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初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80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5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小题,40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生命现象,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肉质叶像石头的石头花 B.长蘑菇的朽木
C.鱼的化石 D.蠕虫病毒
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种子萌芽 B.冰雪消融 C.火山喷发 D.钢铁生锈
3.2022年12月,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刷爆网络,以下哪一项是ChatGPT能完成的( )
A.和你一起进行呼吸 B.和你一起长大
C.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 D.通过吃饭获取营养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鸡飞狗跳 B.花谢花飞 C.大雁南飞 D.冬去春来
5.下列现象与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生物的新陈代谢,排出废物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物能进行呼吸
D.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在北方,梧桐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7.2023年3月,摄影爱好者在长江南通段首次拍到怀孕的长江江豚,体长超过1米,可以通过回声定位探测环境。上述信息中,能说明长江江豚是生物的依据是( )
A.主要分布在长江中 B.成年江豚身体庞大
C.通过怀孕繁殖后代 D.用回声定位探测环境
8.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已造成135人遇难。地震发生后,埋在废墟中的人,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呼吸的通畅。若等待救援时间过久,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求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还可以通过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来保持体内的能量供给。“呼吸”“饮用水和无机盐”、“食用蚂蚁”等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一项基本特征( )
A.生物由细胞构成 B.生物具有新陈代谢
C.生物能生长发育 D.生物能繁殖
9.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杂交水稻的成功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发育 B.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够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10.小明在护理一盆景时,在一年多的护理过程中,一直在该盆景的同一侧浇水,发现该盆景新生长出的根几乎都是朝着浇水那一侧生长,这体现了生物( )
A.能排出体内废物 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进行呼吸 D.能遗传和变异
11.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需要呼吸 B.水稻季末落叶——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腋芽来年再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2.下列诗句中的描述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3.近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影像资料时发现,放置在勐腊和勐养两个子保护区的红外相机均拍摄到了云豹的清晰影像。科研人员长时间利用红外相机等工具研究动物的行为,主要采用了(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分析法
14.在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的名称 B.观察到的有害生物统统杀死
C.将奇特的植物带回家研究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15.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 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 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
16.“可以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眼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这是对下面哪种科学方法的描述(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对照实验法 D.模拟法
17.下列属于科学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是( )
a.观察 b.推理 c.分类 d.建立模型
e.交流 f.维修仪器
A.abc B.abcd C.abcde D.Abcdef
18.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概述中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
19.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
A.①和④ B.②和⑥ C.①和⑥ D.③和④
20.如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5个镜头,①、②、③一端有螺纹,④、⑤一端无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物像,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①和⑤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⑤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2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其______和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22.“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木叶动秋声,清风徐来,秋便有了秋的味道。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观雨滴轻盈,芦苇飘摇,莲藕清香,真是天凉好个秋!
(1)清风阵阵,落叶飘零,树木产生的一部分______也被带走。
(2)夏蝉破土爬树,脱壳羽化,说明了生物能够______;盛夏蝉鸣阵阵,这是雄蝉在吸引雌蝉交配,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开始______下一代;
(3)雨滴飘落,芦苇轻晃,二者都在动,这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雨是生物。
(4)藕香袭来,让人不禁食指大动,说明生物能______;人们吃藕和其他的食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
23.资料阅读:某学习小组开展“稻田养虾”综合实践活动,让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小龙虾活动时能松土通气,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有时青蛙会以虾苗为食,维持生态平衡,从而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
(1)“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2)小龙虾活动时会产生“排泄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3)“稻田养虾”过程中,播种下水稻苗、放养小龙虾苗,到最终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4)小组成员到稻田欲捕捉小龙虾时小龙虾四散逃避,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24.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有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购买辣条食用。组员疑问:辣条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材料:辣条、仓鼠20只、普通鼠粮、可关仓鼠的笼子等)请完善探究方案:
第一步,提出问题: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第二步,作出假设:______。
第三步,制订计划与实施计划: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10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 4只已经死亡6只活动能力弱
第四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第五步,交流讨论: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
(3)每组用10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5.在探究“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活动中,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长短)。
编号 土壤种类 浇水量 光照时间长短
1 壤土 +++ +++
2 壤土 +++ ++++
3 砂土 +++ +++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______。
(2)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______号花盆。
(3)预计一段时间后,______号花盆中植物生长状况最好。
1.A 2.A 3.C 4.D 5.C 6.C 7.C 8.B 9.B 10.B 11.B 12.D 13.B 14.D 15.A
16.B 17.C 18.D 19.C 20.D
21.目镜和物镜
22.(1)水分 (2)生长和发育;繁殖 (3)不能 (4)进行新陈代谢;营养
23.(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4.(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辣条。 (2)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甲组。
(3)每组用10只仓鼠进行实验,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
统计意义,使用足够数量的仓鼠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差异,并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辣条对仓鼠的生长和活动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乙组仓鼠中出现了死亡和活动能力减弱的情况,而甲组仓鼠则保持正常。这表明辣条可能对仓鼠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25.(1)光照时间长短。 (2)3。 (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