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月考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60分)
1.(本题3分)2024年7月23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经专家初步判断此遗存为玉石器“生产车间”,年代为商代中期,进一步揭开了三星堆的面纱。关于该时期生产关系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工具在这一时期广泛使用 ②土地等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
③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④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本题3分)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议题的议学活动中,下列发言符合唯物史观的是( )
①甲同学: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②乙同学:封建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农民无生活资料
③丙同学: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进步
④丁同学: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本题3分)据史书记载,古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曾到处竖立着各种各样的债务石碑。石碑上记载着某年某月这块土地抵押给某人,以及债款数额和偿还期限。若到了偿还期限,债务未能还清,债务人全家都将沦为奴隶。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剥削的基础
②债务人全家沦为奴隶后,其劳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
③债务人开始沦为奴隶,是奴隶社会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④当时的社会形态取代了原始社会,是社会历史的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本题3分)因延长工作日并被削减福利,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旗下全球最大铜矿埃斯康迪达的工人拒绝了一项新的集体谈判协议,共有2371名工人(约占工会成员的99.75%)投票赞成罢工。工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提议“没有在实现工人目标方面取得合法进展”,工会重申了将1%的股息平均分配给工人的要求。上述罢工(  )
①表明无产阶级通过罢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决心
②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存在阶级对立
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④证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缓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本题3分)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私有制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他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对社会关系进行改造,消灭私有制和消除阶级对立,建立理想社会制度。这些主张的局限性在于( )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②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却未加以重视 ④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和正确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本题3分)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面梳理了马克思的一生,总结了他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成就。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这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于这两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两大发现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本题3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对这些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②二战后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本题3分)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
①正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
②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④资产阶级在它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本题3分)2024年初,“南方小土豆”带火了哈尔滨。在这里,同样有大批游客在寒风中排起长队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陈列馆内的一句句证词、一张张档案照片,记录着侵华日军的狰狞残暴,记录着仍在被一些人极力掩盖的反人类罪恶。那个时期的中国( )
①在民族资产阶级带领下,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
②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无法实现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承担革命重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本题3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材料表明(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无界限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本题3分)某老师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时,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在课件上展示了具体意义,并启发学生思考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在哪些方面。下列能正确回答该问题的是( )
①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 ②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方法 ④中国迎来了顺利的革命征程和光明的革命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本题3分)昆明市五华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西南联大和陆军讲武堂,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陆军讲武堂,了解“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拼搏奋斗史;他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感受到抗战年代,中华儿女不畏艰辛、奋发进取的卓绝精神。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懈努力
③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云南为中国革命和积蓄红色血脉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本题3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回顾历史,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
④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本题3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曾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1946—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将地主土地变成农民土地;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也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实践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意味着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本题3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党的八大( )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②表明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
③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反映了( )
①我国对生产力进行调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
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③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本题3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不由国家付出大批赎金,而是在相当一段时期让资本家继续从企业分得一部分红利和股息的“赎买”办法。这一办法争取到了大多数民族资本家的配合,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设想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这一实践的成功说明无产阶级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②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③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④这一办法为我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本题3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大量财富。以下对这些财富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制度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物质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③理论准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
④宝贵经验——总结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观点没有看到( )
①中国社会的转变必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条件
②人类社会发展有其总的发展趋势及内在发展规律
③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④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本题3分)我国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这是因为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把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共40分)
21.(本题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他充分肯定奴隶制这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的历史作用,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一,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与前面两种社会有何不同。(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相比较原始社会是否意味着是历史的倒退。(9分)
22.(本题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8月,在财经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
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1943年曹火星在北平(北京)创作的歌曲。2015年8月,该歌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2019年6月,该歌曲被中宣部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6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月考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 100分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60分)
1.(本题 3 分)2024 年 7 月 23 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
经专家初步判断此遗存为玉石器“生产车间”,年代为商代中期,进一步揭开了三星堆的面纱。关于
该时期生产关系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工具在这一时期广泛使用 ②土地等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
③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④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本题 3 分)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议题的议学活动中,下列发言符合唯物史观的是
( )
①甲同学: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②乙同学:封建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农民无生活资料
③丙同学: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进步
④丁同学: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本题 3 分)据史书记载,古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曾到处竖立着各种各样的债务石碑。石碑上记
载着某年某月这块土地抵押给某人,以及债款数额和偿还期限。若到了偿还期限,债务未能还清,
债务人全家都将沦为奴隶。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剥削的基础
②债务人全家沦为奴隶后,其劳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
③债务人开始沦为奴隶,是奴隶社会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④当时的社会形态取代了原始社会,是社会历史的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本题 3 分)因延长工作日并被削减福利,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旗下全球最大铜矿埃斯康迪达的工
人拒绝了一项新的集体谈判协议,共有 2371 名工人(约占工会成员的 99.75%)投票赞成罢工。工
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提议“没有在实现工人目标方面取得合法进展”,工会重申了将 1%的股息平
均分配给工人的要求。上述罢工( )
①表明无产阶级通过罢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决心
②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存在阶级对立
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④证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缓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本题 3 分)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私有制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
的无数灾祸的原因。他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对社会关系进行改造,消灭私有制和消除阶级对立,
建立理想社会制度。这些主张的局限性在于( )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②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却未加以重视 ④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和正确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本题 3 分)1883 年 3 月 17 日,恩格斯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面梳理了马克思的一
生,总结了他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成就。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这两大发
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于这两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两大发现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本题 3 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
义而奋斗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对这些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②二战后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
试卷第 1 页,共 4 页
{#{QQABbQKAoggoAAIAAQgCQQWQCAOQkgGCCQgGQAAIsAAACQNABAA=}#}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本题 3 分)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
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
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
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
了。《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
①正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
②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④资产阶级在它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本题 3 分)2024 年初,“南方小土豆”带火了哈尔滨。在这里,同样有大批游客在寒风中排起长
队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陈列馆内的一句句证词、一张张档案照片,记录着侵华
日军的狰狞残暴,记录着仍在被一些人极力掩盖的反人类罪恶。那个时期的中国( )
①在民族资产阶级带领下,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
②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无法实现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承担革命重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本题 3 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
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
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材料表明(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无界限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本题 3 分)某老师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时,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在课
件上展示了具体意义,并启发学生思考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在哪些方面。下列能正确
回答该问题的是( )
①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 ②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方法 ④中国迎来了顺利的革命征程和光明的革命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本题 3 分)昆明市五华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西南联大和陆军讲武堂,赓续红色血脉”社
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陆军讲武堂,了解“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
拼搏奋斗史;他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感受到抗战年代,中华儿女不畏艰辛、奋发进取的卓绝精
神。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懈努力
③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云南为中国革命和积蓄红色血脉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本题 3 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
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回顾历史,从 1953 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
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
④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本题 3 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曾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1946—1952 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
主所有制,将地主土地变成农民土地;1953—1956 年的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也由农
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1958—1978 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 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实践
试卷第 2 页,共 4 页
{#{QQABbQKAoggoAAIAAQgCQQWQCAOQkgGCCQgGQAAIsAAACQNABAA=}#}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意味着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本题 3 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党的八大( )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②表明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
③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面是 1953 年 12 月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
画反映了( )
①我国对生产力进行调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
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③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本题 3 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不由国家付出大批
赎金,而是在相当一段时期让资本家继续从企业分得一部分红利和股息的“赎买”办法。这一办法争
取到了大多数民族资本家的配合,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设想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
买。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这一实践的成功说明无产阶级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②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③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④这一办法为我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本题 3 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
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大量财富。以下对这些财富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制度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物质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③理论准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
④宝贵经验——总结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应该等到
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观点没有看到( )
①中国社会的转变必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条件
②人类社会发展有其总的发展趋势及内在发展规律
③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④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本题 3 分)我国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
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
征、最壮丽的气象。这是因为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试卷第 3 页,共 4 页
{#{QQABbQKAoggoAAIAAQgCQQWQCAOQkgGCCQgGQAAIsAAACQNABAA=}#}
④把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共 40分)
21.(本题 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
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
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
发。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
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
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
洲。”他充分肯定奴隶制这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的历史作用,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古代的
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一,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与前面两种社会有何不同。(9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相比较原始社
会是否意味着是历史的倒退。(9 分)
22.(本题 2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1953 年 8月,在财经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第八次全
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
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 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 156 个重点建设项
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
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 20 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 200 年才能完成的
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
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 4月发表《论十大关
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 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
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
材料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 1943 年曹火星在北平(北京)创作的歌曲。2015 年 8
月,该歌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2019
年 6 月,该歌曲被中宣部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优秀歌曲 100 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6 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6 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 150 个左
右。
试卷第 4 页,共 4 页
{#{QQABbQKAoggoAAIAAQgCQQWQCAOQkgGCCQgGQAAIsAAACQNABAA=}#}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月考 政治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码粘贴处
准 考 证 号
缺考标记/违纪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缺考标记:Q 违纪标记:W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涂点填涂样例 有效填涂 $ 无效填涂 %^&*
第一部分 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
$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
$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
$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
$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部分 主观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