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复习测试卷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高三年级生物测试卷A.性染色体正常的男性不可能是UPDB.图中丙为UPD,且三体形成UPD的概率(时间:75min;满分:100分)是1/2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C.UPD产生机制降低了21-三体综合征人群的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概率丢失一条染色体A.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所以细胞膜上蛋白质含量最多D.三体自救过程中,发生联会紊乱,导致随机B.科学家最早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来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丢失一条染色体,形成UPD乙丙C.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5.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D.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会增大,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B、C、D时的CO2释放速率和O2产生速率的变化。图乙表示蓝细菌的CO2吸收2.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下列有关物质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C0拜放速率相对值或0生逃率相对作十C0,吸收速率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确的是()10 02产生速*A.带电荷的离子和有机小分子通常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水稻口C0,释议速率6B.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照兴度C.氧气浓度适当提高会促进羊成熟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水稻D.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或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叶肉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CO2的D光强度3,某实验室在观察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时,用橙、蓝荧光(分别用黑白颜色表速率相对值为2甲乙示)分别标记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同源染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X时,蓝细菌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色体),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其中一个细胞的图像如图所绿体△■O0示。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D.图乙中,限制E、F、G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该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6.协同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如图所示,N+进入细胞所需动力来自于B.该细胞的上一时期会出现联会,且可以形成8个四分体膜两侧的浓度差,葡萄糖进入细胞是在膜Na+C.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目减少为2对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进行的,而细胞内D.该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的Na+则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到膜外。下Na驱动888的葡萄糖R888888888\F88R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载体蚩白88888884.单亲二体(UPD)是指正常二倍体的体细胞(2n)中某对同源染色体都来自父方。ATP或母方的现象。下图表示某种UPD的发生机制:减数分裂出现错误的二体卵子(+1)A.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的载体蛋白不葡萄糖和正常精子(n)结合形成三体合子(2n+1),三体合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随机失去具有特异性一条染色体,从而使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2),称为“三体自救”。在不考虑其他变B.图中Na+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异的情况下,叙述正确的是()C.图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是不消耗能量的协助扩散试卷第1页,共4页安微省潜山第二中学高三年级生物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题号2345678910答案CBDCBDBCDE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DDB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17.(12分)(1)甘油和脂肪酸需要底物剩余量/%100(2)时间h(4分)(3)7.4-8.0在没有抑制剂X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pH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18.(12分)(1)基质甲、乙(2)14C02→3-磷酸甘油酸→(14CH20))增加(3)3-磷酸甘油酸和CO2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19.(16分)(1)1/126/7(2)4:3:6:33/81/9(1分)aaBb×AaBb(1分)紫色(Abb):粉红色(ABB)=1:1(3)3/41/2(1分)9/16(1分)20.(12分)(1)细胞核半保留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T(胸腺嘧啶)(2)转录RNA聚合5'-GUUAAC-3'短于(3)A端少量的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2分)有些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决定(密码子具有简并性)(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高三年级生物测试卷.pdf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高三年级生物测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