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感动的地方。2.运用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值此之际,引导学生对党史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尽职尽责的高尚品质。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红军故事娓娓道来,一颗红星亮闪闪1.激趣导入:(播放图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吗?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2.今年是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85周年。过草地的那段历史是长征经历中尤其不能忘怀的记忆。远远望去,草地似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不见山丘树木,没有村寨道路,一眼望不到边。这个草地,可不是我们平时去郊外可以在上面行走、游戏的地方,更不是草原,它是高原湿地,是泥质的沼泽地。(播放红军过草地视频)人和马踏着草垫走,从一个草垫跨到另一个草垫,要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拐杖探身前进,几个人搀扶着走。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直至被完全吞没。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所以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播放照片)许多同志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3.引出课题:《金色的鱼钩》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条件下。(书写课题)板块二 文本故事初次读,班长形象眼前现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地,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醒大家:可以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用画笔圈画出重点。板块三 文章描写细细品,红军精神心中立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对,老班长。(板书:老班长)老班长的职责是什么?请你找一找。学生自由交流。用文中指导员说的一句话,读:2.老班长长什么样子呢?画出文中对老班长外貌描写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外貌描写)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细细品读文中描写老班长的语句,通过老班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继续往下学习课文。3.默读课文,注意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把令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用批注记录自己的感受。(用画笔圈画出重点,使学生能有效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课本批注后,用展台展示学生的课本批注内容,引导学生规范批注,同时运用平板电脑图片快传功能,上传更多学生中的优秀批注笔记,让学生可以直观观看、学习。)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交流。4.体会人物动作:硬咽下去:吃不下去,可是还要强忍着用力吃。想象当时的场景场景,试试这样的感觉。硬咽下去,还怎么做。嚼:草根和鱼骨头不好咽,老班长要用力的嚼。是啊,老班长为了让我们多吃点,宁愿嚼自己咽不下去的草根和鱼骨头。因为他要保存体力,因为他一直记得指导员的嘱托。(出示:一路上……)从老班长的动作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老班长?学生自由交流。(板书:动作描写 舍己为人)5.刚才大家交流了关于老班长的神态描写,文中描写了老班长的三次笑,你找到了吗?那么这三次笑是否一样呢:笑、收敛了笑容,一丝笑意。读到这样的神态变化过程,你们又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感悟呢。学生自由交流。从对老班长的神态描写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老班长?(板书:神态描写 尽职尽责)6.体会人物语言:文中有几处老班长和小战士的对话,我们来看看这一处。出示第一次对话:省略号作用:老班长因为快要牺牲了,无力说话,所以断断续续的。想一想这段话应该怎么读?奄奄一息的人,无力的话语,应该读得缓慢、沉重、微弱一些。你能把它读好吗?试一试。老班长说的第二次对话中这个……有什么作用呢:是老班长牺牲了,话音就这样中断了。可是到最后一刻老班长惦记的,还是党还是革命还是自己的战友。想到的还是这句话:一路上……从老班长和小战友的两次对话中,你读出来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呢?(板书:语言描写 忠于革命)7.出示课文插图,播放背景音乐:同学们看着文章的这幅插图,咱们来一起读一读这段话(第二次对话),我读旁白和小战友的话,你们读老班长的话。板块四 “金色鱼钩”入人心,革命精神世代传1.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地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2.出示课文插图:老班长,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而他却永远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的只有用缝衣针弯成的鱼钩。课文读到这儿,让老师想起了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觉得老班长的牺牲属于哪种?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3.是啊,学到这儿,请大家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呢?是这小小的鱼钩挽救战士们生命,是老班长用生命换回了三个战友三个小战友生存的希望。这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把“金色的”描黄!带着你们的感悟再来读一读课题。想一下:这篇课文还可以拟什么题目呢?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4.总结写法: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抓住了文章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就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体会到人物的精神品质。5.拓展延伸:了解了老班长的感人故事,接下来让我们读一读这个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从人物的言行中,你又读出了什么呢?学生阅读资料,圈画相关句子,并做批注。学生上台用画笔圈画所找到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不想连累陈赓,不想让他担心,一心为他人着想。 忍住饥饿,让人佩服)6.你还知道哪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请你来分享一下。学生分享长征故事。7.出示长征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长征精神。8.引导学生向中国共产党献礼:无论是老班长,还是大家刚才交流的故事,或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李大钊、张思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他们都属于一个共同的组织:中国共产党。 (出示党旗图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值此之际,让我们用行动向我们伟大、坚毅的中国共产党献礼。(出示党旗图片,播放音乐)请全体起立!敬礼!礼毕!9.教师总结。作业布置:1.把这个故事和你的感受讲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2. 模仿课文中用言行表现人物内心和精神品质的写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外貌忠于革命 动作老班长 尽职尽责 神态舍己为人 语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