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标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实守信的核心理念,树立诚信价值观,共同营造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道德修养:自觉传承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 法治观念: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我们要践行诚信,提升法治素养。 责任意识:树立诚信意识,自觉践行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 重点 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 难点 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美国曾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撒走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因家或因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以及逐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提供方便,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但是在2024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5.6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思考:可见美国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提示:背信弃义,缺乏诚信的行为。
授新课 七嘴八舌:你都经历过哪些不诚信的事件 三只羊公司涉嫌直播中“误导消费者”行为 油罐车“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 放鸽子 欠债不还 守信用 买东西时候商家缺斤少两 说说什么是诚信 提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法治在线:民法中的帝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的因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思考:诚信的地位 提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新闻链接:近期,三只羊公司(全称“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香港美诚月饼”等事件引发舆论热议。2024年9月26日,合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通报拟决定对三只羊公司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共计6894.91万元,同时针对三只羊公司直播带货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责令暂停经营、限期整改,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法律专家指出,若“疯狂小杨哥”和三只羊网络因虚假宣传被确认,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退一赔三”的法律制裁。 思考:该公司还会面临哪些惩罚?对该公司造成什么影响? 提示: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用户;本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相关链接: 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六大后果 消费限制 :失信被执行人及其相关人员将被限制高消费,如乘坐高档交通工具、住宿高星级宾馆等。 市场交易限制 :在不动产、国有资产等特定市场交易中受到限制 。 荣誉和授信限制 :无法获得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荣誉,以及授信方面的限制 。 准入资格限制 :在海关认证、药品食品等行业受到限制。 任职资格限制 :禁止担任企业高管、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等重要职务。 政府支持或补贴限制 :无法获取政府补贴等支持。 思考:从失信人的遭遇中,说说对你最大的启发 提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新闻链接: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最近在美国召开了一场被称为“四方安全对话峰会”的会议。这次会议特别引人注目,这是拜登在任内主持的最后一场QUAD峰会。然而,会议期间出现了一些意外事件,进一步揭示了美国对中国的真实态度。麦克风失言:拜登的“心里话” 会议期间,美国总统拜登在结束致辞时忘记关闭麦克风,对中国说漏了嘴他提到,中国在各个领域“咄咄逼人”,在南海、东海、南亚和台湾海峡等地区“考验我们”。这番话无疑是拜登的“心里话”也暴露了美国试图在 印太地区遏制中国的真实意图。 思考:你如何看待美国一系列谜之操作? 提示:美国惯用两面派,毫无诚信可言,给我们树立了不讲诚信的国际形象, 影响自己声誉,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美国信用破产导致国家形象一落千丈,三只羊误消费者被立案调查老赖寸步难行,生活中又有诸多善意的“谎言”,启示我们如何诚实守信的人 提示: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知识小结:为什么要讲诚信?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用户;本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小红和小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们约好第二天九点钟一起去动物园,期待着一起探索动物的奇妙世界。然而,前一天晚上,小红因为沉迷于一部新电视剧,直到深夜12点才上床睡觉。结果,第二天早上,尽管闹钟响个不停,小红却怎么也起不来,陷入了深深的梦乡之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丽则满怀期待地提前到达了动物园门口,等待着小红的到来。可是,她在门口孤零零地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小红的踪影,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失落和担忧。 思考:小红的行为启示我们该如何做到践行诚信? 学生: 教师:树立诚信意识。 ①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③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中国矿业大学“90后”校友吴幽因未履行1100万元的捐赠承诺,被母校基金会告上法庭,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引起各方关注。 当初捐赠未履行是因为签合约后不久,比特币合约爆仓,数字资产几乎归零,最终导致无钱履约。他还表示:“自己会坚定不移地履行我的责任,想尽办法把1100万的捐赠款落实到位” 思考: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会怎样?该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以诚实守信为荣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以见利忘义男耻”。 知识小结: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②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以诚实守信为荣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以见利忘义男耻”。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两句话强调 (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前提③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和国家兴旺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成都市民高女士去某银行应聘,被告知无法录用,原因是她与家人拖欠担保公司6万元债务拒不归还,征信系统显示她是失信被执行人。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 ①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保护个人隐私④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诚实信用既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我们个人的终生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下列做法体现了诚信这一品质的是 ( ) ①小明主动向班主任检讨了自己违反班级纪律的错误行为②某商家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补发了交易中漏发的货物③吴某用十年时间兑现了为儿子偿还生前所欠债务的承诺④小丽发现同学小红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小红保守秘密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 4.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诚信需要你我参与。下列属于践行诚信的有 ( ) ①小芳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②小亮对好友承诺考试时给他传递答案③小林在成长档案中如实填写自我评定④某企业撤回质量不合格产品重新包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