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这散落大地的满天星辰,
不是旅游景区,
而是南宁市隆安县的火龙果基地。
新农人苏秀清引用新兴技术,
助力火龙果生产。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
选择回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31117
桃子姑娘阴丽云运用数字化平台助力肥桃生产
嘉绒姐姐阿娟直播带货助力四姑娘山脱贫
从科技助农,到直播带货,这些年轻的新农人运用新技术新平台,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气象,为农民致富创造了新路径,改革的春风再次吹拂在绿色的田野上……
回顾过去,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进入新时代,农民致富之路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呢?
20231117
20231117
第四课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第一目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开放后农民致富之路的演变
第一幕
从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
——农民增收之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31117
1958年,农村掀起了大搞人民公社的热潮,初期实行的是供给制加工资制的分配制度。
但在当时实际采取的工资制具有比较明显的平均主义分配倾向,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正是平均主义收入分配方式下的写照;
此外在人民公社普遍建起了公共食堂,以体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原则。这一分配制度显然不太符合农村实际,缺乏生产力基础,因此,难以为继,不仅食堂很快 “揭不开锅”,而且最终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虽然后期有对分配制度加以调整,却未能改变农民生活普遍贫穷的局面。
20231117
直到1978年,安徽农村自下而上悄然发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结合教材45页的内容,议一议:
请详细解读视频中所体现的分配方式(是什么?有何地位和特点?);
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个阶段分配方式的创新性试验为何会取得不同的结果?
bcijing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什么是按劳分配
地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分配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分配范围:公有制经济、以及公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行政事业单位
分配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
分配尺度: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数量+质量)为尺度
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0231117
知识拓展
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
平均分配
“懒汉”
束缚生产力
普遍贫困
按劳
分配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生产力发展
否定不劳而获
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按需分配
缺乏生产力基础
揭不开锅
普遍贫困
20231117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为什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必要性:
由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公有制是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其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直接原因。
2.重要性:
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技、提高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
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农村工作的通知》发布,肯定了农民的流动,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出现“民工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首次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由此可见,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我国的分配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除了按劳分配,还涌现了多种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分配方式
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的生产关系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这一背景下,面对农业人口大量减少,土地、宅基地等资源闲置等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来促进农村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第二幕
从三权分置到乡村振兴
——农民致富之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教材45-46页的内容,议一议:
视频中农民和新农人致富的方式有哪些,体现了哪些分配方式?又属于哪些收入途径?
我国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20231117
20231117
结合教材45-46页的内容,议一议:
视频中农民和新农人致富的方式有哪些,体现了哪些分配方式?又属于哪些收入途径?
我国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议学提示
提取视频信息:
土地、房屋承租、房屋的抵押贷款;
投入资金所获;
投入技术所获;
经营管理民营企业所获;
在外打工所获;
……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分配方式: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
收入途径:
按管理要素分配
经营性收入
注意:按劳分配VS按劳动要素分配
区别:适用范围不同,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及公有控股的经济,按劳动要素分配则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控股的经济。
联系:都属于劳动收入
此外,视频可见政府给予了农业生产一定的资金补贴。这笔资金属于什么收入途径?
转移性收入
20231117
结合教材45-46页的内容,议一议:
视频中农民和新农人致富的方式有哪些,体现了哪些分配方式?又属于哪些收入途径?
我国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议学提示
三权分置和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农村分配方式进一步多元化,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将闲置的土地、房屋等资源重新利用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吸引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经济发展。
要素活力迸发→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发展;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分配。
注意区分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
为什么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必要性:
由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
2.重要性:
要素活力迸发→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发展;
三、我国个人收入途径
主要途径:
劳动性收入:
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
【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
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
【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红利等】
经营性收入: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转移性收入:
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
【养老金、社会救助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其他途径:
单位月基本工资3000元,奖金1000元。每月单位用车补贴500元;
家里一套闲置房出租,每月租金1500元。
固定购买某平台理财产品,收益一般为200元左右
每月工资加奖金合计6000元;
有一项技术专利,授权公司使用,每月公司补贴2000元
持有公司股份,每月分红1000元;
家中经营一家餐饮企业,每月能营利50000元
国企小黄
私企小黑
你能快速判断下列收入吗?
按劳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劳动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那么,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是不是都归个人所有呢?
如果将物质资料生产最终会创造出的国民收入比作“大蛋糕”,
你认为哪些主体会参与“分蛋糕”这一环节?
企业
政府
个人
政府收入
企业收入
个人收入
20231117
个人
议一议: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赋予了我们个人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能靠什么走出致富第一步?这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议学提示
结合教材P47关于劳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四、劳动重要性及其要求
重要性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要求
要弘扬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念;
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什么是按劳分配
为什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地位+分配前提+分配范围+分配要求+分配尺度+分配结果
必要性:生产力+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特点
重要性:调动积极性+否定剥削制度
+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
为什么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必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
重要性:要素活力、财富源泉、资源配置
三、我国个人收入途径: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四、劳动重要性及其要求
重要性
要求
跟踪练习
1.蓝光闪烁、火花四溅,瞬间,一道细密齐整的鱼鳞纹焊缝完美呈现——手持焊枪的丁某,虽然技艺早已炉火纯青,但面对眼前每一个焊件,他的神情始终专注认真。50岁的丁某目前是某私营企业高级焊工,因技术过硬、岗位贡献突出,年收入颇丰。从材料可知( )
①按劳分配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丁某获取的收入是劳动性收入
③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④劳动者应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劳动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材料可知,丁某是某私营企业高级焊工,其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①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丁某获取的收入是劳动性收入,劳动者应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劳动精神,②④符合题意。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③错误。故本题选C。
C
跟踪练习
2.某国有企业技术员李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到的利润4000元,他还将自己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6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4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同时,他还利用节假日在私营企业打工,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000元,在他一年的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75760元和16000元 B.59760元和16000元
C.59760元和26000元 D.59760元和46000元
解析:年终按股分红得到的利润4000元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他还将自己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6000元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也不属于按劳分配,ABD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工资4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共计59760;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性收入,因此李某的年收入中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是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000元,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C
跟踪练习
3. 山东某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村办集体经济和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以集体控股+企业、农户入股为前提,以收租金、分红金、获薪金“三金”模式和零成本起步、零风险种养、零距离就业“三零”为目标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该镇试点村庄群众入股率达到80%以上,提供务工岗位上百个,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该镇的做法( )
①形成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
②整合农村资产资源,发挥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④表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成为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该镇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以集体控股+企业、农户入股为前提,以收租金、分红金、获薪金“三金”模式和零成本起步、零风险种养、零距离就业“三零”为目标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有效带动务工和农民增收,有利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共同富裕,①③正确。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错误。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按劳分配是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④排除。
A
跟踪练习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按贡献决定科技人才报酬,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办法,这有利于( )
①健全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③推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④提高科技人才收入,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印发《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有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①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②符合题意。按贡献决定科技人才报酬,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办法,有利于推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③符合题意。按贡献决定科技人才报酬,更加科学地运用市场化手段做好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有利于提高科技人才收入,从而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提高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④说法错误。
C
跟踪练习
5. F镇挖掘闲置庭院资源,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食用菌种植产业合作社联盟,还鼓励村民资金入股,通过以“股”连心、连利、连贵,构建集体和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F镇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通过彻底变革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②创新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③有效利用各类生产要素,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优化农村产业经营模式,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F镇挖掘闲置庭院资源,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食用菌种植产业合作社联盟,还鼓励村民资金入股,构建集体和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这些举措创新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有效利用各类生产要素,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③正确。F镇这些举措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但不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①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不是非公有制经济,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C
跟踪练习
6.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一要求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清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堵点卡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优化配置,将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条件。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有( )
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现代金融服务虚拟经济能力
②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社会性流动的渠道
④加快构建数据制度体系,培育和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①说法错误。应该是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②说法错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社会性流动的渠道,能够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流动,③符合题意。加快构建数据制度体系,培育和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能够实现数据要素的流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D
课堂练习
7.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甘肃省将通过基本工资标准比照当地物价上涨幅度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允许科技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等方式,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支持科研机构、高校自主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奖励办法,依法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股权、期权、分红激励等产权激励和现金奖励。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有关知识分析,甘肃省出台上述意见的原因。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上述意见,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上述意见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