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10 月检测高一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人狼御鬼别。只几个石头瘀过,小凡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间何时猜得 不过几乎原始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这首词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社会主义,纵贯几百万年的历史、气象使宏,古今罕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 “人感相遇别”,喻指人类开始进入最初发展阶段B. “只几个石头磨过”,说明原始社会采用磨制石器C、“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了生产关系的更新迭代D.“不过几千寒热”,说明人类社会跨度长达数千年2.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右图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是夏商周时期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一。对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是A.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B.统治阶级以收取地租作为主要的剥削方式C.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产生D.人们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铁质农具3.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A.生产资料都归私人占有 B.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C.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D、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4.恩格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中模仿工人的语气提到:“6马克吗 但是我只拿到3乌克呀! 我的资本家向天发誓说,我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只等于3马克”。由此可见A.空想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B.资本家榨取了剩余价值C.资本家占有全部劳动成果 D.工人完全依附于资本家5.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C.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 D.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理论和实践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这说明了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和人民的理论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具体方法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能实现历史性飞跃D.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7.毛泽东一生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并经常向党内推荐共同研读《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要不断重温经典《共产党宣言》,是因为《共产党宣言》①指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共产党人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③深刻洞见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国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④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理论源头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2024年暑假,各地游客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线路,其中,要想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光荣而艰苦卓绝的历史,下列路线最适合的是A.北京五四大街——重庆解放碑——深圳渔民村——北京鸟巢水立方B.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庆油田C.浙江嘉兴南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天安门D.北京故宫——辛亥革命纪念馆——井冈山——安徽凤阳小岗村9.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所属的革命范畴和结果相同 B.两者的革命任务和基础的政治网C.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 D.两者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不同1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 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1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新中国的成立A.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B.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C.说明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D.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 “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1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大量财富。以下对这些财富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制度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物质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③理论准备——坚持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宝贵经验——总结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1952年,中国第一条完全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铁路——成渝铁路通车;1957年,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是①封建专制政治的废除激发了人民积极性 ②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启为发展指明了方向③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战略性转移 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从小岗破冰到深圳试水,从浦东开发到滨海建设,从海南起锚到雄安崛起,从长三角一体化到粤港澳大湾区腾飞——正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历史轴线,串连起日新月异的历史巨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③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④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人如此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 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 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 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对此,下列对改革开放解读最恰当的是2A.梅花扑鼻香——伟大的自我革命 B.大胆去尝试——需要解放思想C.黄金无足色——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仍需做罪智——已经圆满完成18.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根本问题,即A.发展道路问题 B.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19.科学社会主义探求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材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A.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B.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C.具有中国特色,可作为各国现代化的母版 D.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20.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中国梦的本质是A.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国家安定 B.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C.产业振兴、环境优雅、社会文明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1.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梦想。中国愿意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这主要表明A.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B.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C、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D.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的总和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A.人民当家作主 B.坚持依法治国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实行对外开放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以后,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围绕一个主题发展和完善。这一主题是A.中共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4.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活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号极限深潜。上述成就的取得A.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唯一科学的制度B.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合用于一切国家C.进一步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D.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新的飞跃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具体方案C.体现了中国制度自信,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D.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依法治国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共25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2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他们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们的改革开放不能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要从我国3国情出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帆的邪跳,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矩路一条,端善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1)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说明“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的原因。 (10分)(2) 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时代重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挺膺担当”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8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 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字数在250左右。27.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为我们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宏伟蓝图,不仅指引江苏全面小康建设,更引领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十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领导下,汇聚奋进之力,一笔一画把“强富美高”新江苏从“大写意”绘制成“工笔画”:“经济强”: 全省从2014年的6.51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2.82万亿元,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5个城市经济总量过万亿。“百姓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72万元增加到5.2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0∶1降至2.07∶1,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环境美”:在经济总量接近翻了一番的同时,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6.4%、30.9%左右,连续3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社会文明程度高”:13个设区市全部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经验”、 “马庄经验”影响广泛,高质量发展成果在江苏浇灌出绚丽的社会文明之花。结合材料,分析江苏省绘制“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工笔画”是如何贯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 (7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C3. A4. B5. A6. D7. B8. C9. C10. D11. A12. B13. B14. D15. C16. A17. B18. B19. B20. D21. B22. C23. B24. C25. A二、简答题26.(1)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适应新形势的要求。②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要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如果盲目迎合西方,改变社会主义方向,会导致社会混乱,失去发展的根基。③我国国情复杂,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模式。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发展道路。因此,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2)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勇于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挺膺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谢谢大家!27.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省人民在省委领导下绘制“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工笔画”,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百姓富”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③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强”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美”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文明程度高”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