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上小书包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六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六个词语是六种学习用品,学生在学习中每天都会用到,与他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其中的生字对于现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识字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这些生字。六个词语的下方是一首儿歌,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生活,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拉进他们与新知的距离,降低识字的难度。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适时安排识字游戏和课中操既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巩固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包、尺、作、业、笔、刀”6个生字和3个偏旁。
2.会写“尺”1个生字。
3.知道学习用具的名称,说说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学习用品。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和偏旁,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
谜语: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书本文具帮我拿,天天上学背它走。
2.这里有一个生字宝宝,你认识它吗?(指名读)
3.你能不能给它找找朋友组个词呢?
4.这个字有一个偏旁,叫做“包字头”,我们一起认识下这个偏旁(齐读“包字头”)。
5.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个字吗?你们瞧,你能在图片中找到“包”吗?(①这是一家店的名字,有谁认识吗?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③这几个字有点难,有谁认识吗?)
6.今天这个字就藏在我们的课题里,一起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生字“包”的过程中,借助生活识字,拉近学生与生字的距离,同时,教师采用“看来,多看看店名也能帮助我们认识许多生字”等引导语,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达到一课多得的效果。
二、图文对应,趣味识字
1.小书包里藏着许多宝贝,可是他们害羞得不敢出来,我们一起叫他们出来吧!老师喊:“宝贝宝贝在哪里?”你们喊:“宝贝宝贝快出来!”
2.预设:橡皮:指名读词语后齐读。(下一件宝贝是什么呢?)(师:“宝贝宝贝在哪里?”生:“宝贝宝贝快出来!”)
3.预设:笔袋
(1)这是什么呢?(预设:铅笔盒)
教师总结:你们瞧,像这种样子像一个小盒子,上面有一个可以打开的盖子,我们把它叫做铅笔盒,而像这种用布来做的像袋子一样的东西叫做笔袋。
(2)在你的笔袋里有什么笔?(读词语(指名读后齐读):铅笔)
(3)出示毛笔: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笔?再看看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这个字下面是“毛”,上面是表示竹子的竹字头,所以竹字头和毛相加就成了“笔”。
(4)读一读:“笔”。(下一件宝贝躲在哪里呢?)(师:“宝贝宝贝在哪里?”生:“宝贝宝贝快出来!”)
4.预设:尺子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里的生字宝宝,跟着老师一起读后开火车读。
(2)你知道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吗?这里面可有学问了,一起来看一看吧!(看尺的字理视频识记“尺”)。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种尺,你们看看老师这里的是什么尺?(三角尺、直尺、卷尺)
(4)书包里还有什么宝贝呢?(师:“宝贝宝贝在哪里?”生:“宝贝宝贝快出来!”)
5.预设:作业本
(1)我们先来认识里面的生字宝宝:认读“作”:这个字也有一个偏旁:单人旁,读一读。(指名读后开火车读)
(2)认读“业”。
(3)这两个生字宝宝可以变成好朋友组成一个词语:作业,请你读一读。
(4)书包里还有一样宝贝,我们一起叫它出来吧!(师:“宝贝宝贝在哪里?”生:“宝贝宝贝快出来!”)
6.预设:转笔刀
(1)这是什么呢?你用过这个削笔工具吗?
出示实物:你们看,老师今天把它带了过来:像这样把笔放进去,用摇臂转啊转,笔就削尖了,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转笔刀”。(齐读词语)
(2)这里的生字宝宝谁会读?认读“刀”:这个字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呢?
(3)你可以给它找找好朋友组个词吗?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且他们的认知基础各有差异,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识字,如字理识字、生活情境识字等,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浅显易懂的学习方式中更好地识记这些生字。
7.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宝贝,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请你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
8.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东西都跟我们的学习有关,所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学习用品”。
①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学习用品对对碰的小游戏,首先,请你拿出课桌里的信封,将里面的词语卡片轻轻地拿出来像这样平铺在桌面上,我看哪位小朋友的速度最快。
②这个游戏该怎么玩呢?注意听清楚规则:大屏幕上会出现学习用品的图片,请小朋友们看图快速找到它的词语卡片,比如,听到老师说:“铅笔铅笔在哪里?”大家一起用双手把它举起来并且回答:“铅笔铅笔在这里!”明白了吗?(游戏开始咯!)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方式复习巩固学习的词语,首先两次朗读加深印象,其次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利用直观的图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在“玩”的同时也将学到的知识变得更加扎实。
9.你的书包里有哪些学习用品呢?可以用上这些词语并且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式:我的书包里有 。)(预设:看来你的书包里有好几样宝贝,我们用上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就更好了:我的书包里有 、 和 。)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练习,以借助句式的方式,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节课学到的词语,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一句话说完整是本学段学生学习的重点。
三、笔触传承,书写生字
1.小朋友们,接下来又到了我们快乐的写字时间,今天我们来写“尺”。(教写“尺”:注意笔顺、撇捺要舒展。)(写字时注意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背挺直。)
2.书写,点评交流。
板书设计
小书包
橡皮 笔袋 作业本
铅笔 尺子 转笔刀
教学反思
本单元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以“识字”为核心,精心设计了四篇具有生活气息的识字课文。《小书包》一文以学生常用文具作为教学主体,发现、学习身边的语文元素,并将字意归纳,在习得识字方法的同时留心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培养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以书包为载体,将学习用品环环相扣,既符合低段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特征,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汉字、学习汉字的兴趣,感受汉字所带来的魅力。
以下是我本课的一些教学设想与思考:
一、充分发挥想象力,建立初步认知
一年级学生入学已近2个月,已具备初步的想象力及主动思考能力,本课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课文的情境中走进生活中的汉字世界。我通过猜谜语游戏作为课堂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并联系生活中的“记忆画面”,充分理解“包”的含义,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时,又与生活产生关联,启发学生“知识来源于生活”。
与此同时对课堂的想象空间进行情景设定,以寻宝的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探索行为,持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出课文中的学习用品,从而引导孩子充分理解“包”的含义。认字部分,利用学习用品特征,加深孩子对于学习用品影像的深刻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自主关联生活画面,分割记忆边界
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教师应加强识字与儿童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可以从学习用品的特征进行画面的关联,让孩子寻找特征、发现特征、关联特征,吸引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如“笔”字,通过展示毛笔的上下组合结构,以直观展示的形式,将字的特点及结构拆分,将识字及物品进行关联,分割其余字型的记忆边界;再如设计学习用品对对碰小游戏进行师生互动,用“铅笔铅笔在哪里?”,“铅笔铅笔在这里!”此类简单且有节奏的口令,引导学生将识字与用品及图片进行关联,巩固识字阶段的画面关联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既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又培养了画面记忆能力。
三、有序整理课堂知识,铺垫学习总结
识字是表达的基础,总结是学习的敲门砖,识字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听、说、读、写,更应进行学习总结,将课堂知识进行整理,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营造关联想象的环境,以搭建句式框架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有序整理,同步突出本学段学习的重点要素。从“我的书包里有 ”转变至“我的书包里有 、 和 。”,不仅对课堂知识进行了有序整理及总结,还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夯实表达基础的同时,推动孩子学习习惯的初步搭建。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