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中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等级得分知识·能力·运用(共51分)一、让生字走进语境。(10分)远古时代,祖先们治理洪水,驱赶měng shòu( ), jí shǐ( )累得jīng pí lì jié( ),依然不断探索世界的ào mì( )。他们学会种植 shuǐ dào( ),发展新 jì shù( )。他们想象力丰富, huàn xiǎng( )有一天能hū fēng huàn yǔ( )。祖先们真令人敬佩!二、选字组词。(4分)[输 愉 喻 偷] ( )赢 ( )快 ( )盗 比( )[狠 很 狼 痕] ( )快 凶( ) 母( ) ( )迹三、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正确的答案。(6分)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钧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空隙”“拂过”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xī fú B. xì fó C. xì fú D. xī fó2.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舒服 B. 一顺儿 C. 钧匀 D. 重叠3. 对“引人注意”中的“引”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起,使出现 B. 牵引,拉 C. 离开 D. 用来做证据或理由四、选择题。(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积累 B. 累计 C. 劳累 D. 累教不改2. 关于“发明”和“发现”,下列句子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科学家仔细研究鲨鱼,发明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B. 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C. 人们发现爬山虎的脚的底部,其实就是紧贴着墙壁的小圆片。D. 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爸爸发现了电灯开关。3. 2020年7月 23 日,伴随着( )的轰鸣声,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直冲云霄。随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A. 锣鼓喧天 B. 人声鼎沸 C. 震耳欲聋 D. 风号浪吼4. 由“腾云驾雾、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你分别想到了哪些人物 ( )A. 孙悟空、曹操、二郎神、哪吒 B. 孙悟空、诸葛亮、八仙、哪吒C. 八仙、周瑜、二郎神、孙悟空 D. 孙悟空、诸葛亮、二郎神、哪吒5.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设问)B.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排比)C. 蝉坐在树的枝头上,不停地唱歌。(拟人)D. 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比喻)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1.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2. 照样子,写句子。(2分)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太阳出来了,小桥、湖面、远山都变成了金色。3. 漫步在校园里,不时能看到 ,听到 ,闻到 。(补写句子)(3分)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1分)1. 读文赏景。自然风光或壮观,或静美:《观潮》中“只见白浪翻滚, ”;《走月亮》中“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 !”;《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2. 读诗明理。《题西林壁》中的“ , ”蕴含着“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的道理;《雪梅》中的“ , ”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要学会取长补短。3.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积累了气象谚语:“夏雨少, 。”还积累了鼓励勇于提问的名言:“ ”4. 我们学习了几篇神话故事,其中我对《 》印象最深,因为 。七、读机票,完成下面的练习。(3分)1. 寒假快要结束了,李欣即将从 坐飞机到 。你可以提醒她在 2 月 日前收拾好行李。2. 机场要求至少提前40分钟办理完登机手续,所以李欣应该在当日( )之前办理完登机手续。A.17:10 B. 16:30 C. 15:503.李欣要找的登机门编号是 ,她的座位号是 。阅读·理解·感悟(共19分)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6分)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1.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用“ ”在文中画出来。(1分)2. 雷达的天线就像(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 ),雷达的接收装置就像( )。(3分)A. 蝙蝠的耳朵 B. 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C. 蝙蝠的嘴3. 对文中加点词语“终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体现了科学家为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B. 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被发现是个意外C. 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萤 火 虫萤火虫这个小家伙非常常见,几乎所有人都见过它用荧光表达自己快乐心情的样子,即使是那些没有见过它的人,也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这位昆虫界的小明星身着斑斓的铠甲,提着灯笼在夜色中舞蹈,就像一粒火花突然从滚圆滚圆的月亮上坠下来,消失在了茂密的青草丛中。法国人把萤火虫叫“发光的蠕虫”。严格来讲,这个名字并不科学,首先萤火虫根本不是蠕虫;其次,即使仅从外表上看,也不能把蠕虫的帽子戴在萤火虫的头上。我想人们之所以叫它蠕虫,可能是因为萤火虫在未成年之时,确实和蠕虫有几分相像,虽然雄虫到了交配成熟期会长出鞘翅,但雌虫终生都会保持着幼虫的形态。即使是这样,“蠕虫”这个称呼也不恰当。因为蠕虫是没有脚的,但是那些暗夜中的舞者却足足有六只脚,虽然这些脚有些短,但萤火虫却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它们,甚至能迈着碎步小跑。蠕虫是没有衣服的。看看那些萤火虫吧! 它们的衣服是那样华丽,棕栗色、粉红色、鲜红色,斑斓的色彩涂抹在坚韧的外皮上,显得既华贵又英气。如此看来,那些赤裸裸的蠕虫和威风的萤火虫哪有一丝一毫的相像呢 从表面上看萤火虫小巧柔顺,可它实际上却是一种食肉昆虫,而且它的捕食手段罕见的恶毒,这个事实大概会令很多人瞠目结舌。我之前阅读昆虫学家们的著作时就已经知道。蜗牛是萤火虫喜爱的食物之一,但至于萤火虫是怎样捕捉并食用这些蜷缩在厚厚的硬壳中的美味的,我却并没有从书籍里获得准确的答案。直到我对萤火虫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之后,这些谜团才最终被解开。萤火虫爱吃蜗牛,尤其是一种比樱桃还要小一些的蜗牛。这些蜗牛喜欢生活在稻田里或者沟渠边,整个夏季这些地方都比较潮湿,且杂草丛生,非常适宜蜗牛居住。它们常常成群地附着在稻秆上。这些蜗牛非常懒惰,而且反应迟钝,我经常看到它们一动不动地趴在植物的茎秆上,就连对危险的天敌——萤火虫的靠近也毫无知觉。萤火虫对这些食物的聚居地十分熟悉,所以常常潜伏在那里,只要一发现蜗牛就会迅速出击,用精湛的外科手术技巧将猎物麻醉,然后美餐一顿。1. 画“ ”的句子写得真有意思,我从 、 等词中感受到了 。(3分)2. 写一写蠕虫与萤火虫的区别。(3分)蠕虫 萤火虫 我的结论有六只脚没有衣服3. 读完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 (2分)4.“蜗牛是萤火虫喜爱的食物之一”中的“之一”能去掉吗 为什么 (3分)5. 读完这篇短文,我觉得它很有可能选自《 》这本书,我的理由是 。 (2分)选材·构思·表达(共30分)十、习作表达。(30分)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如身边的人、景、物等。请你以“ 变化大”为题写一篇习作,要写清楚变化,还可以写出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参考答案:期中测试一、猛兽 即使 精疲力竭 奥秘 水稻 技术 幻想 呼风唤雨二、输 愉 偷 喻 很 狠 狼 痕三、1. C 2. C 3. A四、1. C 2. A 3. C 4. B 5. B五、1.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改进了学习2. 太阳出来了,小桥变成了金色,湖面变成了金色,远山也变成了金色。3. 示例: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广播里老师的播音声鲜花的芳香六、1.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抱着一个月亮 露似真珠月似弓2.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3. 秋霜早 示例:好问则裕,自用则小。4. 示例:精卫填海 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让我敬佩七、1. 海口 哈尔滨 19 2. C 3. 11 7E八、1.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2. C B A 3. B九、1. 示例:斑斓 舞蹈 作者对萤火虫的喜爱2. 没有脚 有坚韧、多彩的外皮 萤火虫不是蠕虫3. 示例:作者为什么拿萤火虫和蠕虫作比较呢 4. 不能。因为“之一”的意思是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如果去掉,就体现不出蜗牛还有其他喜爱的食物。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5. 昆虫记 示例:语言生动准确,体现了作者观察的严谨认真、坚持不懈、细致入微,这都是《昆虫记》的特点十、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