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敬畏生命 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敬畏生命 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讲课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4 部编版 新教材
新课导入
【专机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问题:
中方为什么要通过努力协商让在韩自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我们缅怀逝去的生命,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

敬畏生命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八课 生命可贵】




02
增强生命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善待他人的生命。
04
尊重生命成长规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01
理解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坚强、崇高和神圣,对生命拥有敬畏的情怀。
核心素养目标




03
了解面对天灾人祸,党和国家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要求:阅读教材P63-66,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原因)
A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B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因和要求?
C
自主学习


子议题1:感悟,为何对生命要有敬畏情怀
子议题2: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总议题: “逆行者”身上 学会敬畏生命
知识理解
【议题一】——感悟,为何对生命要有敬畏情怀
【环节一】——“敬畏生命”课题解读
敬 畏
敬畏生命
对生命持有谨慎的态度,严肃地对待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
畏指谨慎、不懈怠。
敬畏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知识理解
【议题一】——感悟,为何对生命要有敬畏情怀
【环节二】——“最美逆行者”的情怀
2022年8月,重庆市持续高温,缙云山发生火灾。蔓延的山火不断向山下拥有80万常住人口的居民区通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无数救援人员迎着烈火“逆行”而上,仅用不到10天的时间,各处山火就被全部扑灭。
2023年8月,吉林省舒兰市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百余名群众被转移后,通信中断,情况不明。危急形势下,防汛工作小组带领水利部门专家、通信保障人员、地质专家、志愿者等奔赴抗洪现场,经过近36个小时的努力,与失联群众取得联系,并通过卫星电话报告平安。
问题:1.看到这些场景,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选择“逆行” 3.这些“逆行者”具有什么样的情怀?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笔记梳理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1
2
【议题一】——感悟,为何对生命要有敬畏情怀
知识理解
【议题二】——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环节一】——生命发展的“重大法则”
问题:1.人类遭遇的重大自然灾害,与什么有关 2.“天地之大德曰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从大自然的角度,说明敬畏生命需要我们做到什么?
天地的最大恩德,是为宇宙和人类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环境,让各类生命各得其所,安身立命。
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笔记梳理
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
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2.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原因?
【议题二】——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1
2
知识理解
【议题二】——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环节二】——生命相处中的“温暖瞬间”
问题:1.“逆行者”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2.仔细观察,在所见中还有哪些关爱他人生命的行为?
当别人逃离灾难现场的时候,他们却逆行去了最危险的地方。
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给生病的同学买药等。
笔记梳理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如何关爱他人生命?
【议题二】——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知识理解
【议题二】——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环节三】——党和国家的“生命理念”
问题:1.不惜一切代价救人的做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什么样的生命理念?
2.有人说,武汉封城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封城值得吗?
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是,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一年能造出17000多亿GDP的武汉,因一场病毒的感染,被中断了城市内正常的运行。武汉被“封”城,大部分交通设施、餐饮业、企业等都不得不中断,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亏损。
笔记梳理
4.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
重要。
要求: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是,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
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
和切实践行。
【议题二】——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笔记梳理
5.如何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1
2
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议题二】——以行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
阅读感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当天,在党中央领导下,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19时30分许,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奔赴都江堰灾区。
20时许,两架军用运输机从北京起飞,运送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接队和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前往灾区。
24时许,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已到达灾区开展救援。
……
在救灾的日子里,一个个、一批批、一群群救接者,从四面方奔赴灾区,只为托起每个生命的希望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启思导行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会珍视它,在行动前思考后果,保持良好的判断力,从而避免鲁莽行事和不负责任的决策;我们也会用超凡的勇气面对挑战,以无畏的态度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
结合下列两种关于生命的观点,谈谈你对生命的看法。
观点一:
因为敬畏,所以无畏。
观点二: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对生命心存敬畏,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观点一”因为敬畏,所以无畏”的意思是,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才能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观点二”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意思是,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对待生命才会有更谨慎的态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步,介绍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的事迹;第二步,学生交流对美雄事迹的感悟;第三步,发出倡议,向英雄学习。
结合英烈对待生命的态度,以“致敬英烈:生命的意义”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课堂总结
敬畏生命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原因?
如何关爱他人生命?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因和要求
如何敬畏生命?
课堂练习
1.每年的清明节,国家法定节日,放假三天。许多人不远千里回到家乡,只为清明祭祖。说明( )
A.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
B.人多才好玩
C.生命的脆弱,艰难
D.方便亲友团聚
A
课堂练习
2.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下列不能体现这种做法的是( )
A.给孕妇让座
B.保护盲人过马路
C.喝酒后,不开车
D.小刚出水痘仍在教室里上课
D
课堂练习
3.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他的全体人民。每一次灾害发生时,“救人!救人!第一位的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绝不放弃!”党和国家围绕人的生命展开全力救援,这充分体现了( )
A.实现人生意义需要珍爰自身生命
B.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C.尊重和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
D.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D
课堂练习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经人行横道,应
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到人横过公路,应当避让。”这一法律规定体现
了( )
A.行人的生命比司机重要
B.理性、绿色、环保的原则
C.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
D.对他人生命的充分尊重和保障
D
课堂练习
5.我们看到,在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迭出的疾病面前,人们的许多无奈;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这些灾害背后,人们能够更加坚强地活着。由此可见( )
A.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B.人类生命无法和自然灾害抗衡
C.人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
D.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生动和精彩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