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国担当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中国担当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中方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最终妥善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联合国高度评价了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作用。
中国积极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彰显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为不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包括免除债务,对其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提供各方面的援助。
中国承担环境保护的国际责任
中国为自己提出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到2030年排放量下降60%,这对全球降低温室气体产生深远影响。
请用一句话评价我们的祖国!
中国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加大对联合国的经费和人员支持,确保联合国维和行动取得预期效果,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中国很忙!
中国有担当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3.1 中国担当
6.1 国家权力机关
核心素养目标
【走进课标】
1.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进行全面、理性的认识,既增强对中国发展的自豪感,又能正视我们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2.知道中国的担当显示了中国智慧,也是符合国情的担当;
3.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核心素养】
和谐世界 文化自信 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
难点:我国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28-3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5分钟)
1、中国有作为表现?/中国担当的表现?/为什么说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2、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及其对我国的要求是什么?
4、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或:中国如何参与国际事务?)
积极有作为
中国发展了,就应该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中国发展好自身,就是承担了对世界的责任。
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
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对于中国担当,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
累计向全世界提供了超2000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和8亿份检测试剂盒。
援助国外抗疫
中国已经向16个国家派出15批共计149人的医疗防控专家组
思考:在这次全球抗疫“行动”中展现了中国怎样的国际担当?
2023年3月10日,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了“沙伊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一、积极有作为
1.中国担当的表现有哪些?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地震,中国是最早派出救援队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出中国救援队前往土耳其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土耳其政府及群众对中国的援助高度赞赏。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的态度)
2022年5月29日,是第20个“国际维和人员日”,今年也是我国派出首支成建制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30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维和军人前赴后继、向险而行,为世界和平英勇出征、砥砺前行,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近5万人次,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2022年11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本次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共谋湿地保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积极参与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改革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改革?
1.中国积极有作为有哪些表现?
3月10日,在中国的劝和促谈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达成了重要共识,同意通过外交和对话手段解决沙伊两国之间的分歧,并签署了相关协议,双方愿意本着相互尊重的理念不干涉内部事务和不损害彼此国家主权,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重新开放大使馆,愿意恢复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外交关系,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于中国为促进沙特和伊朗两国和平解决两国分歧专门主办并主持了沙伊两国会谈以及为该会谈取得成功所做的重要努力,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表示非常感谢和赞赏。
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中国行动
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
派遣维和部队
化解区域危机:
参与伊朗无核化谈判
对外经济援助:
对外援助近900亿元
高致死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抗击新冠肺炎
各种灾害救援:
援助叙利亚难民儿童
全球环境保护:
签署《巴黎协定》
解决贫困问题
1949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改革开放后,成功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亿多人。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978年,中国仍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7.5%。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P30
探究:中国有担当的表现
思考: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中国为世界发展的哪个方面作出的贡献?
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养活世界1/5的人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谱写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
在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方面中国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饥饿人口达到8.21亿人,较2016年的8.15亿人有所上升,挑战依然艰巨。
③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P30(中国贡献)
疫情以来,中国在向国外很多国家提供援助物资时,也在援助物资的包装盒上写下许多中国文化特色的标语,体现出很强的文化气质,带有明显的古诗词韵味。每一句都超越了文句自身的意义并延续到慷慨的语境中去,无不升华了援助的意义,可谓中国文化一次有温度的远行。
疫情以来中国对外援助标语,文字的温度可以给世界带来力量
成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宣布给予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免除49个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国的债务。
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
累计向166个国家和国际、区域组织提供4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款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
从中国面对全球问题的态度、行动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探究一:中国积极有作为的表现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目标)
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中国态度)
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行动)
1
2
3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形象)
4
1.为什么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担当、有作为的表现)
2.要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要求?
(1)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是否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
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要继续对世界作出新贡献要如何做?
要求:①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担当
展现了大国风范
显示了中国智慧
思考: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什么?
贡献中国智慧篇我国向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
①面对世界经济低迷:
②面对生态环境问题:
③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④面对世界贫困:
⑤面对公共卫生问题:
G20峰会,中国政府提出的旨在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方案””;由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提出“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道路”;坚持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大会。
中国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开展“精准扶贫”;对非各种援建行动。
提出合作抗疫的四点倡议,深刻总结疫情带来的四点启示,宣布四
项举措,再次阐述了特殊之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问题: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
面对世界环境问题
面对世界贫困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中国提出“走出绿色、低碳、环保发展道路” 。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全球治理观
3.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带一路由倡议到实践
倡导全球抗疫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3.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中国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倡导各国共同承担起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此同时,中国强调: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权利的思想。
你怎样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共同”是指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每个国家都要承担应有责任;
“有区别”是指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能源消费水平和当前人均排放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应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主要的责任。该原则不仅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原则,也体现了公平原则。
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说明了什么?
④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中国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加维护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中国智慧—协调国际关系
1
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贡献智慧)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增长智慧)
③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增长智慧)
④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践行智慧)
2
3
4
3. 中国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课小结
中国
担当
积 极
有作为
贡献中
国智慧
◇积极主动承担责任,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态度)
◇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国际)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基本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国内)
◇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国际形象)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中积极探索,积极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巩固提升
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10日,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了“沙伊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体现了(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导力量③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④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担当等。①③④:分析题文,在中国的努力下,沙特和伊朗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导力量;故②错误;故本题选D。
巩固提升
2.(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蒙内铁路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6万5千列……这些丰硕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 )①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③着眼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立足战争与和平的时代主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担当。①②③:材料通过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说明了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着眼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巩固提升
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整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这( )①展现了中国担当和中国智慧 ②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③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 ④贡献了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中国方案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的担当。①③④: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题干中,我国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展现了中国担当和中国智慧,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贡献了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中国方案,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地位,但是不发挥主导地位,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巩固提升
4.(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强震,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这反映了( )A.中国勇于担当,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B.中国是解决世界危机与难题的决定力量C.中国不计代价,全力以赴承担国际责任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达国家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担当。A:分析题文,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勇于担当,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A正确;B:中国是解决世界危机与难题的重要力量;B错误;C:中国积极赴承担国际责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C错误;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