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初三年级生物学科10月份阶段性学情调研试卷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出的灵性等真实生活。该作品中没有提到的动物是(姓名:班级: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答策代号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A.蝈蝈B.蚂蚁C.西绪福斯虫D.蚰蜒1.海葵是青岛海边常见的腔肠动物。下列关于海葵的叙述,正确的是()9.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将红墨水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墨水流动的方向是()A.体表有用于攻击和防御的刺细胞B.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A.水由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B.水从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从口流出C.身体由外、中、内三个胚层构成D.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C.水从鱼的口流入鳃,然后从鳃盖的后缘流出D.水由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2.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特征,不匹配的是()10.鲫鱼的各鳍中,控制游泳方向的鳍主要是()A.海蜇一一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B.蛏一一身体柔软,有外套膜A.胸鳍B.尾鳍C.臀鳍D.腹鳍C.血吸虫一一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D.钩虫一一身体细长,有角质层11.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鲸鱼、鯽鱼、鳄鱼、章鱼、娃娃鱼、小丑鱼、鲨鱼、鲤鱼。3.同学们听说过蛔虫减肥法吗?它是靠生吞蛔虫卵让其在腹腔内自由繁衍,消耗多余的营养来减肥甲鱼、鲈鱼便纷纷赶来。运动会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都不具备参赛资格如虫对人体危害较大,该疗法极不可取。关于如虫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的是()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B.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A.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B.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C,生殖系统发达,营寄生生活D.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血管内C.鲸鱼、鳄鱼、章鱼、小丑鱼、甲鱼D.鳄鱼、鯽鱼、章鱼、甲鱼4.右图中吸管的弯曲部分可代表某结构特征。下列动物不具有的是()12.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A蛔虫B.斯蚓C.水蛭D.沙蚕A.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5.青岛市是旅游胜地,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生物都属于软体动物?(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A.鲳鱼、牡蛎B.章鱼、蛤蜊C.龙虾、大闸蟹D.鲍鱼、海蜇C.两栖动物体温不恒定,冬季需要冬眠6.下列各组动物中,全部属于节肢动物的是()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A.沙蚕、蜈蚣、苍蝇B.虾、蝎、蟹C.蚊子、水蛭、蜘蛛D.蝴蝶、蛔虫、马陆13.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7.下列对各种动物标注正确的是()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变态发育,幼体用鳃呼吸③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④皮肤裸露湿润⑤完全用肺呼吸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4.鸟类是恒温动物,这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生理功能,下列与鸟类产热无关的是()A.消化能力强B.血液运输氧气能力强C.呼吸作用旺盛D.羽毛的保温作用好15.右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特征,重合部分代表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8.很多同学都读过《昆虫记》,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的生物学巨著,记录了昆A.P表示体温恒定青蛙B.E表示体内受精Q初三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初三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奶牛济宁市第十三中学初三年级生物学科 10 月份阶段性学情调研试卷参考答案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 案 B B D A B C B D A A B A C D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 案 C C C A B D D D A D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6 个小题,共 50 分)26.(每空 1分,共 7 分)(1)脊柱; (2)鳃 鳍 ;(3)外骨骼 ; 蜕皮;(4)大熊猫、孔雀、小女孩(5)湿润的体壁;外套膜;27.(每空 2分,共 12 分)(1)流线;翼;(2)2龙骨突;(3)双重呼吸;5 气囊;(4)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粪便可随时排出体外;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身体被覆羽毛;心肌发达,血液循环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能力强;(符合题意即可得分)28.(每空 2分,共 12 分)(1)肺,皮肤辅助;(2)胎生哺乳;B;豺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3)卵壳;肺;29.(每空 2分,共 12 分)(1)毛细血管;变态; (2)2鳃; (3)3 气门;身体和附肢;(4)水从鱼口进入,由鳃(盖后缘)流出,二氧化碳含量增多;30(每空 1 分,共 7 分)(1)1 肌腱;(2)收缩 收缩;(3)3关节软骨;6 关节囊;(4)4关节头;7 关节囊;(5)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三生物学科学情调研卷 10.12.pdf 初三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