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遵守规则 课件(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遵守规则 课件(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遵 守 规 则
认真阅读课本P27-31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探究点一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探究点二 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规则的做法
探究点三 维护的改进规则
3.坚定维护规则的做法
4.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
自主学习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子打手机的“自由”?
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
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该男子的行为错误。
他有打电话的自由,但他在享有打电话自由时却高声喧哗,侵犯了他人安静休息的权利,违反了候车室规则,缺乏公德意识、规则意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法律
纪律
道德
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自由≠随心所欲
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了处罚?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这两位乘客的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行为。
他们看似在行使权利,但却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和权益,违反了法律/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了恶劣影响,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在马路上,不守交规就没有通行自由,遵守交规才有通行自由。
在剧院,只有人人自觉维护剧院的公共秩序,才能获得欣赏节目、表演的自由。
在课堂里,只有人人遵守课堂纪律,才能获得听课的自由。
举例说明:守规则,享自由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守规则享自由,不守规则无自由!
自由和规则不可分
笔记整理
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自修课在老师的管理下,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学习。过了一会儿,老师 开会去了。刚开始,纪律还挺好,可是过了一会儿,小刚和李强就说起话来,接着,又有几名同学也开始说话,甚至还有同学离开了座位。只有王霞和她周围的同学,仍在认真地学习。
老师回来了,班级又恢复安静。
自觉遵守规则
王霞和她周围的同学身上具有 品质,即 ,

小刚和李强等同学遵守规则要靠 ,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自律
他律
自我约束,就是严于律己
即 。
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不断自我反省纠正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
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你如何看待这些言行?
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只要没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的时候可以。
他们的言行都是错误的。
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体现了他们对规则缺乏敬畏,缺乏规则意识。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
自觉遵守规则
1.自觉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
2.自觉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笔记整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好的方案?
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坚定维护规则
A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礼”
C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应情况。
有“节”
B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理”
劝导的技巧
方法与技能
(以示尊重)
(以理服人)
(以保护自己)
全面
二孩
单独
二孩
双独
二孩
只生
一个
开放
三胎
积极改进规则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二胎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二胎
一对夫妻可生二个孩子
一对夫妻可生三个孩子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积极改进规则

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1.原因:
积极改进规则
2.做法: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曾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一些地方进行调研,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全国人大在研究这些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修改完善。2020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遵守
规则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自觉遵守规则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
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自律与他律
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坚定维护规则
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
积极改进规则
做法:积极建言献策
与规则同行
1. 对漫画中骑行者的言行,看法正确的有(  )
①强调了享有自由,而忽视了遵守规则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与自由是不可分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2.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发生火灾,由于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②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 ③小区物业要严格公正执法,惩处“占道”行为
④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3.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教育惩戒能够杜绝学生的违纪现象
③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④惩戒会对学生造成身体、心理的伤害,不可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3
5.单元测试的时候,小李的好朋友小桑有一道题不会做,他怎么也想不起来数学公式,于是小桑向小李求助,没想到小李拒绝了她,并告诉她要诚信考试。小李的做法( )
①背弃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②是提醒、监督、帮助同学遵守规则的表现
③无情无义的表现,应该两肋插刀 ④是坚定维护考试规则的表现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③④
B
6.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需要法律和社会给予特殊保护
B.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则,需要作出调整和完善
C.中小学生可以对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 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