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答题时间为60分钟。2.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全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1.大千世界因缤纷的生物而变得多姿多彩,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的是( )A.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 B.溶洞中不断生长的钟乳石C.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支原体 D.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2.小华不小心磕破了膝盖,这时几百万血小板会形成一张有黏性的大网,把自己和一些红细胞粘在一起,构建一道临时屏障,快速止血,阻止更多病菌的侵入。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A.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B.能够生长发育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下列关于图中生物分布特点判断不正确的是( )A.B可以代表鸽子 B.D可以代表细菌 C.G可以代表青蛙 D.C可以代表蚯蚓4.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表中共涉及几组对照,其实验变量分别是( )瓶号 甲 乙 丙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 25℃ 5℃ 25℃A.2组,温度、消毒棉球 B.2组,温度、空气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2组,温度、细菌5.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容易患上近视。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所采用的探究方法与下列选项中相同的是(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我国第八次人口普查C.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D.检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6.下列显微镜的哪种组合可以细致的看到细胞内部结构(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7.下图中从甲到丙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三个视野,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B.产生N主要是因为取样操作不当C.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D.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用生理盐水8.如图,制作临时装片时,以下染色步骤操作正确的是( )A.染液滴在①处,吸水纸从③处吸引 B.染液滴在②处,吸水纸从③处吸引C.染液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D.染液滴在①处,将装片左右轻晃9.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 B.叶绿体能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C.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10.下图表示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组成,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层次B、D均由过程①②细胞分裂形成B.萝卜根所属的结构层次为CC.人体血液所属的结构层次DD.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F11.利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可加入少许丝状水绵,在同一视野下观察到了这两种生物的形态特征(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和水绵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加入水绵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C.水绵为被子植物,此植物类群提供了大气中90%的氧气D.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12.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以下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都不产生种子C.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D.都具有根茎叶13.为探究“光照的强弱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保持光照角度、照射区域不变),试管内加入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可补充二氧化碳),观察并记录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为光源与试管的距离B.相同时间内,光源位置由B调至C时产生的气泡数减少C.试管中金鱼藻产生的气泡,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C点时金鱼藻不产生气泡,说明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14.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命活动,选择以下实验材料和装置进行了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不恰当的是( )A.图甲中Ⅰ号叶片: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图甲中Ⅱ号叶片: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图乙: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D.图丙: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15.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完整的半月形保卫细胞和气孔,所需要的玻片标本为( )A.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 B.叶片横切面永久切片C.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叶脉纵切面切片16.潍坊植物园内种植4000余种植物,每到深秋整个槭树园内泼红嵌黛,艳丽多姿。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园内大量的植被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B.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C.深秋槭树叶片呈现红色与温度有关D.使槭树叶片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物质都位于液泡内17.下列对有关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的曲线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可表示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B.分析图乙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引起了b、c两点的差异C.分析图乙a、c点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图丙12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因部分气孔关闭而减弱18.我们平时说的棉花其实并不是棉花的花(如图所示),而是绿色蘋果(棉铃)内棉籽表皮上的绒毛,棉花生长到吐絮期,棉铃绽开露出白色的棉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B.棉铃属于果实,可推断棉花属于被子植物C.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D.在棉花吐絮期,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自身生长19.下图表示花生气孔的两种状态及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结构主要分布于图二的②中B.图一中气孔处于b状态时,蒸腾作用比a状态时强C.图一中细胞2和图二中的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图二中的②属于上皮组织,起保护作用20.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海尔蒙特通过柳树的种植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B.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产生淀粉D.普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净化空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5道题。需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1.(11分)海草是生活于浅海的被子植物总称,单种或多种海草组成的海草床被誉为“海洋之肺”“海底草原”。图3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很多人容易将海草和海藻混淆。分析图1可知,______(选填“A”或“B”)所示植物是海草,判断依据是______。海藻与图3中的______(填字母)属于同一类植物。(2)图2是某海湾沿岸海草优势种的调查图,请列举影响不同种类海草分布的环境因素有______。(3)请将图3中的植物按是否产生种子,分为______和______(填字母)两类;按照______,分为ACDE和BF两类。(4)B与C相比在结构层次上都有的器官是______,图中能产生果实的植物是______(填字母),请列举2例能为人类提供粮食的被子植物______。(5)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海草床退化,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请提出一条保护海草床的措施:______。22.(13分)生物小组通过设计实验、查阅资料对动物组织和植物组织进行了研究。请结合生物小组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A小组:为研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生物小组利用绿豆进行实验,将一株绿豆幼苗的根浸泡在稀释后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取出,用清水漂洗后再进行观察。B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首次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3D打印心脏。这颗3D打印人工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心脏细胞,还有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这一医学突破或将为千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1)A小组同学观察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被染成红色,说明叶脉中存在______组织,幼苗器官依次变红的顺序(即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为______。(2)绿豆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往上运输的动力来自______,大部分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填结构名称)排出体外。水分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有利于植物体______。(3)绿豆叶表皮细胞与人体心肌细胞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4)心肌细胞中有一种能够保证组织细胞供能的物质-肌酸激酶(CK)。心肌炎患者血液中的CK浓度会高于正常值,是由于心肌细胞的______(填结构名称)受损,导致心肌细胞中CK进入血液,表明该受损结构的功能是______。(5)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来自于人体细胞培养出来的多能干细胞。如上图所示,经过①______过程后,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在细胞内______控制下,经过②过程后形成组织,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23.(13分)在实验课上,小明同学利用显微镜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外界光线较弱时,可操作图一中______(填序号),使视野亮度适宜。(2)将带有“上”字装片安放在载物台上后,显微镜下看到了白亮的视野但是没有观察到物象,接下来小明采取的措施有______(至少写出2条)。调整完毕后,此时在视野中看到“上”的物像是______。(3)在观察过程中,要将物象由图二中A图转变为B图,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这样操作的理由______。(4)若在图B视野中大约观察到64个细胞(细胞大小相同、均匀分布),显微镜镜头组合由10×10转变为10×40,则此时显微镜视野内细胞的数目大约是______个。(5)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图三中[4]______的产生,为了不影响观察,写出一条可补救的措施______。(6)由图三观察的结果可知,该标本来自______(选填“动物”或“植物”),理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了______(填序号)结构;图中[2]的功能是______。24.(13分)生物小组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叶探究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合问题进行分析。(1)用手握式打孔器制备天竺葵叶圆片过程中,选取同一株天竺葵上生理状况相似的叶片进行打孔,目的是______。打孔时要避开叶片银边部位,原因是该部位没有______。(2)把叶圆片放入注射器,注射器内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慢地拉动活塞,使叶圆片内的空气逸出。反复几次上述操作后,将叶圆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叶圆片会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3)以LED灯(能提供光照,但不产热)为光源,可减少______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取4只小烧杯,分别倒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向4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圆形叶片,然后分别置于四种不同光照强度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叶圆片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用反应式表示)______。(4)据下图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叶圆片平均上浮时间______,由此得出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除了实验中提到的因素,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______。(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如下处理,你不认同的有______。A.实验前需要将小圆叶片进行暗处理B.各组小圆叶片应大小一致,数量可不相同C.实验过程中,各组可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25.(10分)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及装置如图表。组别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小白菜数量浇水频率A组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24株1次/3天B组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24株1次/3天C组普通自来水24株a(1)针对所研究问题,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2)实验方案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a”应为______。(3)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______。图2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天。(4)如图3数据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______作用,进而促进植物对______的吸收,为菜农推荐的最佳增氧方式为______(选填表中滴灌方式)。(5)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______。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CCCDB6-10DBAAA11-15CABCC16-20DBDCA二、非选择题:(共6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21.(11分)(1)B 被子植物体有花;或者花是被子植物特有器官(根茎叶花也可;必须有花) F(2)光照、温度、空气(答出一条即可)(3)ADE和BCF 是否具有输导组织(或有真正的根)(4)茎、叶 AD(2分,答对1个得1分) 小麦、水稻等(5)保护水质等(答案合理即可)22.(13分)(1)输导 根→茎→叶(2)蒸腾作用 气孔 有效散热(散热降温)(3)人体心肌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2分)(4)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5)分裂 相同 细胞核(或遗传物质) 不同23.(13分)(1)⑤⑧(2分)(2)移动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2分) 上(3)将玻片标本(装片)向左移动 显微镜下物象的移动方向与实际是相反的(4)4(5)气泡 向右下角移动装片或者用镊子轻轻挤压使气泡移走(6)植物 1、3(答出1个即可) 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24.(13分)(1)控制单一变量(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扰) 叶绿体(2)下沉(3)温度 上浮(或叶片表面有气泡也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2分)(4)降低 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2分)二氧化碳浓度等(答案合理即可)(5)ABC(2分,选对2个得1分)25.(10分)(1)水中含氧量会(不会)影响蔬菜产量。(2)C 1次/3天(3)叶绿素相对含量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蔬菜产量越高(2分) 35(4)呼吸 无机盐(或水和无机盐)物理(5)成本、蔬菜种类等1条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