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芣苢》同步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芣苢》同步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6.1《芣苢》同步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文导航】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内容及其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
2.掌握本课中的重点字,背诵并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3.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其诗歌韵律和谐、语言优美的特点。
4.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深刻领会劳动之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
二、学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采用朗读和吟诵相结合的方式,理解这首诗歌的大意。
2.积累诗歌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入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诗歌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情感变化。
三、知识拓展
>>1.作者作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它是《诗经》的核心内容);“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背景资料
古代社会,战乱频繁,除去赋税之后,农民耕地所得的粮食不足以果腹,易于繁殖的芣苢自然成为穷苦人赖以生存的食物。冬粮不足,春天来后,也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这时万物复苏,田野里长出大片鲜嫩的车前草。因而,每当春天到来,就有成群的妇女一边欢快地采着车前子的嫩苗,一边唱着“采采芣苢”的歌。
>>3.文题解读
芣苢又名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荒地或路旁常见。嫩叶可食,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全草捣烂与肥皂(或与苦楝、菖蒲)配制成农药可以有效防治棉蚜或蚜虫。诗歌以“芣苢”为题,表现的是周代一群妇女一边唱着描述自己劳动过程的歌谣,一边采摘车前草的情景。
>>4.知识链接
赋、比、兴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风、雅、颂”是内容上的分类,而“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赋,铺陈直叙,即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比,类比,以彼物比此物。借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事物要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这种手法形象生动,能够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征。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创作时,诗人往往触物生情,由自然界中的事物联想到所要歌咏的内容。这种手法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5.原文解读
芣 苢
《诗经·周南》
【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大意】茂盛鲜嫩的车前草啊,采呀快快采起来。茂盛鲜嫩的车前草啊,我们一起采起来。
【解读】第一章是劳动的序曲。车前草茂盛鲜嫩,女子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摘。
【原文】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大意】茂盛鲜嫩的车前草啊,一颗一颗摘下来。茂盛鲜嫩的车前草啊,一把一把捋下来。
【解读】第二章是劳动的进行曲。女子们一边唱着劳动号子,一边快乐地采摘芣苢,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原文】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大意】茂盛鲜嫩的车前草啊,提起衣襟兜起来。茂盛鲜嫩的车前草啊,掖起衣襟兜回来。
【解读】第三章是劳动的尾音。女子们把收获的芣苢用衣襟兜着满载而归,表现了收获之丰和劳动的喜悦。
四、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识记字音。
芣苢(fú yǐ) 掇(duō) 捋(luō) 袺(jié) 襭(xié)
(2)古今异义。
薄言采之(古义:助词,无实义。今义:浅薄的话,多用作谦辞)
(3)一词多义。
>>2.图文导航
>>3.主旨点睛
《芣苢》表现的是周代一群妇女一边唱着描述自己劳动过程的歌谣,一边采摘车前草的情景,她们的劳作虽然艰辛,但却有一种出自天性、热情开朗的欢乐,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乐观情绪和苦乐相随的精神状态。
>>4.重点难点
「重点」
(1)请从意象的角度分析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参考示例】 词人在上阕中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取了极具典型性的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来描写。词人用“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等词将眼前景象写得生机勃勃,通过提出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出其博大的胸怀和献身革命的凌云壮志。
(2)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参考示例】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而不是写景和抒情“两张皮”。这首词的上片,虽然是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词人眼中景,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词人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词人的眼睛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词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难点」
(1)全诗细微变化的六个字是随便用的,还是作者有用心的?可以调换顺序吗?
【参考示例】妇女们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掐”到“捋”再到“兜”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通过她们弯腰摘取,成把捋采和手扯衣襟兜装的连续动作的真切描写,更突现了她们心灵手巧、操作娴熟的劳动技能与本色。所以,六个字是作者有用心的,不可以调换顺序。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参考示例】①综观《芣苢》一诗,“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②《芣苢》中叠字用得很多,“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二字,在重章复沓中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3)涵咏诗歌,赏析诗歌的意境,请你写一段优美的鉴赏文字。
【参考示例】艳阳高照之际,漫山遍野披红带绿,妙龄女子三五成群,携筐提笼,行于阡陌山径,衣沾木叶之芳,手染兰芷之香,竞相采芣苢之实。一人起领,百千人和之,遥闻“采采”之声,有如雷喑,转而寂寂,歌声似幽诉之寒蛩,未及完结,彼处“采采”之声又起,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群女遂乐而相嬉,令闻者不禁驻足,往来之人相视觑觑,亦为其乐所感。如此情景岂不妙哉?
(4)《芣苢》描写了周代先民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展现出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试结合诗歌说说“乐”从何来。
【参考示例】从《芣苢》中我们仿佛看到,风和日丽之日,三三两两的美丽姑娘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鲜亮,她们喊着:“咱们一起采芣苢吧!”一开始,姑娘们是一颗颗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一把把捋之,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之,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对歌,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整个劳动场面充满了采撷之乐
五、文本特色
重章叠唱,回环往复
(1)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通篇“采采”二字重叠最多,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就整首诗来说,还是“采而又采”这个解释比较恰当。第二句,“薄言”是无实义的助词,“采之”与前句相比,意义也相近。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较第二句只改动一字。第二章、第三章也只改动了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用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来变换语意,其余全是重叠。在这样的回环往复中,使得诗歌有了递进感和动作美,发乎自然,来自生活,活现了采摘场景。
(2)形象、质朴、凝练的语言。
这首诗虽然只换了六个字,但实际上在回环往复中演唱了一个故事。用了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饶有情致、自由欢畅的劳动场面,令人身临其境。而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全诗不断变化的六个动词可以分为三组,首先是“采”和“有”,“采”就是采摘、采得,“有”则多了一层收获的意思,第一章中的两个动词概述了采集劳动的过程。接下来是“掇”“捋”,是对采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掇”是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是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通过动词的变换,体现出劳动节奏不断加快,劳动者采摘时的热情也随之浮现出来。最后是“袺”和“襭”,“袺”是说将成把捋取的芣苢放到提起的衣角里,提起的衣角都放不下了,于是便“襭”——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上。六个动词的变化,涵盖了从采集到丰收,直至满载而归的情景,也将劳动的快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练
(2024湖北宜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麦子的成熟就像一场声势显赫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饥饿之中的期盼和高温之下的煎熬,把农人们关于夏收的心情调动到了极点。无数次急切的观望和深情的抚摸之后,终于盼到了开镰割麦的日子。(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用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麦地是庄稼汉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前“鞠”后“躬”,弯腰伸臂,刀光过处,一片齐刷刷的麦子顺势倒下。橙黄的麦地在很短的片刻之间出现残缺,一块,一片,一行,大有风卷残云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七月地里无闲人,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麦秆刺啦的声音,车子咯吱的声音,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和年轻人打情骂俏的声音,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冲出来,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
B.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冲出来,车子后面是迫不及待地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
C.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冲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
D.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推着迫不及待地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冲出来。
2.下列各项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24湖南邵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人不如稻 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把两只脚慢慢地伸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的,与先人的,也是一个模样。
4.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我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耙柄,用泥土搓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6.文中有两处动词的回环往复,请任选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巩固提升练
一、(2024陕西西安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9分)
芣 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十亩之间
《诗经·魏风》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①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②兮。行与子逝兮。
[注] ①闲闲:宽闲、悠闲。②泄泄:和乐的样子。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芣苢》中,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棵一棵地拾取到一把一把地取下,层层递进。
B.《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
C.《十亩之间》以轻松的旋律表达愉悦的心情,短短几句就勾画出一幅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图,抒写了采桑女结束劳动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D.《十亩之间》不仅写了桑园之大、桑树之多和女子们采桑归来时的情景,还具体描写了采桑的劳动场景,宛然一幅怡然悦目的图画。
2.《十亩之间》全诗无一“乐”字,却处处透露着“桑者”的欢乐,请结合诗句分析该诗是如何艺术地表现“桑者”之乐的。(6分)
                             
                             
                             
二、(2024河北保定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
田 舍
范成大①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 ①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诗歌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指成熟的稻子一望无际。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农人相互吆喝着扛着锄头前去修筑打谷场,能让人联想到当时的情景,渲染了农忙的气氛。
B.本诗写了农人筑场、儿童眠叶等几组跳跃性镜头,看似不相统属,实则一线贯串。
C.本诗和杨万里《插秧歌》相同点颇多:均为五言律诗,均反映农村生活,表现了劳动的艰辛。
D.尾联前句直抒胸臆;后句以景结情,金黄的稻子直铺天边,凸显了水稻丰收在望的场景。
4.赏析颔联的景物描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2024苏州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又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令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5.不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籍今译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用于经济基础,亦可作用于上层建筑和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
B.“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C.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只有解决这一矛盾,今译才有可能完成。
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所以译者选择合适的方法就是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B.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
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将完全无法理解。
7.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
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
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
8.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9.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4分)
原文 译文
手如柔荑, 手像春荑好柔嫩,
肤如凝脂, 肤如凝脂多白润,
螓首蛾眉, 额角丰满眉细长,
巧笑倩兮, 嫣然一笑动人心,
美目盼兮。 秋波一转摄人魂。
                             
                             
                             
---答案与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根据后文“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用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中“好钢”“好镰”“好汉”的顺序可知,应该是工具在前,人在后,据此排除A、D两项。“迫不及待”作状语应该放在动词前面,据此排除B项。故选C。
2.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子的成熟”比作“一场声势显赫的庆典”。A.拟人,“花溅泪”“鸟惊心”赋予花和鸟人的行为。B.对偶,上下两句对仗工整,“鹰”对“鱼”,“击”对“翔”,“长空”对“浅底”。C.借代,“朱门”代指豪门贵族。D.比喻、夸张。“梨花开”把雪比作梨花,是比喻;“千树万树”,是夸张。
3.答案 (示例)橙黄的麦地在片刻之间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大有风卷残云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
解析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很短的片刻之间”成分赘余,“很短的”和“片刻之间”语义重复,可删去“很短的”;二是“一块,一片,一行”语序不当,可改为“一行,一块,一片”。
4.答案 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停顿,写出了汗水不停地流淌的情景,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中,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停顿,“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写出了汗水不停地流淌的情景,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5.答案 ①原文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而改句是一个陈述句,表达效果一般。
②原文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的场景,突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而改句只是写出了“我”劳动时的动作,看不出父亲对“我”的影响。
解析 原文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而改句“我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耙柄,用泥土搓手”是普通的陈述句,表达效果不如原句。
原文“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的场景,突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而改句“我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耙柄,用泥土搓手”只是写出了“我”劳动时的动作,没有任何与父亲有关的信息,无法体现父亲对“我”的影响。
6.答案 “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形象地展示了“我”下地时的动作,真实地再现了“我”在下地时试探、迟疑的心理。(或:“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表现了“我”不停地劳作又享受劳作的情形。)
好处:使语句整齐匀称,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增强了表现力。
解析 结合“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可知,“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形象地展示了“我”下地时的动作,真实地再现了“我”在下地时试探、迟疑的心理。
结合“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可知,“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表现了“我”不停地劳作又享受劳作的情形。
这两处动词的回环往复,使语句整齐匀称,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增强了表现力。
任选一处进行分析即可。
知识拓展 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回环修辞的好处:①使语句整齐匀称,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②能更好地揭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使读者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③使语言活泼有趣,耐人寻味。
巩固提升练
1.D “还具体描写了采桑的劳动场景”错误。这首诗没有具体描写采桑的劳动场景,“桑者闲闲兮”“桑者泄泄兮”描写的是采桑女结束劳动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2.答案 ①运用叠词表现快乐。“闲闲”“泄泄”,节奏明快,写出了采桑姑娘的轻松欢乐。②运用语气词“兮”,使全诗节奏舒缓而轻松。这“兮”字里,包含了紧张的劳动结束后轻松而舒缓的喘息,也包含了面对一天的劳动成果满意而愉快的感叹。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以轻松的旋律,表达愉悦的心情。
解析 结合“桑者闲闲兮”“桑者泄泄兮”以及注释可知,“闲闲”“泄泄”这两个表现人轻松、快乐的叠词,节奏明快,写出了采桑姑娘的自在、惬意。诗中的“兮”为语气词,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运用“兮”字,表现了采桑姑娘劳动后舒缓而轻松的心情,有着“劳逸结合”的快乐。作者采用了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在诗歌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使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用轻松的旋律表达出采桑姑娘愉悦的心情,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
3.C “均为五言律诗”错,《插秧歌》不是五言律诗。“表现了劳动的艰辛”错,《插秧歌》通过描写全家人一齐上阵,有条不紊地协作劳动,表现的是劳动的艰辛;本诗则通过描写农人修筑打谷场的劳动,表现的是丰收在望的喜悦。
4.答案 ①颔联描写的是儿童在铺着落叶的地上安眠,鸟雀在夕阳中鸣叫的场景。(诗句采用散文化表述,可添加合理想象)
②动静结合。“儿童眠落叶”为静景,“鸟雀噪斜阳”为动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③视听结合。儿童眠于落叶为视觉,鸟雀鸣叫为听觉,视听结合,如在眼前。
④寓情于景。有儿童,有鸟雀,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恬静美好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也可从炼字角度,抓住“眠”和“噪”分析)。
解析 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然后找出诗句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并分析表达效果。
首先描述画面。“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描写的是儿童在铺着落叶的地上安眠,鸟雀在夕阳中鸣叫的场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跃然纸上。
然后找出诗句中运用的表达技巧。从绘景手法上看,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儿童眠落叶”为静景,“鸟雀噪斜阳”为动景,着力对农村生活进行描写,落叶、鸟雀都点明节令是秋天,即收获的季节,画面温馨和谐,写出了喜庆丰收的景象。从观察角度上看,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儿童眠于落叶为视觉,鸟雀鸣叫为听觉,写儿童无忧无虑地安眠,鸟雀欢乐地鸣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抒情手法上看,颔联寓情于景。颔联中有儿童,有鸟雀,诗人所描写的每一幅场景都带有欢乐的气息,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恬静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此外,从炼字上看,“眠”字写出了儿童可爱的神态,“噪”在此处是指鸣叫之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雀的欢快,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乐景衬乐情,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5.D【详解】D.“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错。原文“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是说今译不能脱离古籍而存在。
6.A【详解】B.“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错。材料二“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是针对社会大众而言,选项缺少必要的条件。
C.“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于文无据,材料二是说“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没有“更多”“更直观便捷”的表述。
D.“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将完全无法理解”过于绝对。
7.C【详解】C.“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是使人看懂,没有涉及直译、意译。
8.①材料一侧重论述古籍今译的方式、方法及标准。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古籍今译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9.①综合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如“手如柔黄”的译文,除基本信息外,补充了“好柔嫩”,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②译文既传达了古代文化信息,如“凝脂”“蛾眉”;又符合现代人的接受要求,“倩”“盼”译文分别用“动人心”“摄人魂”巧妙地进行了解释,让人更好理解。
16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