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镇化 课件(42张)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城镇化 课件(42张)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二章第二节
乡村与城镇
城镇化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01
城镇化的概念
02
世界城镇化进程
03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04
城镇化的意义及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目录
CONTENT
01
城镇化的概念
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超大城市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城镇化有哪些标志?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指标是?
城镇化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其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
工业化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城镇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
工业化
社会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
图2.12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图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三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却很高,这种超前的城镇化会带来什么问题?
所有国家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过度城镇化(虚假城镇化、超前城镇化)
过度城镇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85%,阿根廷的城镇化水平甚至超过90%。
所谓过度城镇化是指城镇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镇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和农业相应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
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基本的生活条件。
过度城镇化的城市内部往往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在这些城市中,既有现代化的产业、高档住宅区和相应的现代设施,同时也存在着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缺少最基本公共设施的贫民住宅区。这些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滞后城镇化
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本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
滞后城镇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为避免城乡对立和“城镇病”的发生,而采取各种政策及措施限制城镇化发展。
其后果不仅是城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农业副业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例如,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等,就存在上诉问题。
02
世界城镇化进程
世界城镇化的历程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18世纪中叶
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
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工业革命
19世纪
20世纪
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迅速上升
2016年
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镇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13.3%
13.3%
世界城镇化的历程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世界城镇人口比例54.3%
世界各国城镇人口比例分布示意图[2016]
Proportion 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2016]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时 间
100
60
40
20
80
城镇人口比重/%
0
读图思考:
1. 城镇化分为哪三个阶段?
2. 各阶段的分界点数值约为?
3.曲线的倾斜度表示什么?
各阶段水平或速度有什么差异?
倾斜度表示城镇化速度的快慢
30%
70%
A
B
C
后期阶段
2.世界城镇化进程曲线
2.世界城镇化进程曲线
0
20
60
40
80
城镇人口比例%
时间
中期阶段
初期阶段
低于30%,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30%-70%速度快,出现郊区城镇化
市区由于人口的大量集中,导致劳动力过剩,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问题,导致大量人口,产业向郊区迁移。
2. 世界城镇化进程曲线
0
20
60
40
80
城镇人口比例%
时间
后期阶段
中期阶段
初期阶段
低于30%,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30%-70%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
高于70%,水平较高,增长慢甚至停滞。
后期阶段
①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
②乡村和小城镇环境优美,地价便宜,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
出现逆城镇化
2. 世界城镇化进程曲线(时间)
0
20
60
40
80
城镇人口比例%
时间
后期阶段
中期阶段
初期阶段
低于30%,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30%-70%,速度快。出现郊区城镇化
高于70%,水平较高,增长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
思考:
逆城镇化出现使得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外迁,迁出去的人还会再回来吗?
这种现象叫再城镇化
2. 世界城镇化进程曲线
0
20
60
40
80
城镇人口比例%
时间
后期阶段
中期阶段
初期阶段
低于30%,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30%-70%,速度快。出现郊区城镇化
高于70%,水平较高,增长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再城镇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发展较慢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镇化问题
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水平
高,速度减缓
起步晚,水平
低,速度加快
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国家类型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m科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来源]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原因  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镇人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大多不到40%)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城镇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镇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市中心
Center
郊区
Suburb
郊区
Suburb
农村
Rural
农村
Rural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
人口重新实现内迁
问题探究:逆城镇化是不是城镇化的倒退?
逆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虽然人口向市外迁移,其性质还是城镇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
城镇化初期 城镇化中期(郊区城镇化) 城镇化后期(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
表现
成因
图解
联系
城镇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镇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市区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03
材料一 北京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河北省将利用环绕首都北京的优势区位,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打造京东、京南、京北三座新城,其中京东、京南两座新城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
材料二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图
(1)现在有人把首都称为“首堵”,反映出北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城市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教育、医疗资源紧张、人地矛盾突出......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握手楼、笼屋)
就业困难
贫民区
就医难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城镇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问题 成因 措施
资 源 短 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环 境 污 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设施工和社会活动
社 会 问 题 交通拥堵、 居住条件差 控制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城镇、工业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节约用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理方法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建立卫星城,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04
城镇化的意义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01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城镇中修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既能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城镇化的意义
0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 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镇中大型的住宅小区可以集中提供水、 电、气等资源,客纳众多人口,满足人们日常休闲、购物等生活需求。
城镇化的意义
03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的意义
04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人、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城镇化的意义
遥感技术(R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PS、北斗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链接生活:你在生活中使用某手机软件订外卖时,外卖小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你所点外卖送到你的手中,这其中利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链接生活: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提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事故地点
1.城市信息管理: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报务。
总结: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 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属性信息
城市抗灾减灾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决策,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