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上道法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复习课件(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九上道法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复习课件(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带你进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期中考复习课堂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期中考点串讲
探究新知
01
单元主线导读
02
易混易错梳理
03
重点考点扫描
04
期中考题研磨
05
中考真题题研磨


九上复习
探究新知
【单元主线导读】
01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核心主线导读
和谐与梦想
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一家亲
中国人中国梦
维护祖国统一
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方针: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
为什么:最高利益、公民义务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为什么:共同愿望、根本利益所在;中国领土;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一家人。
怎么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多走动、多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两个百年:①建党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建国百年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第二百年两步走:①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②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基本要求: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探究新知
【易混易错梳理】
02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1、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是发展。( × )
纠正: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在党,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
纠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3、香港贯彻了港人治港、完全自治的方针。(×)
纠正:香港贯彻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4、“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纠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
5、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纠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6、港澳台问题属于民族问题。(×)
纠正:港澳台问题属于国家统一问题。新疆、西藏问题属于民族问题。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7、我国已形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
纠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纠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9、“一国”与“两制”同等重要。(×)
纠正:“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于“一国”。
10、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纠正: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
纠正: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没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探究新知
【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
1、(2024·北京平谷·一模)回归25年来,澳门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经济、民生等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上述材料说明(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③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澳门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维护祖国统一
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
与题意不符
探究新知
【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
2、小闽养成了梳理教材主干知识的习惯,以下他梳理《中华一家亲》一课的知识点,正确的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③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④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探究新知
【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
3、(2023上·甘肃定西)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如今,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体现了( )
A.民族政策成效显著,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各民族已经消除差别,实现了同等富裕
D.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
民族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不能消除、共同富裕
行使自治权,没有高度自治权
A
探究新知
【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
4、(2024·广东肇庆·一模)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不少台湾地区的企业前来参展。参展的台企涉及领域广、规模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参展台商表示,大陆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希望通过进博会等平台,获得更多商机。吸引台商参展进博会有利于( )
A.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B.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C.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D.两岸经济同步发展
观点绝对化
民族区域自治与台湾问题无关
观点绝对化,共同发展
B
探究新知
【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
5、(2024·河南信阳·一模)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自2012年以来,中央层面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446.2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28亿元,实施3494个项目支持新疆和兵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有效带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援疆举措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之间差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③形成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提升新疆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民族差异无法消除
互助和谐
D
探究新知
【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
6、(2023上·云南保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到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到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探究新知
【重点考点扫描】
03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核心观点扫描
1、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2、两个百年目标:建党100年时实现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个百年两步走:①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②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3、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4、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核心观点扫描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7、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8. ⑴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⑵保持港澳繁荣稳定的方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⑶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9、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0、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中国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
1、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齐心奋斗,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④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3、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
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④国家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促进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
4、青少年应怎么维护民族团结? 
①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③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5、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形
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④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6、港澳“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港澳“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②港澳回归后,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复兴责任,共享繁荣荣光。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
7、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②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④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8、怎样反对分裂?
①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③要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9、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是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一家人。
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
10、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②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有利于两岸人民增进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11、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国家角度)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
③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深化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⑤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
12、青少年应怎样为实现祖国统一做贡献 (个人角度)
①树立维护祖国统一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②积极宣传《反分裂国家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③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
13、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③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15、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国家角度)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五大发展理念;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重点考点链接
16、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使命。
②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③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④树立全球意识,脚踏实地,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17、怎样做自信中国人?
①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
②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③做到胸怀理想、求真务实;充满激情,锲而不舍。
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8、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重点考点链接
19、我国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法治中国。
②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③文化上: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科技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育创新人才。
⑤民生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⑥生态上: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我国应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
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⑤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探究新知
【期中考题研磨】
04
探究新知
重点考题研磨
A、判断说理题:
判断:(√)或(×)
理由:① 的观点/行为是 的表现;(或: 没有正确认识 )
②因为 ....(教材理论依据)。
③我们(材料人物)要 .........
1、 小闽在网上发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获得积极回响。( )

考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④我们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理由: ①小闽的观点是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现;
探究新知
重点考题研磨
2、小福同学认为:“小康梦、航天梦等已接连实现,中国梦也指日可待。”
判断:( )
理由:
①小福的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观点定性】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目前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材依据】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 【正确做法、表明态度】
考点:如何理解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探究新知
重点考题研磨
3、(2024·吉林长春·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主要居住着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4个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5.7%。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头等大事,倍加珍视“模范自治州”荣誉,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1)划线部分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人口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3)延边州重视民族团结工作,请回答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齐心奋斗,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考点:为什么要民族团结
探究新知
重点考题研磨
4、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中国梦的蓝图,全体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1)谈谈在新时代,我们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路?(6分)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023年10月,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发布一项有3024名青年参与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受访青年心中未来的国家是:社会更文明和谐,国家更繁荣稳定。受访青年认为,未来的中国,人民有更强的凝聚力,国家更富强,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2)从材料中你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什么品格?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①自信。
② 表现: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考点:如何实现中国梦
探究新知
重点考题研磨
5、新时代十年来,中国构建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1)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实现大变革的根本原因。(6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探究新知
05
中考真题题研磨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选择题
1.(2024·湖北·中考真题)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下列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
①某校举办“鄂疆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
②“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年启动
③某市组织开展藏汉学生“同上一节课”
④湖北推出“红色鄂豫皖”精品旅游线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①③:分析题文,某校举办“鄂疆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增进了不同民族地区少年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某市组织开展藏汉学生“同上一节课”,促进了藏族和汉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有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年启动,主要侧重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湖北推出“红色鄂豫皖”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在于红色旅游资源的推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选择题
2(2024·河北·中考真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完成下面小题。
2.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共御外辱。在东北,汉、满、朝鲜等各族同胞组织起东北抗日联军;在西南,侗族等少数民族组成抗日军;在海南岛,黎族、苗族和汉族同胞建立了海南琼崖抗日纵队……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充分说明,我国各族人民( )
A.共同开拓祖国疆域 B.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C.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D.共同繁荣民族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B:题文中我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共御外辱”、“团结一致、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充分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保卫伟大的祖国,故B符合题意;
ACD:观点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选择题
3.(2024·天津·中考真题)国家通过实施“石榴红”工程,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学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有利于( )
A.实现各地区同步富裕 B.扩大公民民主政治权利
C.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D.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D:分析题文,国家实施“石榴红”工程,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学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有利于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故D符合题意;
A:“实现各地区同步富裕”表述错误,应该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故A错误;
B: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故B错误;
C: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早已形成,不是通过该工程形成的;故C错误;
故本题选D。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选择题
4.(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籽籽相拥,扬新筑梦。”扬州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全力推进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州对口援疆工作( )
①消除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差异 ②体现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保证了扬州和新疆人民同步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共同繁荣。
①:扬州对口援疆工作并不能消除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差异,这种差异会长期存在,只能逐步缩小;故①错误;
②:扬州全力推进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体现了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故②正确;
③:对口援疆工作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③正确;
④:扬州对口援疆工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但不是同步富裕;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选择题
5.(2024·福建·中考真题)自秦代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各民族历经几次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这说明我国( )
①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相同的风俗习惯
②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④各族人民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团结。
③④:分析题文,我国各民族历经几次大融合,共同开拓脚下的土地,这说明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各族人民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不会形成完全相同的风俗习惯;故①错误;
②:我国还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尚未实现共同富裕;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D。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选择题
6.(2024·江西·中考真题)2024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20年来,50余万名高校毕业生奔向西部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该计划的实施有利于( )
①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大学生志愿者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服务和奉献社会、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②④:题文中的高校毕业生奔赴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有利于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利于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岸同胞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与题文主旨无关,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选择题
7.(2024·重庆·中考真题)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如同记录过往的密码,蕴藏着深厚历史渊源。漫步台北街头,看见熟悉的道路名称,如南京东路、重庆北路、汉口街、仁爱路……似曾相识感扑面而来。这些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寄托着台湾同胞无尽的牵挂,成为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乡愁。这些地名( )
①承载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
②体现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
③印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④表明了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台湾问题。
①②③:在台北的街头,南京东路、重庆北路、汉口街等带有大陆城市名称的街巷地名,寄托着台湾同胞对家乡的牵挂和记忆里的乡愁;仁爱,是儒家文化中孟子思想的核心,“仁爱路”的命名体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文化联接。这些道路街巷的名称共同印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也承载着台湾同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已经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错误。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
8.(2024·河南·中考真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教育部规定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1)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方法问题,你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以下为几位同学的典型发言:
结合以上同学的发言,请你谈谈应该采用哪些方法才能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
8.结合以上同学的发言,请你谈谈应该采用哪些方法才能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可以先自主学习《读本》,再进一步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第一位同学观点)
②把《读本》学习和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结合起来,听老师讲解,认真做笔记;(第二位同学观点)
③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第二位同学观点)
④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培养过硬本领;(第三位同学观点)
⑤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等等。(第三位同学观点)
考查如何学习好《读本》的重要性,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
8.(2)为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讨论结束后,你班同学从《读本》中选取几段材料制作了下表。请你深入思考,完成填表任务。
《读本》 内容 主要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 是2017年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策部署调整组建的。他们是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 他们是“军中之军, 钢中之钢”! 示例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 车马炮各展其长, 一盘棋大局分明。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考查:完成表格,结合材料和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
(2)为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讨论结束后,你班同学从《读本》中选取几段材料制作了下表。请你深入思考,完成填表任务。
《读本》 内容 主要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 是2017年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策部署调整组建的。他们是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 他们是“军中之军, 钢中之钢”! 示例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 车马炮各展其长, 一盘棋大局分明。 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等。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等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等等。
考查:完成表格,结合材料和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新知
中考真题题研磨—
9.(2024·天津·中考真题)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正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依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国家·复兴之路】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
(1)请将图中的①②补充完整,并回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什么?
【答案】(1)①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