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珲春二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 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于细胞元素组成及含量的认识,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不一定都存在于无机自然界中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元素的相对含量相差不大D、细胞中微量元素包括Zn、Ca、Mn、B、Cu、Fe、Mo2、歌曲《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大米中的淀粉在老鼠体内最终被分解成下列哪种成分才能被吸收?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3、2019年,我国科考队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采集到一种蓝细菌,其细胞内存在由两层膜组成的片层结构,此结构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该结构中,下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最小的是A、ATP B、NADP+ C、NADH D、DNA4、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结构模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支原体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支原体在实验室中可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培养C、支原体细胞内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8种产物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含有细胞壁和核糖体5、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大量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现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则说明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B、利用红墨水处理正常玉米种子和煮熟的玉米种子,对比观察处理后的两种种子的胚细胞的颜色变化,该实验可用于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果脯的制作说明细胞膜主动吸收蔗糖,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有些细菌、病毒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说明细胞膜的功能具有相对性6、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科学家斯万特 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古人类化石中提取到的DNA 均来自细胞核B、古人类基因组要测定古人类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通过比较现代人基因组和古人类基因组的异同可以研究人类的演化D、人类基因组测序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会有全新的帮助7、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有关,无核仁的细胞也可能是真核细胞B、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并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核孔数量少,因此该细胞核质间信息交流较弱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从细胞核送到细胞质8、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S1是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长颈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为Δh。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液面上升的速率逐渐加快B、液面不再升高时,S1的浓度大于S2的浓度C、Δh的值与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有关D、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渗透作用也可发生在植物细胞中9、Ca2+— Mg2+—ATP酶是存在于组织细胞及细胞器膜上的一种蛋白酶,由于其离子运转是借助类似泵的机制来完成的,医学上将离子的这种运转方式称为“泵”,也称“钙泵”。如图为Ca2+转运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钙泵转运Ca2+时会发生磷酸化,同时消耗能量B、ATP的特殊化学键都可以断裂,为转运Ca2+提供能量C、Ca2+逆浓度转运时需要与钙泵结合D、钙泵既有催化功能,也有运输功能10、胞吞包括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三种类型,如图所示。人体胆固醇的摄取和吸收属于典型的受体介导的胞吞,胆固醇不溶于水,在血液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后再与相应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类型胞吞中物质进入细胞均需穿过一层生物膜B、三种类型胞吞中小泡的形成依赖于细胞骨架并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三种类型胞吞都需要消耗能量且该过程暂时增大了细胞膜面积D、若人体LDL 受体蛋白缺陷,则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而患高胆固醇血症11、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b+c阶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因素都是光照减弱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12、图1为ATP的结构式,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细胞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ATP,因此,细胞中含有大量的ATP和ADP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图1中c处的化学键最容易断裂C、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D、在人体内,图2中能量①来自吸能反应,能量②可用于大脑思考等生命活动13、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D、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14、将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3:2:1,则这批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豌豆所占比例为A、1/3 B、1/2 C、2/3 D、3/415、下图表示探究高效耐低温原油降解菌YF28-1(8)降解原油的最适温度实验的结果,5组实验中的温度t1~t5逐渐递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本实验中使用的接种工具——接种环采用灼烧灭菌法灭菌B、实验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接种的菌液量等无关变量C、温度为t1的培养皿为对照组,其他4组均为实验组D、若要确定更精确的最适温度,应在t2~t4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蓝细菌B、蓝细菌细胞直径虽然比其他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C、蓝细菌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D、蓝细菌是自养型的原核生物17、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科学家利用分裂了40次的男性成纤维细胞和分裂了10次的女性成纤维细胞进行如下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实验方案 继续培养10-20代实验结果两种细胞等量混合培养 女性细胞的分裂依旧旺盛,男性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将女性细胞核注入到男性去核细胞中 融合细胞分裂依旧旺盛将男性细胞核注入到女性去核细胞中 融合细胞逐渐停止分裂A、在稳定的培养环境下,细胞衰老由细胞自身因素决定B、细胞分裂潜力主要取决于细胞核而非细胞质C、随着分裂次数增加,细胞质中自由基积累,导致细胞衰老D、随着分裂次数增加,核染色体端粒逐渐缩短,导致细胞衰老18、正常年轻细胞中,CDK的活化导致Rb蛋白磷酸化,进而与转录因子E2F蛋白分离,被释放的E2F活化相关基因的转录,促使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细胞周期正常运行。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进一步缩短会导致细胞内p53蛋白活化,p53继而诱导p21蛋白的合成,p21使得CDK失去活性,导致细胞停滞在G1期,最终引发细胞衰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能延长细胞周期的分裂期B、p21蛋白大量合成能减少游离E2F蛋白的含量C、端粒DNA序列缩短后可能会引起内侧的DNA序列受到损伤D、可尝试开发抑制p53蛋白活性的药物延缓细胞的衰老19、下列对有关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乳腺细胞合成抗体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乳汁中B、葡萄糖进出同种细胞的方式一定相同C、过氧化氢酶为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提供更多的活化能D、细胞呼吸中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消耗的场所可能是线粒体基质20、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体不能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双亲一定是杂合子C、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D、生物的相对性状都只有两种表现型三、非选择题:此题包括5小题,共55分。21、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据图回答:(11分)(1)A的功能多样性是由A的__________多样性决定的,其中A3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分子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如果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则b是__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B有两种,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如果B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则B是 ______________。(4)小分子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C1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图1为大棚中菠菜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过程,图2表示菠菜在不同光强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图1中X物质是C3,过程②需要光反应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B点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点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从B点短时间内改变到C点时,图1中的X物质(C3)的含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3)图2中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μmol/m2 s,C点时的 CO2吸收量为bμmol/m2 s,则 C点时O2产生量为___________μmol/m2 s(假定该过程植物呼吸不变)。当光照强度达到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23、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1四个时期中,属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是________,进入后期后_______(填字母)所表示的结构会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所示的三个细胞分别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分裂方式和时期)。其中乙细胞和丙细胞在图1中分别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家兔的脂肪有白色和淡黄色两种,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遗传因子又叫基因)F、f控制。现有甲、乙、丙三组家兔,甲组家兔都是淡黄色脂肪兔,乙、丙两组家兔都是白色脂肪兔,某研究小组利用这三组家兔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让甲组中的雌雄淡黄色脂肪兔交配,F1全为淡黄色脂肪兔;实验二:让乙组中的雌雄白色脂肪兔交配,F1中的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3:1实验三:让丙组中的白色脂肪兔与甲组中的淡黄色脂肪兔交配,F1中的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1分)(1)白色脂肪兔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黄色脂肪兔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2)实验二的F1中的白色脂肪兔与亲本中的白色脂肪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据实验二可知白色脂肪兔为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个白色脂肪兔种群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FF:Ff:ff=8:1:1,若让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4)写出实验三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10分)(1)过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不同的原生质体,当观察到融合的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3).过程③和过程④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________________。(4).若番茄细胞内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_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倍体植株。珲春二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 生物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D C A C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B C D二、不定项选择题题号 16 17 18 19 20答案 BD AB BCD ABC C三、非选择题(除标记以外,每空都1分)21【答案】(11分)(1): 结构; 血红蛋白(2): 氨基酸; (2分)(3): 葡萄糖; 肝脏; 肌肉; 纤维素(4):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22【答案】(11分)(1): ATP和NADPH([H])(2分)(2): 线粒体和叶绿体(2分);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和外界大气中吸收(2分); 减少(3): a+b(2分) ; 温度或CO2浓度(2分)23【答案】(12分)(1): Ⅱ; b;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2分)(2):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Ⅱ中期(3分); Ⅱ、Ⅲ(2分)(3): 雄性; 图2中的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2分)24【答案】(11分)(1): FF、Ff ; ff(2): 2/3(2分); 实验二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因此乙组白色脂肪兔为杂种,白色为显性性状(2分)(3): 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7:1(2分)(4): (3分)25【答案】(10分)(1):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2): 聚乙二醇/PEG ; 有两种颜色的荧光标记(3): 脱分化和再分化(2分); 细胞分裂素(4): 2(m+n)(2分) ; 单【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D4.【答案】D5.【答案】C6.【答案】A7.【答案】C8.【答案】A9.【答案】B10.【答案】D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B,D17.【答案】A,B18.【答案】B,C,D19.【答案】A,B,C20.【答案】C21.【答案】(1): 结构; 血红蛋白(2): 氨基酸;(3): 葡萄糖; 肝脏; 肌肉; 纤维素(4):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22.【答案】(1): ATP和NADPH([H])(2): 线粒体和叶绿体;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和外界大气中吸收;减少(3): a+b ;温度或CO2浓度23.【答案】(1): Ⅱ;b;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2):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Ⅱ中期;Ⅱ、Ⅲ(3): 雄性;图2中的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24.【答案】(1): FF、Ff ; ff(2): 2/3;实验二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因此乙组白色脂肪兔为杂种,白色为显性性状(3): 白色脂肪兔:淡黄色脂肪兔=7:1(4):25.【答案】(1):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2): 聚乙二醇/PEG ; ; 有两种颜色的荧光标记(3): 脱分化和再分化 细胞分裂素(4): 2(m+n) ; 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