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20动物与环境【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1.本节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了解为了适应环境,动物形成不同的特性而产生的对环境的指示作用(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对动物生存繁殖和迁徙的影响。(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2.学科素养要求区域认知:能根据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说明各种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认识人类活动对动物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能结合区域背景、综合区域各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动物生存繁殖的自然条件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珍惜爱护动物、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重要性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动物与地理环境新高考 2024 全国甲卷第7-8题、湖南卷19题、辽宁卷12-13题2023 湖南卷第8-10题、湖北卷18题2022 山东卷第16题、湖北卷10-11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1.命题分析①考查形式:新教材的新内容,在考查形式上,可能更多以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为切入点,考察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考查频度较高。②考查方式:近五年高考中考查相关考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难度较大。③新趋势:近五年高考中,该部分内容为冷门考点,频次不高。但是24年全国甲卷考到“冰川老鼠”、24年湖南卷考到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23年湖北卷条子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栖息地减少,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与自然保护区内容结合一起考查,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不排除往后再次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2.备考建议复习备考时,要有意识整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调动大气、水、地形等要素进行分析。知识点一: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动物的生存环境(1)食物类型 具体影响陆生动物 ①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少; ②多河流、湖泊,饮水水源充足水生动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等,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②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③水草丰美,饵料充足(2)生存环境类型 具体影响陆生动物 ①气温: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②生存空间:岛屿面积小,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④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适宜动物生存水生动物 ①水温:纬度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生长速度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 ②盐度:不同盐度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 ③水质:水源污染少,水质好,适宜水生动物生存; ④生存空间: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3)生存威胁①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种群繁殖快;②人类活动: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森林、草原减少,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污染加剧,水质下降;过度捕捞;③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威胁。2.动物迁徙与洄游动物迁徙指的是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1)鸟类迁移路线:候鸟沿水平方向上的一定路线做周期性迁移,每种鸟类的迁徙路线基本不变,一般常沿食物丰富的近水地区迁移。类型:冬候鸟因季节和繁殖每年春季返回繁殖地,秋季迁往温暖越冬地避寒,迁徙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夏候鸟则选择与冬候鸟相反的季节。(2)鱼类洄游鱼类由于季节、繁殖和寻食等因素做一定方向的周期性迁移,可分为:类型 具体内容生殖洄游 如淡水区的鳗鱼在生殖期游向深海产卵,称为远陆洄游稚鱼洄游 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生殖期游往淡水中产卵,孵化的稚鱼翌年春季随融化的冰雪游入海洋觅食洄游 鱼类为寻食浮游生物而集群洄游到食饵丰富的水域季节洄游 鱼类因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而洄游到适宜温度的水域(3)哺乳动物迁移哺乳动物也因季节、繁殖和觅食等原因做周期性迁移,如北方苔原带的驯鹿冬季南迁至针叶林带,春季则返回食物丰富的北方苔原带。除水平方向迁移外还有垂直方向迁移,如山区寒冷季节,动物常向低处移动觅食;许多深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一年中在深海和浅海中要分别度过部分时间。例题: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主要由岩浆岩构成,约1亿年前与非洲大陆分离。两千年前人类第一次踏上该岛,如今岛上已有2800多万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比西部特有动物种类丰富,岛上曾生活着3米多高的象鸟等巨型动物,现在还有几十种其他地区没有的狐猴。长尾灵猫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体型最大的哺乳类肉食性动物,善于跳跃,尾长70~80cm,约是身长的一半,体重不足10公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比西部特有动物种类丰富的原因是东部( )A.植被更丰富 B.相对高度大 C.农业活动多 D.城镇数量多2.马达加斯加长尾灵猫体型小且善于跳跃,是为了( )A.躲避狐猴攻击 B.丛林捕猎方便 C.涉水穿越河流 D.草原奔跑迅速3. 与非洲大陆相比,马达加斯加岛巨型动物灭绝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人类滥捕滥杀 B.火山活动剧烈 C.飓风登陆频繁 D.环境发生巨变【答案】1.A 2.B 3.D【解析】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与植物量比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更丰富,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好、更多样,A正确;马达加斯加岛中部的山脉海拔是固定的,与东、西部的海岸线相对高度是一样的,B错误;农业活动多,动物的栖息地会被破坏,种类应该少,C错误;东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且地形坡度大,不适合人类活动,城镇数量少,且人类活动多会侵占动植物生存空间,D错误。故选A。2.马达加斯加岛面积较小,且地形起伏大,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少,又需要在雨林等丛林里捕猎,所以长尾灵猫体型小且善于跳跃,B正确;长尾灵猫以狐猴为食,A错误;长尾灵猫以小动物或狐猴为食,不必穿越河流,C错误;草原捕食以快速奔跑为主,无需跳跃,D错误。故选B。3.马达加斯加岛原有巨型动物应该是因该岛与非洲大陆分离时保留,分离后该岛面积变小,也可能是气候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食物来源减少,逐渐灭绝,D正确;滥捕滥杀是人为原因,A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火山活动较少,B错误;飓风登陆可能使马达加斯加岛受灾,但不至于使巨型动物灭绝,C错误。故选D。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物种灭绝的原因(1)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②自然条件的变化,野生生物无法适应环境。③生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④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①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种类减少以至濒临灭绝。②人类对植物的过度采伐或对动物的过度捕杀。③环境污染加剧,生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④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①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②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③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④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⑤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污染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对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例题:日本暖流因海水透明度高,颜色较深,又叫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势力最强的暖流。日本鳗鱼在西马里亚纳海域产卵孵化,幼鱼跟随日本暖流洄游到日本、中国等陆地河流中生活。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中国福建、广东等地鳗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品鳗鱼大量“洄游”日本市场。但是鳗鱼苗孵化技术尚未解决,需要从海洋中捕捞。下图示意日本鳗鱼自然洄游路线,完成下面小题。4.日本鳗鱼在马里亚纳海域产卵的好处是( )A.食物充足 B.天敌较少 C.水温恒定 D.水深较浅5.鳗鱼选择顺日本暖流洄游,是因为日本暖流为鳗鱼洄游提供了( )A.高盐海水 B.隐蔽环境 C.省力线路 D.充足热量6.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可能导致日本鳗鱼( )A.不再洄游 B.繁殖减缓 C.体型缩小 D.濒临灭绝【答案】4.B 5.C 6.D【解析】4.马里亚纳海域远离大陆、海水深,海水中有机质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食物不足,数量较少,因此鱼类的天敌也少,AD错误,B正确;日本鳗鱼孵化后洄游到陆地河流生活,说明不是深海鱼,应在马里亚纳海域的表层产卵,表层水温随季节变化,并不恒定,C错误。故选B。5.幼鱼的游泳能力很差,跟随洋流洄游,可以节省体力,C正确;鰻鱼洄游后,生活在陆地河流中,说明其不喜高盐海水,A错误;黑潮海水透明度高,不能提供隐蔽环境,B错误;日本暖流流经区为中低纬度海区,海水本身温度较高,充足的热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6.鰻鱼苗孵化技术尚未解决,需要从海洋中捕捞,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出现过度捕捞幼鱼的现象,可能导致鳗鱼濒临灭绝,D正确;捕捞幼鱼不会改变鳗鱼的生长习性和外形,因此不会导致鳗鱼不再洄游、繁殖减缓、体型缩小,ABC错误。故选D。动物与环境的关系(1)动物不适应环境——分布少说明该地不具备动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如气温低、结冰期长,不利于动物的繁殖、生长,而且生长期长,生长缓慢)、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2)动物适应环境——能生存的动物①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动物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四肢、皮毛、心肺等特有器官等方面能够适应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分析;②四肢:粗健,适应当地高原丘陵环境或者湿地沼泽淤泥环境,或者迁徙范围大;③皮毛:厚实,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④心肺发达:适应当地缺氧环境;⑤体内有储水、食物器官:耐饥渴,适应当地干旱环境。某种动物生存条件改变的原因(1)自然灾害:火山喷发、冰川活动、滑坡、泥石流等。(2)人类活动:城市化建设、交通运输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工矿建设、农牧场开发、农业活动(如迁移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采伐业开发、旅游活动开发、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基础】(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兴凯湖湖床坡度较缓、岸滩广阔,是东北亚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兴凯湖地区水鸟数量逐渐增多。图1为兴凯湖位置示意,图2为兴凯湖2021年各月水鸟数量统计。完成下面小题。1.兴凯湖地区3月和10月水鸟的迁徙方向分别为( )A.向南、向北 B.向南、向南 C.向北、向南 D.向北、向北2.兴凯湖地区12月至次年2月水鸟数量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气温较低 B.栖息地少 C.积雪较厚 D.全球变暖3. 兴凯湖地区夏季水鸟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食物减少 B.湖水水位上升 C.天敌数量增多 D.水体污染严重(2024·广西·模拟预测)伊犁鼠兔是分布在天山地区的濒危物种,以苔草、金莲花、红景天、雪莲花等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茎叶为食。伊犁鼠兔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区,栖居在岩石裂缝、岩洞之中,夏季常采摘植物,风干储存,以备漫长的冬季食用。近20年来,伊犁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完成下面小题。4.伊犁鼠兔的栖息地主要位于( )A.荒漠草原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5.伊犁鼠兔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天敌增加 B.环境污染 C.食物减少 D.火山喷发6.随着全球变暖,伊犁鼠兔的活动空间将( )A.向高海拔移动 B.向低海拔移动 C.向林线移动 D.向阴坡移动(23-24高二上·福建三明·阶段练习)索科特拉岛是地质时期剧烈的地壳运动下与非洲大陆分离而成,岛上生存的动植物很多是特有的,被称为“地球上的外星世界”。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植物,尽管岛上遍布干燥砾石,龙血树却长得枝繁叶茂。图1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图2为龙血树照片。完成下面小题。7.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推测龙血树叶片的特征是( )A.扁平而宽阔 B.质地软而轻薄 C.厚且表面有蜡质 D.呈细长针状8.索科特拉岛多特有物种的原因主要是( )A.山地面积广大 B.物种演化空间独立 C.自然环境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少(23-24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是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均以草为食。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水鹿和牦牛的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9.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活动率最高的区域主要植被为( )A.山地硬叶林 B.山地针叶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 D.温带草原10.导致草甸区野生水鹿活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 B.草甸植被,缺少食物来源C.牦牛众多,觅食竞争太大 D.海拔较高,大小碎石遍布【提升】(24-25高三上·湖南常德·阶段练习)南美洲栗鼠是一种生活在安第斯山脉海拔500米以上的鼠类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体长约20厘米,重约200克,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南美洲栗鼠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3个月就换一次毛。下图示意某科研团队观测的南美洲栗鼠地面活动个体数量的平均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11.南美洲栗鼠的地面活动规律可反映出其喜欢的环境是( )A.炎热潮湿 B.凉爽干燥C.炎热干燥 D.酷寒大风12.化石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没有迁移到别的大陆,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南美洲栗鼠在当地没有天敌 ②南美洲栗鼠在当地食物充足③南美洲与其他大陆隔绝 ④南美洲环境适宜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4-25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某生态科研团队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沿四条规划线路在世界某地区开展一次生态问题考察。下图示意四个小组的考察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经历陆地自然带最多的小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4.四个小组在考察中都可能会看到的动物是( )A.骆驼 B.金丝猴 C.树袋熊 D.斑马(24-25高三上·安徽亳州·开学考试)高黎贡山属于横断山系重要组成部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但生物本底资料(基础性的、没有被干预过的数据或信息)调查仍有较大欠缺。某小组为了解该区域的鸟兽多样性本底和季节变化动态,沿高海拔的3100~3700m区域布设红外相机进行监测,通过调查发现动物垂直迁移和动物活动强度的季节变化。下左图为高黎贡山及周边区域略图、右图为该小组调查的鸟类物种数的月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有( )①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②信风影响,降水量大③山高谷深,人类影响少④植物种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下列关于高黎贡山鸟类多样性季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鸟类多样性差异冬季多于夏季 B.夏季鸟类由高海拔地区迁出C.冬季鸟类由高海拔地区迁出 D.鸟类多样性重要监测和管理的季节为冬季(23-24高二下·福建厦门·阶段练习)海山通常是指深海大洋中位于水面以下、高度超过1000米的隆起地形。中国某科考队前往卡罗琳海山(如图)考察,发现:海山所在海域生态系统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海山中部有多处海蚀洞,顶部在海面以下28米,呈椭圆形,表面有大面积珊瑚生长。完成下面小题。17.与周围海域相比,卡罗琳海山所在海域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A.海水透明度高,光照充足 B.距岛较近,深受陆地影响C.海水较浅,营养物质丰富 D.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18.科考队得出“卡罗琳海山曾是岛屿”的结论,主要是基于( )A.海山周围生态系统多样 B.海山中部发现多处海蚀洞C.海山上有大面积珊瑚生长 D.海山顶部平坦且呈椭圆形(2024·吉林·模拟预测)哥伦比亚河口近海地区盛产鲑鱼。鲑鱼每年在河流上游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再游入海洋。目前,哥伦比亚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下图示意图哥伦比亚河流域。完成下面小题。19.目前与上游产卵地相比,河口段( )A.含沙量大 B.水量较小 C.盐度较低 D.水温较高20.鲑鱼在上游浅水区产卵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含氧量高 B.浅水区域,空间较大C.阳光充足,饵料丰富 D.流速较慢,成活率高【真题】21.(2021·海南·高考真题)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左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图为“霸王岭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000米以上C.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22.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A.天敌多,食物少 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23.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2024·吉林·高考真题)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透明度 B.流量 C.营养盐 D.流向25.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A.底泥扰动上浮 B.水位涨落携带 C.表层水流汇集 D.河川径流输入(2023·湖南·高考真题)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27.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28.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2·湖北·高考真题)智利竹荚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图示意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影响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海水温度 C.距陆远近 D.种群规模30.推测智利竹荚鱼的生活习性是( )A.冬季产卵 B.顺流洄游 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31.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20动物与环境【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1.本节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了解为了适应环境,动物形成不同的特性而产生的对环境的指示作用(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对动物生存繁殖和迁徙的影响。(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2.学科素养要求区域认知:能根据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说明各种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认识人类活动对动物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能结合区域背景、综合区域各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动物生存繁殖的自然条件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珍惜爱护动物、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重要性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动物与地理环境新高考 2024 全国甲卷第7-8题、湖南卷19题、辽宁卷12-13题2023 湖南卷第8-10题、湖北卷18题2022 山东卷第16题、湖北卷10-11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1.命题分析①考查形式:新教材的新内容,在考查形式上,可能更多以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为切入点,考察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考查频度较高。②考查方式:近五年高考中考查相关考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难度较大。③新趋势:近五年高考中,该部分内容为冷门考点,频次不高。但是24年全国甲卷考到“冰川老鼠”、24年湖南卷考到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23年湖北卷条子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栖息地减少,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与自然保护区内容结合一起考查,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不排除往后再次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2.备考建议复习备考时,要有意识整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调动大气、水、地形等要素进行分析。知识点一: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动物的生存环境(1)食物类型 具体影响陆生动物 ①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少; ②多河流、湖泊,饮水水源充足水生动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等,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②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③水草丰美,饵料充足(2)生存环境类型 具体影响陆生动物 ①气温: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②生存空间:岛屿面积小,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④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适宜动物生存水生动物 ①水温:纬度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生长速度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 ②盐度:不同盐度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 ③水质:水源污染少,水质好,适宜水生动物生存; ④生存空间: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3)生存威胁①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种群繁殖快;②人类活动: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森林、草原减少,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污染加剧,水质下降;过度捕捞;③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威胁。2.动物迁徙与洄游动物迁徙指的是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1)鸟类迁移路线:候鸟沿水平方向上的一定路线做周期性迁移,每种鸟类的迁徙路线基本不变,一般常沿食物丰富的近水地区迁移。类型:冬候鸟因季节和繁殖每年春季返回繁殖地,秋季迁往温暖越冬地避寒,迁徙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夏候鸟则选择与冬候鸟相反的季节。(2)鱼类洄游鱼类由于季节、繁殖和寻食等因素做一定方向的周期性迁移,可分为:类型 具体内容生殖洄游 如淡水区的鳗鱼在生殖期游向深海产卵,称为远陆洄游稚鱼洄游 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生殖期游往淡水中产卵,孵化的稚鱼翌年春季随融化的冰雪游入海洋觅食洄游 鱼类为寻食浮游生物而集群洄游到食饵丰富的水域季节洄游 鱼类因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而洄游到适宜温度的水域(3)哺乳动物迁移哺乳动物也因季节、繁殖和觅食等原因做周期性迁移,如北方苔原带的驯鹿冬季南迁至针叶林带,春季则返回食物丰富的北方苔原带。除水平方向迁移外还有垂直方向迁移,如山区寒冷季节,动物常向低处移动觅食;许多深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一年中在深海和浅海中要分别度过部分时间。例题: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主要由岩浆岩构成,约1亿年前与非洲大陆分离。两千年前人类第一次踏上该岛,如今岛上已有2800多万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比西部特有动物种类丰富,岛上曾生活着3米多高的象鸟等巨型动物,现在还有几十种其他地区没有的狐猴。长尾灵猫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体型最大的哺乳类肉食性动物,善于跳跃,尾长70~80cm,约是身长的一半,体重不足10公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比西部特有动物种类丰富的原因是东部( )A.植被更丰富 B.相对高度大 C.农业活动多 D.城镇数量多2.马达加斯加长尾灵猫体型小且善于跳跃,是为了( )A.躲避狐猴攻击 B.丛林捕猎方便 C.涉水穿越河流 D.草原奔跑迅速3. 与非洲大陆相比,马达加斯加岛巨型动物灭绝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人类滥捕滥杀 B.火山活动剧烈 C.飓风登陆频繁 D.环境发生巨变【答案】1.A 2.B 3.D【解析】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与植物量比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更丰富,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好、更多样,A正确;马达加斯加岛中部的山脉海拔是固定的,与东、西部的海岸线相对高度是一样的,B错误;农业活动多,动物的栖息地会被破坏,种类应该少,C错误;东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且地形坡度大,不适合人类活动,城镇数量少,且人类活动多会侵占动植物生存空间,D错误。故选A。2.马达加斯加岛面积较小,且地形起伏大,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少,又需要在雨林等丛林里捕猎,所以长尾灵猫体型小且善于跳跃,B正确;长尾灵猫以狐猴为食,A错误;长尾灵猫以小动物或狐猴为食,不必穿越河流,C错误;草原捕食以快速奔跑为主,无需跳跃,D错误。故选B。3.马达加斯加岛原有巨型动物应该是因该岛与非洲大陆分离时保留,分离后该岛面积变小,也可能是气候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食物来源减少,逐渐灭绝,D正确;滥捕滥杀是人为原因,A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火山活动较少,B错误;飓风登陆可能使马达加斯加岛受灾,但不至于使巨型动物灭绝,C错误。故选D。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物种灭绝的原因(1)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②自然条件的变化,野生生物无法适应环境。③生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④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①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种类减少以至濒临灭绝。②人类对植物的过度采伐或对动物的过度捕杀。③环境污染加剧,生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④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①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②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③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④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⑤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污染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对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例题:日本暖流因海水透明度高,颜色较深,又叫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势力最强的暖流。日本鳗鱼在西马里亚纳海域产卵孵化,幼鱼跟随日本暖流洄游到日本、中国等陆地河流中生活。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中国福建、广东等地鳗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品鳗鱼大量“洄游”日本市场。但是鳗鱼苗孵化技术尚未解决,需要从海洋中捕捞。下图示意日本鳗鱼自然洄游路线,完成下面小题。4.日本鳗鱼在马里亚纳海域产卵的好处是( )A.食物充足 B.天敌较少 C.水温恒定 D.水深较浅5.鳗鱼选择顺日本暖流洄游,是因为日本暖流为鳗鱼洄游提供了( )A.高盐海水 B.隐蔽环境 C.省力线路 D.充足热量6.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可能导致日本鳗鱼( )A.不再洄游 B.繁殖减缓 C.体型缩小 D.濒临灭绝【答案】4.B 5.C 6.D【解析】4.马里亚纳海域远离大陆、海水深,海水中有机质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食物不足,数量较少,因此鱼类的天敌也少,AD错误,B正确;日本鳗鱼孵化后洄游到陆地河流生活,说明不是深海鱼,应在马里亚纳海域的表层产卵,表层水温随季节变化,并不恒定,C错误。故选B。5.幼鱼的游泳能力很差,跟随洋流洄游,可以节省体力,C正确;鰻鱼洄游后,生活在陆地河流中,说明其不喜高盐海水,A错误;黑潮海水透明度高,不能提供隐蔽环境,B错误;日本暖流流经区为中低纬度海区,海水本身温度较高,充足的热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6.鰻鱼苗孵化技术尚未解决,需要从海洋中捕捞,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出现过度捕捞幼鱼的现象,可能导致鳗鱼濒临灭绝,D正确;捕捞幼鱼不会改变鳗鱼的生长习性和外形,因此不会导致鳗鱼不再洄游、繁殖减缓、体型缩小,ABC错误。故选D。动物与环境的关系(1)动物不适应环境——分布少说明该地不具备动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如气温低、结冰期长,不利于动物的繁殖、生长,而且生长期长,生长缓慢)、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2)动物适应环境——能生存的动物①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动物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四肢、皮毛、心肺等特有器官等方面能够适应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分析;②四肢:粗健,适应当地高原丘陵环境或者湿地沼泽淤泥环境,或者迁徙范围大;③皮毛:厚实,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④心肺发达:适应当地缺氧环境;⑤体内有储水、食物器官:耐饥渴,适应当地干旱环境。某种动物生存条件改变的原因(1)自然灾害:火山喷发、冰川活动、滑坡、泥石流等。(2)人类活动:城市化建设、交通运输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工矿建设、农牧场开发、农业活动(如迁移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采伐业开发、旅游活动开发、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基础】(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兴凯湖湖床坡度较缓、岸滩广阔,是东北亚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兴凯湖地区水鸟数量逐渐增多。图1为兴凯湖位置示意,图2为兴凯湖2021年各月水鸟数量统计。完成下面小题。1.兴凯湖地区3月和10月水鸟的迁徙方向分别为( )A.向南、向北 B.向南、向南 C.向北、向南 D.向北、向北2.兴凯湖地区12月至次年2月水鸟数量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气温较低 B.栖息地少 C.积雪较厚 D.全球变暖3. 兴凯湖地区夏季水鸟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食物减少 B.湖水水位上升 C.天敌数量增多 D.水体污染严重【答案】1.C 2.A 3.B【解析】1.结合图2可知兴凯湖地区3、4月兴凯湖地区水鸟明显增多,春季气温回升,兴凯湖地区候鸟应是从南向北飞;10月秋季兴凯湖的水鸟明显增多,秋季兴凯湖地区气温降低,应是北方水鸟南迁时的重要栖息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兴凯湖地区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区,12月至次年2月属于冬季,气温较低,水鸟向南迁,A正确。兴凯湖地区就是水鸟栖息地,因此该地区水鸟在12月至次年2月数量少的原因不是栖息地少,B错误。兴凯湖地区冬季积雪较厚,也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冬季兴凯湖水鸟数量少的根本原因不是该地区积雪较厚,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兴凯湖地区应适合水鸟栖息,不符合冬季兴凯湖水鸟数量几乎为零的实际情况,D错误。故选A。3.兴凯湖地区地处东北亚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兴凯湖湖水水位上升幅度较大,此时风浪较大,不利于水鸟觅食,该地区水鸟数量较少,B正确。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湖区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水鸟食物较丰富,A错误。湖区水鸟的天敌数量一般是稳定的,而不是天敌数量增多导致水鸟数量减少,C错误。夏季高温多雨,此时兴凯湖水量最多,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并不是水体污染最严重的时候,D错误。故选B。(2024·广西·模拟预测)伊犁鼠兔是分布在天山地区的濒危物种,以苔草、金莲花、红景天、雪莲花等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茎叶为食。伊犁鼠兔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区,栖居在岩石裂缝、岩洞之中,夏季常采摘植物,风干储存,以备漫长的冬季食用。近20年来,伊犁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完成下面小题。4.伊犁鼠兔的栖息地主要位于( )A.荒漠草原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5.伊犁鼠兔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天敌增加 B.环境污染 C.食物减少 D.火山喷发6.随着全球变暖,伊犁鼠兔的活动空间将( )A.向高海拔移动 B.向低海拔移动 C.向林线移动 D.向阴坡移动【答案】4.D 5.C 6.A【解析】4.据材料“伊犁鼠兔主要以苔草、金莲花、红景天、雪莲花等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茎叶为食”可知,伊犁鼠兔栖息地主要位于高山草甸带,D正确;温带荒漠带分布在天山的山麓地区,而非高山裸岩区,A错误;高山冰雪带海拔高,气温低,缺少伊犁鼠免的食物,不适宜居住,B错误;山地针叶林带以乔木为主,缺少苔草等伊犁鼠兔的食物,也不是它高山裸岩区的栖息地,C错误。故选D。5.据材料伊犁鼠兔“以金莲花、红景天、苔草、雪莲花等植物茎叶为食”,近年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采摘金莲花、红景天、苔草、雪莲花等植物,造成这些植物数量急剧减少,故伊犁鼠兔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减少,C正确;天敌数量主要受伊犁鼠兔数量影响,两者保持动态平衡,不会在鼠兔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持续增加,A错;天山人类活动少,环境污染不严重,B错;火山喷发是极少发生的特殊现象,不是造成其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6.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伊犁鼠兔的食物分布海拔高度会升高,故其活动空间将向高海拔移动,A正确,B错误;“伊犁鼠免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区”,林带缺少它的食物,不会向林带移动,C错误;与坡向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23-24高二上·福建三明·阶段练习)索科特拉岛是地质时期剧烈的地壳运动下与非洲大陆分离而成,岛上生存的动植物很多是特有的,被称为“地球上的外星世界”。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植物,尽管岛上遍布干燥砾石,龙血树却长得枝繁叶茂。图1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图2为龙血树照片。完成下面小题。7.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推测龙血树叶片的特征是( )A.扁平而宽阔 B.质地软而轻薄 C.厚且表面有蜡质 D.呈细长针状8.索科特拉岛多特有物种的原因主要是( )A.山地面积广大 B.物种演化空间独立 C.自然环境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少【答案】7.C 8.B【解析】7.由图可知,该地地处亚丁湾附近,临近索马里半岛和阿拉伯半岛,该地纬度低,常年受来自沙漠地区的干热气流控制,气候炎热干燥。龙血树为适应干热环境,树叶厚利于储存水分,叶面有蜡质,减少水分蒸发,C正确。扁平而宽阔和质地软、轻薄主要适应湿热环境,AB错误。枝叶呈细长针状主要适应寒冷环境,D错误。故选C。8.索科特拉岛是地质时期剧烈的地壳运动下与非洲大陆分离而成,岛上生物远离大陆,物种演化空间独立,不易受到其他地区物种影响,所以岛上生存的动植物很多是特有的,B正确。物种独特与当地地形、环境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23-24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是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均以草为食。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水鹿和牦牛的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9.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活动率最高的区域主要植被为( )A.山地硬叶林 B.山地针叶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 D.温带草原10.导致草甸区野生水鹿活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 B.草甸植被,缺少食物来源C.牦牛众多,觅食竞争太大 D.海拔较高,大小碎石遍布【答案】9.C 10.A【解析】9.读图可知,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的活动区主要集中在落叶阔叶林和落叶灌丛林之间的①和②,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可知,①应为山地针阔混交林,②应为山地针叶林。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活动率最高的区域是①,主要植被是山地针阔混交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读图可知,草甸区野生水鹿活动率为0。草甸所处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A正确;野生水鹿以草为食,草甸植被食物来源较为充足,B错误;草甸区家养牦牛活动率仅为4.43,活动率也较低,因此牦牛数量较少,C错误;大小碎石遍布的是流石滩,D错误。故选A。【提升】(24-25高三上·湖南常德·阶段练习)南美洲栗鼠是一种生活在安第斯山脉海拔500米以上的鼠类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体长约20厘米,重约200克,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南美洲栗鼠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3个月就换一次毛。下图示意某科研团队观测的南美洲栗鼠地面活动个体数量的平均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11.南美洲栗鼠的地面活动规律可反映出其喜欢的环境是( )A.炎热潮湿 B.凉爽干燥C.炎热干燥 D.酷寒大风12.化石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没有迁移到别的大陆,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南美洲栗鼠在当地没有天敌 ②南美洲栗鼠在当地食物充足③南美洲与其他大陆隔绝 ④南美洲环境适宜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11.B 12.C【解析】11.根据题目描述,南美洲栗鼠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脉,主要以植物为食,体型较小,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3个月就换一次毛。这些信息表明,栗鼠适应了高海拔的凉爽环境,此外,它们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这些地方通常提供了一个凉爽和干燥的栖息地,这样的环境也有利于它们保持体温和寻找食物。再加上图示中栗鼠在当地22时--次日3时的时间段最为活跃,而正午时基本见不到栗鼠活动,更加证明其更喜欢凉爽的天气。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12.化石记录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未迁移到其他大陆,这可能是由于南美洲环境适宜,适宜栗鼠的生存,而且其食物相对充足,使得它们没有必要冒着风险迁移到其他地方去,②④对;南美洲栗鼠只在夜间时大量出没,可能也是为了防御天敌的缘故,在夜色下活动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①错;南美洲与其他大陆并非完全隔绝,与北美洲相连,③错。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24-25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某生态科研团队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沿四条规划线路在世界某地区开展一次生态问题考察。下图示意四个小组的考察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经历陆地自然带最多的小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4.四个小组在考察中都可能会看到的动物是( )A.骆驼 B.金丝猴 C.树袋熊 D.斑马【答案】13.C 14.D【解析】13.结合经纬网可知,图示区域为非洲南部地区,该区域绝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只有在回归线两侧的西部沿海地区有小范围的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最南端的开普敦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因此丙小组行进路线经过了上述的三个自然带,数量最多。而甲乙丁主要经过了热带草原带,数量较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四个小组都经过了热带草原带,斑马是热带草原带的代表性动物,因此他们都可能会看到斑马,D正确;骆驼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A错误;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和东南亚地区,B错误;树袋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C错误。故选D。(24-25高三上·安徽亳州·开学考试)高黎贡山属于横断山系重要组成部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但生物本底资料(基础性的、没有被干预过的数据或信息)调查仍有较大欠缺。某小组为了解该区域的鸟兽多样性本底和季节变化动态,沿高海拔的3100~3700m区域布设红外相机进行监测,通过调查发现动物垂直迁移和动物活动强度的季节变化。下左图为高黎贡山及周边区域略图、右图为该小组调查的鸟类物种数的月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有( )①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②信风影响,降水量大③山高谷深,人类影响少④植物种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下列关于高黎贡山鸟类多样性季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鸟类多样性差异冬季多于夏季 B.夏季鸟类由高海拔地区迁出C.冬季鸟类由高海拔地区迁出 D.鸟类多样性重要监测和管理的季节为冬季【答案】15.B 16.C【解析】15.根据材料可知,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垂直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①正确;高黎贡山属于季风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受信风影响比较小,②错误;当地山高谷深,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破坏较少,③正确;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多种动物获取食物,动植物种类均较丰富,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 B。16.读图可知,鸟类物种数量夏季多,冬季少,即高海拔地区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差异为夏季多于冬季,A错误;高海拔地区冬季气温更低,地面积雪厚,对鸟类来说缺少食物,只能向温度较高,积雪较少的低海拔地区迁移,而到了夏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高海拔地区有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故而中低海拔的动物进入高山寻找食物和繁殖地,B错误,C正确;夏季鸟类物种增多,夏季监测和管理针对性更突出,效果更明显,D错误。故选C。(23-24高二下·福建厦门·阶段练习)海山通常是指深海大洋中位于水面以下、高度超过1000米的隆起地形。中国某科考队前往卡罗琳海山(如图)考察,发现:海山所在海域生态系统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海山中部有多处海蚀洞,顶部在海面以下28米,呈椭圆形,表面有大面积珊瑚生长。完成下面小题。17.与周围海域相比,卡罗琳海山所在海域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A.海水透明度高,光照充足 B.距岛较近,深受陆地影响C.海水较浅,营养物质丰富 D.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18.科考队得出“卡罗琳海山曾是岛屿”的结论,主要是基于( )A.海山周围生态系统多样 B.海山中部发现多处海蚀洞C.海山上有大面积珊瑚生长 D.海山顶部平坦且呈椭圆形【答案】17.C 18.B【解析】17.由材料可知,卡罗琳海山顶部在海面以下28米,距离海面近,海水较浅,营养物质丰富,生物资源丰富,C正确; 与周围海域相比,海水透明度没有明显差异,A错误; 距离岛屿较远,受陆地影响较小,才使得生物资源受人类破坏小,B错误;附近无寒流流经,只有北赤道暖流经过,D错误。故选C。18.联系已学可知,海蚀洞属于海岸地貌,海山中部发现多处海蚀洞说明海山曾出露海面,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洞,B正确; 海山周围生态系统多样、大面积珊瑚生长都无法反映出海山出露海面,AC错误; 海山顶部平坦且呈椭圆形可能由于海水运动侵蚀,不一定要出露海面,D错误。 故选B。(2024·吉林·模拟预测)哥伦比亚河口近海地区盛产鲑鱼。鲑鱼每年在河流上游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再游入海洋。目前,哥伦比亚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下图示意图哥伦比亚河流域。完成下面小题。19.目前与上游产卵地相比,河口段( )A.含沙量大 B.水量较小 C.盐度较低 D.水温较高20.鲑鱼在上游浅水区产卵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含氧量高 B.浅水区域,空间较大C.阳光充足,饵料丰富 D.流速较慢,成活率高【答案】19.D 20.C【解析】19.根据材料“目前,哥伦比亚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图中水库位置多位于下游,水库有降低河流含沙量的作用,故目前河口段含沙量小,A错误;河口作为河流的入海口,通常会汇聚河流的全部水量,所以水量应该是相对较大,B错误;河口段相对上游更靠近海洋,故河口段盐度相对较高,C错误;“河流上游浅水区产卵”,联系实际鲑鱼为冷水鱼,可推知,与上游产卵地相比,河口段地势较低,水温较高,D正确。故选D。20.海拔高,水体中含氧量不高,A错误;水域浅,可能生存空间小,且生存空间对产卵影响小,B错误;海拔高,浅水区,光照强,浮游生物繁殖快,鱼类饵料丰富,C正确;上游地区一般流速较快,D错误。故选C。【真题】21.(2021·海南·高考真题)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左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图为“霸王岭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000米以上C.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22.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A.天敌多,食物少 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23.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答案】21.C 22.D 23.D【解析】21.根据材料可知,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3月为旱季,4-11月为雨季;1月降水少,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7月为雨季,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A错误,C正确;4月和10月为旱季和雨季的过渡季节,其活动轨迹不易追踪,BD错误。故选C。22.根据材料1980年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所以当前食物增多,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热带季雨林面积增大,B错误;气候变暖背景下导致的病虫害跟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关系不大,C错误;自然保护区中有道路等,有一定的人类活动,将其栖息地分割,使得猿群分布比较分散,影响其生存繁殖,D正确。故选D。23.基因技术应主要针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根据材料,近些年海南长臂猿数量有所增加,不需要采用基因技术,A错误;道路建设,使栖息地更加破碎,不利于保护海南长臂猿,B错误;加强巡山会打扰其生存环境,人工驯化不利于野生习性的保护,C错误;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进而扩大其生存空间,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D正确。故选D。(2024·吉林·高考真题)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透明度 B.流量 C.营养盐 D.流向25.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A.底泥扰动上浮 B.水位涨落携带 C.表层水流汇集 D.河川径流输入【答案】24.A 25.B【解析】24.由材料可知,6月为丰水期,因为丰水期为水库蓄水期,上游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经库尾进入水库后流速减缓,水体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如泥沙沉降、冲刷力降低,水体透明度升高,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浮游生物繁殖较快,数量较多,因此,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为丰富,A正确;与流量、营养盐、流向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25.由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9月是丰水期过后的平水期,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水位涨落携带,且消落区为草原分布,有机质含量较多,B正确;9月份入库水量较少,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底泥扰动上浮,A错误;9月份平水期,不会有大规模的表层水流汇集,C错误;9月份是平水期,河川径流输入较少,D错误。故选B。(2023·湖南·高考真题)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27.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28.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26.C 27.A 28.D【解析】26.读图可知,在11:00至13:00(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冬季在地表活动的比例高于夏季,这是因为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在地表晒太阳时间多,C符合题意;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在地表活动比例与昼夜长短、天敌数量和食物数量关系不大,排除ABD。故选C。27.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度为33`S,29°14`E,北京时间15: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9时。当地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太阳从东北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北,上午时间太阳均在东北方,9时时东北坡为向阳坡,因此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东北坡,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8.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则晒太阳时间增多,③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食物大多在雪下,非洲冰鼠为了获得食物,往往构筑雪下通道觅食,则地面觅食时间减少,④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非洲冰鼠不囤积食物,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求的食物并不会明显减少,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022·湖北·高考真题)智利竹荚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图示意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影响智利竹荚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海水温度 C.距陆远近 D.种群规模30.推测智利竹荚鱼的生活习性是( )A.冬季产卵 B.顺流洄游 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31.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29.B 30.C 31.B【解析】29.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南半球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竹荚鱼的洄游方向主要由东南向西北,与盛行风向恰好相反,A项错误;冬春季节西风漂流带来的南极冷水势力加强,导致海水表面温度降低,冷暖水混合区向北移动,鱼群向北洄游,夏秋季节冷水势力减弱,混合区向南移动,鱼群向南洄游,B项正确;读图中洄游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路线与距陆远近无明显关联,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测种群规模对洄游路线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30.由图可知,成鱼洄游路线偏高纬、偏西,幼鱼洄游路线偏东、偏低纬,高纬处受西风漂流带来的冷水影响较大,低纬处受寒流影响较弱,高纬海区温度较低纬海区温度偏低,因此推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C项正确。故选C。31.厄尔尼诺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幼鱼活动范围应向高纬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①正确,②错误;拉尼娜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低,幼鱼活动范围应向低纬方向收缩,即向北偏移,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20动物与环境【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原卷版).docx 专题20动物与环境【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