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5 CDABD 6~10 BCADA 11~15 CBCD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35% ;没发生;象龟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2)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可颠倒);
(3)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17.(1)基因库;
(2)大于;上升;
(3)定向;
(4)不正确。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5)①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药性;
②遗传;定向选择;
③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
(1)B、D、E;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蛋白质、无机盐;生理盐水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似,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HCO3—)NaHCO3;维持了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4)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渗透吸水导致肺水肿。
(5)①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值做比;
②a清水;清水中加HCl后,溶液pH值下降;
b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
③加入NaOH后,血浆 pH值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1)饮用冷饮,降低温度,低温能关闭TRPV1活性,减轻辣椒素引起的灼热感;(2)大脑皮层;交感
轴突很长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所以容易消化不良
(1)29;28;
(2)Z;素色雄蚕与黑色雌蚕杂交,F1中的雄蚕均为黑色,雌蚕均为素色,家蚕有黑色与素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3)不能; 因为雌蚕只有ZMW一种基因型,雄蚕有ZMZM、ZMZm两种基因型,无论如何交配,后代都存在雌、雄个体
(4)取多对纯合的茧是白色和黄色的家蚕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答题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D.由于人工选择的作用,野生鲫鱼定向变异成色彩多样、形态各异的金鱼
2.科研人员在对南京明故宫遗址附近的湖泊沉积物样品分析时,发现了水稻型花粉(直径≥38微米)的化石; 水稻成熟后落粒有利于水稻种群的繁殖但不利于收获,而不落粒则有利于水稻的收获但不利于种群的繁殖;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原始水稻在驯化过程中又有诸多性状发生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选择在水稻的人工驯化和改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水稻型花粉粒化石是研究水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之一
C.水稻从落粒到几乎不落粒的驯化,说明性状利与害的关系是相对的
D.通过杂交育种和人工选择培育出了许多水稻新品种,增加了水稻的物种多样性
3.202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斯万特·帕博,他建立了一门全新学科—古基因组学。帕博首先从化石中提取尼安德特人(一种已灭绝的古人类)的细胞核DNA进行测序,最后绘制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草图,并分析了各地区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差异。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不同人类的DNA进行测序可从比较解剖学角度支持生物进化论
B.首先对细胞核DNA进行测序是因为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可利用尼安德特人和各地区现代人类的基因差异程度来说明其亲缘远近
D.古基因组学的建立还有助于对其它已灭绝的古代生物进行研究
4.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为探究某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选择作用,将大肠杆菌培养液接种到培养基上后,继续放置含该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一段时间后测量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第一代培养结果如图所示,然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培养三代。与上述实验相关的描述不符的是 (  )
A.图中1处放入不含抗生素的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B.抗生素的使用使抑菌圈边缘的细菌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C.实验结束后,应将耐药菌、培养基、纸片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挑取抑菌圈边缘的菌落重复该实验,抑菌圈的直径变得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
5.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 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 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地理隔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B.b过程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D.物种1和物种2的全部生物是一个种群
6.进化理论是理解生物学现象及其背后本质的一把利器,而且是在不断发展的。达尔文在1859年提出进化理论后,他对研究兰花的进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各种各样的兰花适合传授花粉的精巧结构让他赞叹不已。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类的蜜蜂在不同的兰花上采蜜能缓解蜜蜂间的竞争关系
B.为适应不同的兰花的花距,昆虫产生了不同长度的口器
C.兰花的进化过程实际上是不同生物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不同昆虫口器长度与不同兰花花距之间的“适应”有助于减少不同昆虫之间生存斗争强度,有助于兰花的有序遗传与进化
7.图1是内环境组分X、Y、Z之间的关系,图2是肝脏组织部分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内环境成分或细胞,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X、Y、Z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B.K+、血红蛋白、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④中含有气体,④中生活的细胞不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
D.淋巴管壁细胞只能通过淋巴液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物质交换
8.在2021年的12月9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授课。他们在执行任务期间会出现面部和上身浮肿、太空“晕车”等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航天员面部和上身浮肿可能与微重力下全身体液的再分布有关
D.执行任务期间吃的食物经代谢后会产生酸性或碱性的物质,但人体的pH能维持相对稳定
9.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泡中的O2要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需要穿过9层磷脂分子层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血浆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是消化系统
D.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10.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
B.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C.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
D.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
11.如表为人体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成分及其含量/(m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00 5.00 25.00 1.50 103.00 6.00 16.00
②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7.50 1.00
③ 10.00 140.00 2.50 10.35 25.00 — 47.00
A.③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将导致②增多
C.①与②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2.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能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内液
B.脑脊液含有氧气、氨基酸等物质
C.脑中的小脑与生物节律有关
D.脑脊液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脑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13.先天性无痛症是一种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这种疾病类型的患者,其痛感的传导受到阻滞,即丧失了痛觉,但智力及冷热、震动、运动感知等感觉能力则发育正常。下列关于无痛症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的脊髓中有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B.人体产生痛觉的场所是大脑皮层,但无痛症患者不一定是大脑皮层痛觉中枢受损
C.患者的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D.患者完全丧失痛觉意味着对有害刺激丧失了警觉,无法对痛觉作出正常反应避开危险
14.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B.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C.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D.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用来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至胞体
15.焦虑是因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很多学生都经历过考前焦虑,考前焦虑可能会让学生感到紧张不安、心跳加速、排尿增加,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消化不良、呼吸急促的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支配心跳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C.焦虑这一烦躁情绪若持续时间较长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D.呼吸急促可能是内环境中的CO2刺激相关感受器,进而通过脑干的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所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8分)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证据来自于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收集的大量化石和标本,该群岛由十三座大岛和上百个岛礁组成,群岛上有许多奇特物种:象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陆龟,不同岛屿的象龟龟壳形状差异明显;岛上丰富的食物、良好的生境、不存在天敌、自然的演化也使岛上的弱翅鸬鹚逐渐丧失了飞行的能力,缩小的翅膀为其在水中快速游动提供了条件;蓝脚鲣鸟,也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特有物种,靠它的蓝色大脚吸引异性。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象龟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几年后,对该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则A的基因频率
是 (2分)。从A、a基因角度思考,该种群 (填“发生”或“没发生”)进化,原因是 。
(2)象龟、不会飞的鸬鹚和蓝脚鲣鸟等生物能够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样独特的环境中生存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 。
17.(除标记外,每空1分,12分)请阅读以下材料,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研究人员对某地椒花蛾的进化进行研究后发现:最初的椒花蛾大都是浅灰色(基因型为dd).后来,由于煤烟和工业污染,椒花蛾中黑色类型(基因型为DD和Dd)逐渐占优势。科研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观测和实验,证实了影响蛾类的黑色类型在工业污染区取代了浅灰色类型的主要原因是鸟类的选择性捕食作用;椒花蛾白天栖息在被熏黑的树干上,浅灰色蛾被多种以昆虫为食的鸟类所捕食,而黑色类型则受到保护;相反,在非工业污染区,浅灰色蛾比黑色蛾生存得更好,这是因为非工业污染区空气中的SO 含量低,树干上的苔藓植物生长繁茂,鸟类捕食时,浅灰色蛾不如黑色蛾容易被发现。
(1)一个椒花蛾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
(2)根据上述材料推测,在污染特别严重的地区,D基因频率 (填“大于”或“小于”)d基因频率,而在非工业污染区则相反;若工业污染得到控制,灰白色地衣重新覆盖在树下和岩石上,浅色椒花蛾的比例将 (填“上升”或“下降”)。
(3)根据自然选择的结果可将选择模式分为3 种类型,“定向选择”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结果是选择群体中的极端类型个体。另两种类型分别是“稳定化选择”和“分裂选择”,前者指选择中间类型而淘汰两个极端类型;后者是淘汰中间类型保留两个极端类型。污染程度不同的区域选择了颜色深浅不同的椒花蛾属于以上 选择类型。
(4)捕食椒花蛾的鸟类与椒花蛾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同学认为捕食椒花蛾的鸟类对于椒花蛾种群的发展是不利,你认为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2分)。
(5)某地大白菜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害虫,如图是几年中蜗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__________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__作用,使害虫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③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据图说明在C点时,农民采取的措施最可能是:_____(2分)。
18.(除标记外,每空1分,17分)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图中 (填字母)构成了人体内环境;内环境中的三种液体在组成成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字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 调节机制实现的。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进行静脉注射时,通常需要将药物先溶解在生理盐水中,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2分)。
在B中含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当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B中时,能与其中 的发生反应。机体对乳酸的这种处理的意义是: 。
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
是 (2分)。
(5)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mL 0.1mol/L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 。
②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a.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组,理由______组,理由是 。
b.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 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③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 。
19.(除标记外,每空1分,8分)辣椒是一种刺激性食物,进食辣椒后,辣椒素能与受体(TRPV1)结合,使机体产生灼热感。TRPV1还是人体的温度感知元件,能被40℃以上的高温激活,最终产生痛觉。如图为TRPVI被激活及产生生理效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吃辣椒后,为减轻口腔中的灼热感,可饮用冷饮,根据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2分)。
(2)人吃辣椒后,灼热感是在 (部位)产生的。吃辣椒后,敏感者出现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现象,是 (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后调节的结果。
(3)吃辣椒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是神经调节的结果,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并且树突很多,这有什么意义:
(2分)。
饭后剧烈运动容易消化不良,请你从神经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2分)。
20.(除标记外,每空1分,10分)我国已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蚕(2n=56,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中ZW为雌性,ZZ为雄性)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家蚕将成为科研领域较为理想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们在对家蚕进行基因组测序时,测定了 条染色体。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2)家蚕有黑色与素色一对相对性状,且黑色斑(A)对素色(a)为显性,现将素色雄蚕与黑色雌蚕杂交,F1中的雄蚕均为黑色,雌蚕均为素色,则等位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2分)。
(3)研究发现,雌蚕比雄蚕食桑量高,产丝率低,蚕农们只想养雄蚕。已知家蚕的Z染色体上有基因M、m,且m基因纯合致死(ZmZm、ZmW为纯合子),利用该基因 (填“能”或“不能”)达到蚕农们的要求,理由是 (2分)。
(4)家蚕茧的白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纯合的茧是白色和黄色家蚕雌、雄个体若干只,设计实验探究控制茧的白色和黄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