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弘扬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德修养 :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 法治观念 :增强劳动观念,爱岗敬业,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具有公民意识。 健全人格 :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提高搜集、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责任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和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点 奉献和服务社会对我们的作用,实现社会服务的具体途径和要求。
教学 难点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认识到奉献的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中悄然涌现出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身影,他们身着一袭醒目的“红马甲”,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需要关怀与帮助的角落。在疫情防控的前线,他们化身“守护者”,测温登记、宣传防疫,用实际行动筑起安全的防线;在抗洪救灾的战场上,他们是不畏艰难的“逆行者”,搬运物资、疏散群众,用坚韧和勇气守护家园;在偏远山区,他们是传递知识的“支教者”,用爱与智慧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们是携手同行的“伙伴”,助力贫困群众走向富裕;在交通繁忙的路口,他们是耐心的“劝导员”,维护秩序、保障安全。他们的名字,叫做志愿者,以平凡之躯,汇聚成不凡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的精神,让这个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提问:在当前社会,那些身穿“红马甲”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现了社会责任与公民担当,并对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授新课 袁辉--毕业时的“不同寻常选择 24岁的袁辉刚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他正面临着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要选择拿着导师的推荐信,袁辉来到南京一所杂志社面试,总编对他甚是满意。在这里工作,年薪几十万,只要认真上班,努力干活,未来在南京必定有一个不错的发展。但就在这个节骨眼,袁辉却犹豫了。“当支教老师,是我从高中时就有的梦想。”相比于喧嚣的城市,袁辉更喜欢质朴的农村,更重要的是,支教这件事情有意义。 思考:如果你是袁辉,你会如何选择 袁辉为数不多的钱,最后还是用在了孩子们身上。有个叫“小勇”的学生,爸爸瘫痪在床妈妈离家出走,家里的重担全靠孩子扛着。袁辉会把自己省下的钱,给小勇买些生活和学习用品。有时候,袁辉会把自己1000块的补助全部给到孤儿小谭作为生活费。而自沙坪小学的其他几个生活困难的孩子,逢年过节也总会收到袁辉的礼物。 为了让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他设计出融合情景剧元素的授课模式,用别致、幽默的方式,让羞涩拘谨的大山孩子活跃起来。 思考:初到支教学校,谭定才说“我们这里条件艰苦,待遇不高”,袁辉说“我不是为了钱”,那袁辉是为了什么 提示:是为了做一份自己喜欢、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能够在生日当天参与学青会的志愿服务,弘扬奉献互助的志愿者精神,让教学漫谈,更加特别!”在第一届学青会(公开组)时笔我的生日更加有意义球比赛现场,礼仪志愿者邢靖谊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想一想:这个与“小青芒”相伴的特殊生日让邢靖谊有哪些成长与收获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知识小结:服务社会的意义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你了解这这个组织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据官方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2.8万场次参与青年志愿者46万人次,服务对象超248万人次。 今年的7月6日是第十四个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国残联于2014年发起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围绕日常照料、就业支持、支教助学、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思考:请你结合材料谈谈我们青年服务社会还需要如何做 提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图片分享: 思考: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如何做 提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2024年劳模风采 | 徐芳:在环卫保洁第一线,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徐芳,2010年11月开始从事城市环卫工作,现任泗阳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车队高压水车驾驶员、机扫班班长。13年来,她一直战斗在环卫保洁第一线,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以执着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人生的光辉篇章,曾获得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宿迁市劳动模范”、泗阳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为历年卫生、文明城市创建迎检和重点环境卫生保障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思考:从徐芳的事迹中我们应该如何服务社会? 提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誓词是:“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誓词中,我们感受到(  ) ①志愿者以“奉献、服务、友爱、互助、团结、进步”为宗旨 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雷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 ③志愿者在传播一种“关心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理念 ④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服务社会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 ③我们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④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冬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向社会各界正式发布。本次赛会主要招募通用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冬奥组委特别鼓励掌握冰雪运动技能的运动员报名申请。这主要表明参与志愿服务(  ) A.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B.应该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C.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 D.弘扬了友善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5.马旭是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空白,被称为军中的“居里夫人”。2018年9月,86岁的她将毕生积蓄的1000万元巨款,捐给了家乡,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捐助用于教育、公益事业,能提升马旭的社会知名度 ②她致力于科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③她的善举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给我们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④有了这笔捐款,当地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就能提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