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身边的标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2024年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上学啦”的第三课。本单元围绕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去发现和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本单元共分为五课,分别从介绍自己(我的姓名牌)、认识朋友(我和我好朋友)、融入集体(身边的标识)、了解社区(上学路上)、理解家庭(你的家我的家)串联起学生的生活情境,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2课标依据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在各艺术学科的学习中,让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探究、体验、领会艺术的魅力。本课属于设计与应用艺术实践活动,主要涉及第一学段学习任务1,即“欣赏身边的美”学习任务,让学生识别学校或社区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标识,从线条、形状、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了解其用途和所传递的信息。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属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手眼协调和图形识别能力处于发展阶段,正逐步形成对美的初步概念与感知,倾向于更加直观、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信心容易受作品外在评价影响。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更多的注重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建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4大观念与学习任务单元大观念关心身边的事物能帮助我们更快的融入新的环境。学习任务认识标识,尝试设计标识。5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标识,并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探索标识的含义与功能。2.使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完成自己的标识设计。3.交流与表达标识的含义与使用场景。6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身边的标识,了解其含义与功能。难点:理解线条、形状、色彩与标识功能方面的关系,并尝试联系并表现。7教学准备 PPT、挂图或卡片、绘画工具等8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老师的困境今天早晨,老师摔了一跤,摔跤前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牌子。(出示注意标识,学生猜猜它的意思)2.板书课题:身边的标识二、探索新知1.打开课本第6页,结合课前的了解,小组合作(1)说一说:你知道这些标识吗?它们是什么意思?(2)议一议:上学路上你还见到过哪些标识?它们是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形状?猜猜看为什么?2.小组汇报你的发现(1)颜色黄色:警告,警示红色:禁止,严禁蓝色:指示,提醒(2)形状方形:指路、指示圆形:禁令或指示三角形:注意、警告(3)标识的特点直观、简明、指向清晰三、艺术实践1.小组讨论说说看校园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我们可以用标识的办法提醒小朋友吗?2.总结方法我们要怎样设计呢?(1)明确主题(2)选择形状(3)确定颜色(4)表现含义3.课堂实践自己设计一个标识,与同学说一说这个标识适合放置的位置。要求设计简单,色彩鲜明,含义清晰。四、展示评价1.将自己设计的标识摆在教室内合适的位置,其他同学猜一猜标识的含义。2.请同学自己说一说设计思路与标识含义。3.你最喜欢哪一个标识设计?为什么?五、拓展小结1.生活中的其他标识校徽、垃圾桶标识、商品包装标识等,标识无处不在。2.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了解了标识的含义和作用,通过标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有规矩有秩序。9学生评价10学习任务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