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听范读,划分节奏

注意朗读的语速、语气
沉郁悲凉
语速稍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 望
五言律诗
韵脚:
深、心、金、簪
押“in”韵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①首联写“春望”所见,正衬,景物描写,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修辞:对偶。
②“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
③“春”字表明了季节时令。
④“草木”二字表面写山河依旧、草木丛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⑤“深”字写出了长安城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为全诗渲染悲凉的气氛。
⑥“城春草木深”表现出国都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触景生情,作者因感伤时局,牵挂亲人,所以看见花开而落泪,听见鸟叫也感到心惊。
2.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 泪,鸟亦惊心。
名句
赏析
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夸张
战火多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
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主题?
杜甫(公元712—770)字____,自号______,唐朝伟大的_____诗人。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____”,他本人被尊称为“____”。
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代表作《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
代表作品: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安史之乱,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前后达八年之久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同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
背景介绍
此诗描绘了春日长安凄惨残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眷恋亲人,以及渴望安宁和平的生活。
比较这两首诗,它们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赞美泰山的巍峨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的雄心壮志。(25岁)
伤时、忧国、念家、悲己;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45岁)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爱国是永恒的主题,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了,新中国成立也有72周年了,作为祖国的未
来栋梁,你想对伟大的党和祖国说些什么呢?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