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29张PPT)-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八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29张PPT)-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专题八·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的起源
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
规律是客观的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时代精神的精华
探究世界的本质
追求智慧的学问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
哲学的基本问题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使命、基本特征
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运动的规律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哲学概论
辩证唯物论
把握世界的规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联系的特点)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
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矛普特关系)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唯物辩证法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时代精神的精华
01
探究世界的本质
02
考点 CONTENTS
共创
2025
思政团
把握世界的规律
03
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
1.3 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表达无神论立场; 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1.4 描述世界是永恒运动的。
考题统计 世界的 物质性 2024 选择题:湖南卷(物质的含义)、浙江卷黑龙江卷
2023 选择题:浙江卷
2022 主观题:全国卷、海南卷
运动的 规律性 2024 选择题:新课标高考(意识的内容、意识活动的特征)
湖南湖北山东卷(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浙江卷(物质的含义)
黑龙江北京卷(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作用)
2023 选择题:山东卷(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广东卷(意识的特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重庆卷(一切从实际出发)
2022 选择题:辽宁卷
探究世界的本质
02
世界的物质性
运动的规律性
考点2 探究世界的本质
01
02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含义、唯一特性、关系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运动的规律性
运动与物质
规律是客观的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生产力是客观的,但生产关系是主观的。
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像。
人不能违背规律,但可以创造、制定、废除规律。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能力预测
×
×
×
×
×
×
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 ,并能为 所反映的 。
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是 和个别、 和个性, 和特殊的关系。
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
客观实在性
运动
共同本质
一般
共性
普遍
物质
物质具体形态
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暂时的、有生有灭的、可被创造的
客观存在
物质现象
精神、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包含客观实在,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可知论
唯物论
知识1 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唯一特性、关系
客观实在
知识1 世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②方法论: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产生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构成看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从发展看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类意识)
从生理基础看
从本质看
point: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原理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考点2 探究世界的本质
01
02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含义、唯一特性、关系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运动的规律性
运动含义、关系
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关系
知识2 运动的规律性
1.运动的含义、关系
自然界
是运动变化的
人类社会
是运动变化的
人的思维
是运动变化的
黑格尔: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毕尔生: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强调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强调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谁在动?
拓展1:运动和静止
运动 静止
区别 含义 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 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特点
错误倾向
联系 飞矢不动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欧几里得还钱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②运动与静止是相互联系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结论: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固有的联系。
第一组:1.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2.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3.新陈代谢
第二组:1.水往低处流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万有引力
结论:规律不是现象、外在的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第三组:1.守株待兔 2.酸儿辣女 3.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结论: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结论:规律不是多变的联系,而是稳定的联系。
判断:下列内容是不是规律?
小结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
1.含义
2.特点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普遍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如】“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注意:发明、创造、消灭、改造、改变规律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发现、认识、尊重、利用) 规律
知识2 运动的规律性
2.规律的含义、特点
原理:
规律是 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方法论:
要求我们必须 规律,按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 。
可以在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____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普遍和客观
尊重
规律办事
惩罚
认识和把握
条件和形式
1.(2024·湖南·高考真题)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我们要把“会做”和“肯做”结合起来,“会做”不是对“背做”的否定,③错误。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很重要,既要“肯做”,又要“会做”,二者不可偏废,②错误。
高考真题
能力预测
1.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4.电脑不会产生意识,也不能代替人脑
5.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3.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但有了人脑,不一定会产生意识。
6.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7.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2.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9.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0.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8.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


×
×
×
×

×
×
(一)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
意识的特点:
__________:动物的意识活动是无目的的 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的。
_______________:
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 和规律
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能创造理想或 的世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______认识之物。)
认识
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
本能
有选择
本质
幻想
不可
思维的眼睛
知识2 运动的规律性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
改造
意识对改造客观的世界具有________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________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_____或_______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指导
实践

行动
“实践,自觉的能动性”
(三)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__________
前提条件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知识2 运动的规律性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2023·浙江·高考真题)《尔雅》是由汉初学者编纂的一部术语词典,阐释了4300余个术语的内涵,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会、人事、学习和习俗等,依据其所释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风貌。由此可知( )
①时代的进步推动术语研究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
④术语学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材料强调这些术语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不体现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③与题意不符。
材料表明依据其所释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风貌,不体现时代的进步推动术语研究发展,①与题意不符。
(2024·全国·高考真题)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引起热烈反响。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折射出中国在太空设备上的最新发展。这表明( )
①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
③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
④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是人自由选择的,与意识的内容无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意识的反映方式受反映内容的制约
正确的意识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①与题意不符。
(2024·全国·高考真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不能把产业决策作为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这样会陷入唯心主义,③排除。
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未必是正确的决策,只有正确的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排除。
知识2 运动的规律性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
我们做事情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__________,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_,不断解放思想,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__________;
要求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又要反对片面强调____________,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规律性
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严谨踏实
唯意志主义
客观条件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实践
(2024·全国·高考真题)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说法错误。
设问强调苏轼治水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说法正确,但不是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物质的含义、唯一特性、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方法论1)
运动的含义
关系
①与物质 ②与静止
1.规律的含义
2.特点
客观和普遍性(原理方法论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作用)
①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尊重客观规律②发挥主观主观能去性③两结合④两个反对
存在 方式
(“唯物论”的总方法论要求)
(原理方法论3)
(原理方法论4)
运动的规律性
探究世界的本质
1.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更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等量齐观的。
4.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5.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更正:规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表现形式不同,因此不是永恒不变
更正:意识的能动作用非常大,但还不能与物质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
更正:意识的能动性,既表现为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表现为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更正: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而不能是认识。
易错易混
×
×
×
×
×
七、小结:“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两大原理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指导实践,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指导实践,阻碍客观事物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人们应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七、小结:“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两大简答题
1、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指导实践,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性的前提条件。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答案】D
【解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勿忘历史,缅怀先烈;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面对雪山草地,红军将士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翻越了1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红军将士尊重战争规律,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腊子口,取胜直罗镇……击溃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怀着必胜的革命理想信念,从不畏惧,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书写了人类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长征的胜利是人类意志的伟大胜利。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怀着必胜的革命理想信念,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够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在革命必胜信念的鼓舞下,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长征胜利。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