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州十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45 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 共20题, 60分)1. 殷商贵族“尊神事鬼”,不惜大量杀死活人以祭祀死人。在安阳殷墟中,人们发现的人祭大坑数不胜数,这都说明商代对用人祭祀达到了痴狂的地步。统治者通过尊神祭祀活动,为自己的现实生活披上神灵的外衣,实现权力的神圣化,从而控制普通民众。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奴隶社会存在着残酷的阶级对立 D. 祭祀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上的倒退 D. 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2.“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山中寡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 ( )①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背负着沉重的苛捐杂税③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疯狂剥削农民③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并没有带来社会的进步④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劳动成果完全归地主占有和支配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3. 2023年9月 26日,“凝视三星堆一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该展览聚焦商代晚期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展出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及陶器等珍贵文物。据此可推测,三星堆遗址所处的时期( )①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了部落 ②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③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④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表明( )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有效措施④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1848年,时年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从此,人类文明史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2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⑧意味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量农场主叫喊生过剩,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棉花、布匹烧掉,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这一现象的出现( )①表明社会生产的商品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出现了绝对过剩②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③表明生产力高度发达导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④会使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严重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8. 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中艰辛地探索,证实了一个结论(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主张根本行不通②辛亥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使命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 ①② B.①③ O ②③ D. ③④9. 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革命向前发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②两个步骤尽管革命任务不同但必须互相衔接③这两个步骤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渐融为一体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就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0.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为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②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A. ①② D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1956年是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历史地位和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为在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②是在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经验指导下进行的③成功实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④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13.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仍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辛探索的历史告诉我们( )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和基础④要促进生产力发展必须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假如你是一名出席党的八大的代表,在本次会议上你能够看到的内容有 ( )①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②大会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④当前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5. 某同学无意中在家里翻出一个铝牌(如图)(图片文字:宜昌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该铝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背景正确的是( )①国营经济初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对集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适应了当时工业化建设 新形势④这是党开辟的适合中国特点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造道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百年历程,许多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呐喊和高歌犹在耳旁。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有义务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我们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 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是( )①2020年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普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7.1956年是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历史地位和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 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革命向前发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②两个步骤尽管革命任务不同但必须互相衔接③这两个步骤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渐融为一体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就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A. ①②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19. 下列事件与社会主义运动对应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②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道路充满曲折A.①②B. ①③℃. ②④ D. ③④20.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被称为我国的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二、非选择题 (共40分)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30分,每小题各10分)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且占有奴隶 B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A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工人是自由劳动者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奴素只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少部分劳动成果归农民自己支配 C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的工具(1) 依据图表思路,在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材料二 进入2022年,距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14年,但其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要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并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发展,在继续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通过经济结构性的改革,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2)结合材料二,分析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逐渐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3)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诞生标志。2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0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淮北地区的个体手工业发展困难重重,某县委采取了保护和发展手工业的方针。没有原料,政府从各地调来供应; 产品滞销,国营公司就大量收购; 没有资金,银行给予最低利息贷款……这一系列政策调动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1952年,在该县委领导下,成立铁业、木业合作小组,这是该县手工业者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的萌芽。1953年11月至12月,全国第三次手工业合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对手工业进行改造的方针和政策:在方针上,应当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在组织形式上,应当是由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方法上,应当是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通过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扩大了,收入增加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其重大历史意义。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答案一、单选题1. A2. A3. D4. C5. A6. D7. D8. C9. A10. C11. D12. D13. A14. D15. D16. B17. D18. A19. D20. B二、非选择题21.(1)B:地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C: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只能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工资。(2)根源: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3)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2.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重大历史意义:①实现了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③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答案.docx 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