜色。
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
(四)手工制作方法
用彩纸剪出桑叶的形状,并用绿色彩笔给桑叶涂上颜色。
用白色彩纸剪出蚕宝宝的形状,并用黑色彩笔给蚕宝宝画上眼睛和嘴巴。
用吸管或牙签将蚕宝宝固定在桑叶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