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语文)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一、【新情境试题】积累(21分)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幸而有一盏读书灯,愿意日日夜夜被点亮。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到苏轼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中国人对书本的热情、对阅读的推崇以及读书之刻苦、学习之勤奋,自古有之。用阅读的方式与生活相处,每一个有趣的灵魂都会在书里相遇。
(一)遇·自然之美
通过走进七年级语文课本,使我们欣赏到了四季的自然美景。春天,山朗润起来了,细雨绵绵,草色青青,有呼朋引伴的鸟儿,有怒放着的五彩缤纷的花朵,美不胜收;夏天,莲叶铺满了河面,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着,青蛙开始聒噪起来,整个世界变得热烈而粗ɡuǎnɡ( );秋天,静.谧.的秋雨携着片片枫叶带来风的萧瑟,田野染上一层金黄,果园里硕果累累,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冬天,雨好似化了妆,变成了美丽的雪花,山上有害羞的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罔( ) (2)ɡuǎnɡ( )
2.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反映春季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抄写到横线上(不用写序号)。(2分)
①细雨丝丝润万物 ②天高云淡风正清 ③红莲翘指蜻蜓吻 ④菊灿枫红桂飘香
⑤碧水吟歌蛙鼓合 ⑥寒山千里染素雪 ⑦红花点点绣千山 ⑧枯枝万朵红梅开
春季:
(二)遇·人文之美
泡一杯香茗,煮一杯咖啡,品一品书中那优美的人文乐章。触动你心灵的,也许是《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在病入膏肓憔悴之极时,还无微不至照顾瘫痪儿子的那份伟大的母爱;也许是《散步》中作者在家人意见出现分歧时选择之下的温情;也许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回忆起多姿多彩、天真欢乐的童年时深深的叹惋;也许还是《再塑生命的人》中顽强的海伦·凯勒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毅、对知识的渴求……
3.以上三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4.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静谧:
(2)憔悴:
5.下面从以上三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对书本的热情、对阅读的推崇以及读书之刻苦、学习之勤奋,自古有之。
B.用阅读的方式与生活相处,每一个有趣的灵魂都会在书里相遇。
C.通过走进七年级语文课本,使我们欣赏到了四季的自然美景。
D.秋天,片片枫叶带来风的萧瑟,田野染上一层金黄,果园里硕果累累,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三)遇·诗韵之美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绘景、诗言情、诗咏志,千百年来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6.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7)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 , 。
(8)李华同学常常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王冬梅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说的两句话劝说道:“ , ”。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阅读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bì)益。
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
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当“浅阅读”“碎阅读”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强甄别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合孩子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也应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4日,有删改)
材料二:
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快乐阅读博览群书、积累学识、增长才干、涵养道德、坚定理想,根据“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安排,4月23日,在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国家图书馆等部门共同举办“世界读书日·成长与担当”网络主题直播活动。
从选书到读书,从阅读到写作,从个体到社会,从品书到荐书,直播活动不仅有力引导广大青少年认知阅读的意义、找到阅读的乐趣、掌握科学的方法,还为他们推荐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等一批优秀的出版物,送出了一批优秀图书、文创和阅读器。不到两个小时的直播,近300万人次青少年收看互动。很多网友表示,将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与力量,书写更出色、更全面的人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量。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4月25日,有删改)
【选自《语文教育蓝皮书: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
7.请简要概括你从材料三的两个统计图中得出的正面结论。(写出三条即可)(3分)
8.请结合材料和实际,就“如何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这一话题,向学校和家庭各提出两条具体的建议。(2分)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大有好处。
B.材料二中的网络主题直播活动为青少年认知阅读意义,掌握阅读方法等方面都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C.为那些缺书、少书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图书,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推进教育公平。
D.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并不缺乏书籍,可以任意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度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下午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我们至今还记得,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④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给我们讲作文。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⑤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只看这些字,你前面的作文,字非常地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地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的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有删改)
(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2016年4月4日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该奖项设立60年来,首次有华人作家问鼎。)
10.文章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11.赏析句子。(4分)
(1)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
(2)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2.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有特色,请选择一个例子作简要分析。(3分)
13.作者认为“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语文老师具有的品格,并结合生活实际,简单谈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2分)
15.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志:记,记住。②说(shuì)劝说。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_____________
(3)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好:_____________
(4)是不亦善学乎 善: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不思则罔 C.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D.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
19.【甲】【乙】两文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这对我们的学习有怎样的启发?(4分)
三、综合(10分)
20.求学的道路上,人生的旅途中,良师益友像羽翼,帮助我们飞得更高,行得更远。班级将围绕“生命中的良师益友”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请根据活动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名著中忆良师】根据内容完成填空。(4分)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① ,一共有十篇散文,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其中展示了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老师形象,他们分别是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的启蒙老师② 和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③ 。塑造这两位老师形象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不同的主题思想,前者是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后者则是④ 。
(2)【任务二:实践中结益友】开学时,老师安排你与小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
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 (2分)
(3)【任务三:团队中论交友】同学们分组搜集了一些关于“交友之道”的名人名言,小诚结合名言发表了自己的感言。请仿照小诚的发言,任选下列一句名言,谈谈你对“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友”的看法。要求:80字以内,观点明确,有理有据。(4分)
示例: 君子之交淡如水。——冯梦龙 小诚的发言:“君子之交淡如水”指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像水一样清澈,不掺杂污 浊。我们在与朋友交往时,要保持一颗纯洁真挚的心,避免虚伪和利用。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庄子》
四、写作(50分)
21.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有前行,就有怀念,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总有一个地方会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忧伤、欢乐……
请以“怀念那__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
(1)将文题空格处补充完整再写作。
(2)书写你成长过程中真实的经历,抒发真实的感情,不得套写、抄袭阅读中的文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如果需要地名、校名、人名用A、B、C等代替。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积累(21分)
1.(1)wǎnɡ (2)犷
2.①细雨丝丝润万物 ⑦红花点点绣千山
3.呼朋引伴 美不胜收 五彩缤纷 争先恐后 硕果累累 病入膏肓 无微不至 多姿多彩
4.(1)静谧:安宁、平静。 (2)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5.C
6.(1)峨眉山月半轮秋
(2)岐王宅里寻常见
(3)应傍战场开
(4)此夜曲中闻折柳
(5)学而不思则罔
(6)密密地斜织着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阅读(39分)
7.(3分)
①家庭和学校在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②中小学生喜欢阅读的最主要原因是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③大部分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浓厚;
④大部分家庭可以做到每月进行亲子共读,其中部分家庭的亲子共读频率较高。(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8.(2分)【示例】学校:①打造校内阅读空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②教师:不断提升阅读鉴赏和教学设计能力,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2分)
家庭:①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多购买孩子感兴趣的图书,供孩子快乐阅读;②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分)
9.(2分)D
10.(1)语文老师为“我们”阐释什么是“语文”。
(2)语文老师教“我”写作文,引导“我”成长。
11.(1)加点词“踢”表现出当时的“我”愤怒的情绪,对老师粗鲁的态度,衬托出语文老师的形象。
(2)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借纯净、澄澈的月光表现了“我”盛怒平息之后内心的敞亮、恬静与轻松。
12.答案示例:语文老师的外貌给我的印象与老师在我心目中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语文老师与历届语文老师对我作文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我到语文老师宿舍时的态度与语文老师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我到语文老师宿舍前后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语文老师对我成长的帮助之大;突出评价对我的打击之大,也从侧面突出了我的浮躁;突出了语文老师的细致与耐心,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爱。
13.答:文中的语文老师对“语文”的独到理解,有伟大的人格和宽广的精神世界,她对“我”的教海让“我”终身受益,外表普通,但真诚、直率,有一颗细腻、温柔、敏感的金子般的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虽然很严厉但也幽默有趣。有一次我在学校感冒发烧了,联系不到我的家长,是语文老师带着我去看病的,她还贴心地叮嘱我注意穿衣,记得吃药。她是一个十分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14.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15.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16.(4分)(1)疑惑 (2)以……为快乐 (3)喜爱,爱好 (4)善于
17.(2分)A
18.(4分)
(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2分)
(2)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却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2分)
19.(2分)他们都认为善于思考的人才是“善学者”。启发: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确,可能事倍功半。就像【乙】文中的那位“好学而不得法”的王生,即使记住再多老师讲的知识,如果不去思考,也只能是个两脚书橱而已。
三、综合(10分)
20.(1)①《朝花夕拾》 ②寿镜吾 ③藤野先生
④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与赞美
(2)表达得体即可。
示例:小芳,你好!我是xx,性格活泼开朗,喜欢打兵乓球和看书。我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关照!
(3)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朋友会对自己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在交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品行端正的人交朋友。
示例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指同朋友交往时要讲诚信。这句话启发我对朋友要说话算话,遵守诺言,不撒谎,不轻易食言。
四、写作(50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