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生物摸底模拟检测卷
生物试卷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B.嵴使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增加,有利于分解葡萄糖的相关酶的附着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失去细胞核,为血红蛋白携带氧腾出空间
D.抗原呈递细胞中含有较多溶酶体,有利于对抗原的消化和处理
2.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细胞与细胞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保证各项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穿过突触后膜传递信息
B.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辅助性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B淋巴细胞传递信息
3.生物学中很多研究对象直接用来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或者难以实现,因此模拟实验成为
生物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模拟实验的原理和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 原理 操作或结论
A 探究细胞不能无限 长大的原因 物质在细胞中的扩散速率 是一定的 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 低
B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实验 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 随机结合 实验统计的样本足够大,会出 现3:1 的性状分离比
C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 色体变化的模型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将颜色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D 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 生物组织匀浆含有缓冲物 质,能维持pH 稳定 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 更类似于缓冲液
4.某些重金属盐能够影响细胞的物质运输。研究人员探究了Hg^2+(抑制ATP 水解)对植
物细胞物质运输的影响,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适宜的浓度) 实验前后培养液中磷酸 盐的浓度差(单位: mg/L)
① 成熟鸢尾根切片 KH2PO4溶液+ 蒸馏水 10
② 幼嫩鸢尾根切片 KH2PO4溶液+ 蒸馏水 5
③ 成熟鸢尾根切片 KH2PO4溶液+硝酸汞[Hg(NO3)2] 6
④ 幼嫩鸢尾根切片 KH2PO4溶液+硝酸汞[Hg(NO3)2] 3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成熟程度和Hg(NO_3)_2 的有无
B.①②组结果表明,成熟组织细胞吸收磷酸盐能力强
C.①③组结果对比,推测鸢尾根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磷酸盐
D.根据题意推测,Hg^2+ 可能与载体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其去磷酸化
5.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表型变异叫作表观遗传
B.DNA 甲基化通过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引起表观遗传
C.DNA甲基化使DNA 聚合酶不能与基因结合而抑制转录
D.蜂王和工蜂的生理和行为的差异与表观遗传相关
6.结肠癌是多发于结肠部位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图表示与癌变相关的基因突变诱发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图中KRAS 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其他基因属于抑癌基因。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从基因的角度看,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B.KRAS 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结肠上皮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C.结肠癌细胞的形态改变可能与细胞内的细胞骨架发生变化相关
D.日常生活中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癌的风险
7.隔离的类型有很多,隔离对新物种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生活在同一区域的蒲公英甲种群和蒲公英乙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甲种群的花期在4~5 月,乙种群的花期在8~9 月,甲、乙两种群间已经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蒲公英甲、乙种群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C.蒲公英甲、乙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
D.蒲公英甲、乙种群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发生协同进化
8.细胞需要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其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细胞代谢,并与其生活环境进
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O_2和CO_2 交换
B.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C.在人体血浆中可检测到葡萄糖、乳酸脱氢酶、脂肪等成分
D.人体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9.结核分枝杆菌(TB) 是一种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病原体,它能侵染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
细胞,尤其当TB侵染肺部组织细胞时,TB 能进入肺部的巨噬细胞内破坏溶酶体、线粒
体等结构,最终引起巨噬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较多TB ,使人患上肺结核。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由题意可推知,肺部的巨噬细胞能呈递TB 抗原
B.巨噬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TB 感染人体后只能引起细胞免疫
D.注射抗体能有效地清除宿主细胞内的TB
10.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之一。科学家用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
里”,经相关神经元对兴奋的传导,进而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的抗炎通路,其具体过
程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电针刺激→ 小鼠后肢“足三里”→ 传入神经→ 延髓→ 肾上腺迷走神经→ 肾上腺→ 肾 上腺素等→ 抑制炎症
A.电针刺激“足三里”能增强传入神经末梢对K^+ 的通透性
B.电针刺激“足三里”引起激素的释放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通路中迷走神经是由延髓发出的支配腺体活动的运动神经
D.通路中相关激素通过定向运输作用于免疫细胞从而抑制炎症
11.Pr和Pfr 是两种形式(其中一种为活化形式,另一种为非活化形式)的光敏色素,在
生物体内可以进行相互转化Pr ┬远红光┴红光Pfr。遮阴程度可以改变植物体内的Pr与(Pr+Pfr) 的比值,遮阴程度越大,该比值越大。如图为遮阴程度对田七(喜阴)、甘草(喜阳)两种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体各个部位的色素—蛋白复合体
B.光敏色素不能将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中的能量用于光合作用
C.推测Pfr 是光敏色素的活化形式,对甘草生长的影响作用较大
D.遮阴对阴生植物生长影响很小,说明光敏色素不影响基因表达
12.群落的演替按照代谢特征可划分为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在自养性演替中,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量积累越来越多,例如,由裸岩→ 地衣→ 苔藓→ 草本→ 灌木→ 乔木的演替过程,下列关于该演替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演替的起点分,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该演替的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
C.该群落最终会达到与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D.该群落演替中群落生产量与群落呼吸量保持平衡
13.土壤中有很多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地区分别在旱季和雨季采集椰子经济林和热带雨林的土样,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图为土壤微生物对纤维素分解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旱季和雨季应在相同的地点分别采集土样
B.不同时节椰子经济林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相同
C.椰子经济林的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能力高于热带雨林
D.土壤含水量对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影响较大
14.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会引起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严重时会导致水体溶氧量急剧下降,水质恶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富营养化导致溶氧量下降的原因是藻类植物光合速率降低
B.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氮、磷等元素进入缓流水体不会使藻类植物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D.藻类植物吸收大量的氮、磷等元素会导致生物富集现象的发生
15.作为野生植物的后代,许多栽培植物与它们的祖先产生了生殖隔离。野生型油菜抗
病能力强,但出油率低,栽培油菜品种出油率高,但抗病能力低。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
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油菜新品种,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进行①处理时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需要在低渗溶液环境下进行①处理
C.②过程中经PEG 处理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细胞融合后,显微镜观察选用体积大、含叶绿体的细胞用于继续培养
16.α AAT 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医药蛋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等技
术培育出可生产α AAT 的绵羊,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到M Ⅱ期
B.图中去核其实是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C.可使用电刺激、Ca^2+ 载体等物理方法激活重构胚
D.胚胎移植时受体一般不会对早期胚胎发生免疫排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酶X和酶Y 是光合
作用过程中重要的酶,A~F 代表物质。研究人员以某种棉花为实验材料,探究高温40 ℃)对棉花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30 ℃ 为棉花生长的最适温度)。回答
下列问题:
组别 温度 净光合速率/ ( mol m 2 s 1) 气孔开放程度/ (mol m 2 s 1) 胞间CO2 浓度/ ( mol mol 1) 酶X 活性 相对值 酶Y 活性 相对值
① 30 ℃ 25.6 0.7 285.1 9.2 9.3
② 40 ℃ 19.3 0.5 251.3 6.9 8.5
(1)图中棉花叶片叶绿体结构中,物质├ A→B┤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其中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图中C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叶通过气孔可从外界环境中吸收CO_2,在_____(填“酶X”或“酶Y ”)的催化作用
下,与___(填图中字母)结合,该过程叫作CO_2 的固定。
(3)研究发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棉花植株的棉铃期光合速率明显大于花蕾期的光
合速率,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研究结果分析,第②组气孔开放程度比第①组的低,从生物适应环境的
角度看,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影响棉花光合作用的主
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
应急状态下,可刺激人体引起“应急”反应,出现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速等生理活动。如图表示对应急刺激的调节过程,图中A~D 表示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感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
下丘脑分泌激素A,激素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信息,激素C的分泌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
(2)研究表明,日常维持甲状腺分泌主要依靠激素B和激素C的______调节,这种调节
机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受到精神因素刺激时,由脑发出的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兴
奋,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D,激素D作用于靶细胞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血糖水平。
(4)肾上腺皮质分泌的________能够调节人体血钠平衡,当机体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时,该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维持机
体血钠含量的相对稳定。人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________________调节下,通过
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19.(10分)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内,总
面积80 000公顷。该地区是以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珍稀水禽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
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调查发现,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有699种,其中国家一类
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4种。调查丹顶鹤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_______。近来流行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调查野生动物种群密度,运用该方法调查种群
密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湖泊中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等,这
反映了群落的______结构。在辽河入海口两侧的滩涂上,生长着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潮间
带植物—刺碱蓬。刺碱蓬每年四五月份长出地面,开始为绿色,慢慢变红,到了九月份
便形成浓烈的红,铺满整个海滩,这样独特的自然风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
(3)为保护该地区的斑嘴鸭,科研人员将斑嘴鸭自然交配产雏饲养,最终将这些人工
孵化的野鸭放归该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通过生态湿地恢复,在
此繁殖的濒危水禽种群明显增多,迁徙过路珍稀鸟类的停留期也明显增长,在鸟类迁徙
通道的觅食地,影响各种鸟类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生物因素是湿地中的______。
(4)通过保护,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显著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
大增强。
(5)“栅藻→ 水蚤→ 青鱼→ 乌鳢”为该自然保护区湖泊中的一条食物链。若乌鳢增加
X kg,至少需要消耗栅藻______kg 。该条食物链体现能量随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
20.(11分)
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的苗期叶片黄色和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
制,抗病与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不在Y 染色体上。表
型均为苗期叶片绿色抗病的雌、雄两植株杂交,F_1 的表型为绿色抗病∶黄色抗病∶绿色
感病∶黄色感病=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植物苗期叶片颜色和抗性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研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方式,还需要分别统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
体上,为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择苗期叶片黄色抗病雌株纯合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统计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若后代均表现为苗期叶片绿色抗病,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题(2)的研究结果成立,则F_1 中苗期叶片绿色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___种。让
F_1 中苗期叶片绿色雌雄植株随机受粉,则后代中苗期叶片绿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
21.(11分)
基因工程在育种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将油体蛋白基因SIOLE1 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TagRFP连接形成融合基因SIOLE1 TagRFP ,并将此融合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获得高产油体蛋白的转基因番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油体蛋白基因SIOLE1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TagRFP 连接形成融合基因SIOLE1 TagRFP需要使用__________酶,融合基因中整合上基因TagRFP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数量较多的融合基因,需要在体外扩增融合基因,首先
要根据融合基因的___端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在PCR 过程中需要使用引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Ti质粒限制酶识别位点,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切割Ti 质粒,便于融合
基因的插入。通过含融合基因的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可以使融合基因进入番茄细胞,这
是利用农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获得重组细胞后,通常使用含__________(填“卡那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的选
择培养基培养番茄细胞以抑制农杆菌生长,番茄细胞经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最
终培育出转基因番茄植株。摸底卷·新高考
生物学(一)
生物学(一)
一、选择魎
因属于原癌基因,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
1.B【解析】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细胞膜其有选
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B正确:细胞骨架参与细胞
择透过性的结构基刚,A正确:线粒体内无催化葡萄
形态的维持,结肠癌细胞的形态改变可能与细胞内的
糖分解的酶,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失去细
细胞骨槊发生变化相关,C正确;日常生活中远离致
胞核,为血红蛋白携带氧腾出空间,C正确抗原呈递
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癌的风险,D
细胞中含有较多溶酶体,有利于对抗原的消化和处
正确。
理,D正确。
7.B【解析】甲、乙两个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2.A【解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说明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A正确:隔离是形成新物
不进人细胞内部,A错误:胰岛索通过血液运输与靶
种的必要条件,B错误:这两个蒲公英种群属于不同
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息,B正确,高等植物细
的物种,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C正确,这两个箱公
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
英种群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发生协同进化,D正确。
正确;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B淋8.A【解析】草限虫为单细胞生物,设有内环境,A错
巴细胞传递信息,D正确。
误;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和
3.C【解析】在“建立诚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血浆,B正确,人体血浆中存在荷荷糖,乳酸脱氢牌、
实验中,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然
脂肪等成分,C正确:人体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
后将该对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其他染
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色体以此类推。故选C。
9,B【解析】TB感染肺部的巨噬细胞后破坏溶礴体、
4,D【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成熟程度和
线粒体等结构,最终引起巨噬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
Hg(NO):的有无,A正确;①②组结果表明,成熟组
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不能得出“肺部的巨
织细胞吸收磷酸盐能力强,B正确:题意表明
噬细胞能呈递TB抗原”的结论,A错误:巨噬细胞裂
Hg(NO):是ATP水解酶的抑制剂,①③组结果对
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正确:TB感染人体后能够引
比,推测鸢尾根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碳酸盐,消耗
起体被免玻和细胞免狡,C错误:抗体不能进入宿主
能量,C正确;Hg+可能与载体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其
细胞内部,不能清除宿主细胞内的TB,D错误。
磷峳化,影响其活性,D错误。
10.C【解析】电针喇激“足三里”能增强传人神经末梢
5.D.【解析】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
对Na的道透性,A错误:电针刺微"足三里”引起激
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逊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索的释放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图中的迷走神经是
A错误:DNA甲基化修饰不改变基因诚基序列,B错
由延随发出的支配腺体活动的运动神经,C正确:激
误:DNA甲基化可能使RNA袋合南不能与基因结合
·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不是定向运输的,D错资,
而抑制转录,C错误:蟀王和T蜂的生理和行为的差11,D【解析】光敏色索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体各个部位
异与表观遗传相关,D正确。
的色索一蛋白复合体,其中在分生组织的胞内比
6.A【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KRAS基
较丰宫,八正确:光敏色东能够吸收红光稀远红光,
·1
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