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教学目标1、理解加强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难点]2、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表现及要求。 [重点]一、建设文化强国思考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1)必要性(2)要求建设文化强国,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知识拓展】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含义 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表现 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黄赌毒、殖民主义、邪教危害 认识上不科学、不积极、低俗,害人害己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 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祸国殃民态度 努力改造或剔除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联系 都是文化糟粕,不利于文化强国建设 注意:腐朽文化比落后文化危害大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2)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管子》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你如何理解管子的上述观点 谈谈你的看法。(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关、文化观。(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①道德的含义: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道德如何发挥作用?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③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④道德的特点: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全面理解道德知识拓展科学文化修养 道德修养区别 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指人们通过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 崇高理想的过程。联系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近年来,我国大量文化精品走出国门,以各自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育口、推动文明互鉴的重头戏。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登上了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演出京剧《白传)《锁麟囊》,场场爆满。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搬上舞台并开启世界巡演,所至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此外,昆曲《牡丹亭》、豫剧《程婴救孤》、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等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剧院演出。这些精彩演出在将中国戏曲的曼妙与华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传播开来。你还知道哪些成功走出国门的文化作品 这些作品深受国外观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与思考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区别 含义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 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资本来源 国家或社会 企业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运营机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控方式 直接 间接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语(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4)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1.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的来源)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夯实基础)(2)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底蕴)(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最根本的要求)一、建设文化强国( 如何做?)二、坚定文化自信课堂小结: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1.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1.是什么?2.为什么3.措施(1)原因:(2)意义:(1)夯实基础:(2)坚定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3)根本要求:1.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此举意在( )①弘扬主旋律,引导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②传播正能量,发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③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和取缔落后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2、“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来自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举办这一活动(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C.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B3.唯流量、唯收视率的当下,不管是网络,还是荧屏,不少综艺节目成了最受诟病的泛娱乐化“重灾区”。它们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审丑为卖点,虚假包装,将大众的文化品位引向低俗,也传播了许多不正确的价值观。上述现象警示我们( )①坚决抵制通俗时尚文化的发展②要用公益组织逐步取代商业传媒③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弘扬主旋律④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中国奥委会认为北京市和河北张家口市具备成功举办冬奥会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申办2022年冬奥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示中国发展综合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并推动北京、河北两地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研究,中国奥委会正式同意以北京市民意向国际奥委会申办2022年冬奥会。要求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比赛设施建设一定要专业化,配套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严格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让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成为城市新名片。”—习近平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的讲话北京奥运会期间,冰墩墩成了“顶流”,整个赛时官方网站实现的销售额是7.68亿,闭幕式当天,官方网站实现了当天2.66亿的销售收入。要求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看到的冬奥会标志整体形象是一个“冬”字,它由上半部分的滑冰运动员和下半部分的滑雪运动员共同以抽象的形态组成了“冬”字,把在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表达在了会徽上。除此之外,还把飞舞的飘带,把层峦的长城的起伏等融在了标志里。颜色怎么来做?考虑了整个冬天,考虑到国旗,还考虑到春节的特点。作为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他们考虑了无数的理念,因为它是可以讲故事的一个图形。要求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当奥林匹克的火种再度点亮千年古都,北京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2.场地中央由11600平方米的LED高清显示屏构成,从头至尾演绎“一块冰”,这些“黑科技”正是来自于BOE(京东方)。3.参演人员全部为普通百姓,本届开幕式没有明星,没有歌唱家和舞蹈家,也没有职业演员。要求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